同学聚会感言

言无虚

<h3>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h3><h3><br /></h3><h3> 首先,要庆幸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时代、感谢马化腾开发了微信 交流平台,更要感谢这次同学见面会的倡导者、组织和策划者:孙恒美、桂万兴、程先虎、从洪郁等在繁的同学,是他(她)们不辞辛苦的多方联系,精心策划,才使得我们失联了40多年的老师同学今天能相聚在一起,共叙师生、同学之情!</h3><h3><br /></h3><h3> 时间荏苒,感概万千!我们自75年梅山中学毕业后各奔东西, 到今天师生同学相聚,已经经历了42年! 42年的年轮,让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潮,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42年的风霜雨雪,太多的变化都在这些年里经历着……升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42年实实在在的生活,让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和困惑。我们停不下奔波的脚步,我们无暇顾及过去,我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工作、奉献给了家庭!经过了42年时间的打磨,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已经在我们这些过去的纤纤淑女,翩翩少年的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上,刻下了爷爷奶奶的烙印!42年的时间既漫长又短暂,仿佛是弹指一挥间,让"我们还没有好好享受年轻就老了"!</h3><h3><br /></h3><h3> 同学,永远是我们一生中的特殊群体,不是兄弟姐妹而又胜似兄弟姐妹,他比亲人多了些熟知,比朋友多了些亲切。人的一生,或许会有许多人进入过你的工作圏、生活圈、朋友圈,或许会有许多份感情和友谊伴你左右。但是,我觉得,学生时代的感情应该是最纯最真的。几十年间,同学们虽然各自繁忙少有联系,却不曾忘却那份纯真的同学友谊,只是将其尘封心底,历久弥新!今天的相聚,让我仿佛又回到了昨天,陈年往事历历在目,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与现在映入眼前的同学反差有点大,但透过饱经风霜的老成依稀还能找到少年的模样,甚至还清楚的记起一次嘻闹的场景、一个学习交流的片段、一个很搞笑的绰号……感谢老同学们,给了我那段不寻常的记忆,感谢生活,给了我那段难忘的经历!</h3><h3><br /></h3><h3> 梅山中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承载少年时代梦想的地方,学校虽然不大,更没悠久的校史,但所幸的是我们有一批值得尊敬和信赖的老师,他们是语文老师:张正伯、戴必忠、楊景华;化学老师:<font color="#ed2308">蒋文斌;</font>数学老师:何继勇,英语老师:陈宪生;校长:林学俭,……这些老先生们在那个知识不被重视的年代,仍然能够坚守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谆谆教诲、孜孜不倦,让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树立了热爱生活的信念,是老师们用高尚的情操和辛勤的汗水,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人生基础!衷心的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祝老师们一切安好、晚年幸福!</h3><h3><br /></h3><h3> 42年过去了,我们从青年走到了老年,我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今后的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珍惜生命、珍惜友情。热爱今天的生活,更热爱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完)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br /></h3><h3>(一)怀旧篇</h3><h3><br /></h3><h3>接到住繁同学的邀请,要举行一次失联了几十年的同学聚会,不由得勾起了我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在聚会之前我们决定到中学时代的母校去寻找走过的足迹!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我们七十年代初就读的中学已经迁址,老的校址已淡然无存了.</h3> <h3><br /></h3><h3>学校的主楼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栋红楼是原来主楼边上的附楼,是原来拖拉机站的办公场所,现在是一家羽毛球厂。</h3> <h3><br /></h3><h3>地势比较高一点的中学食堂已经翻建成了小学校。</h3> <h3><br /></h3><h3>远眺"叶帽顶"村</h3> <h3><br /></h3><h3>中学的团支部团员合影</h3> <h3><br /></h3><h3>革命样榜戏《沙家滨》片段演职人员</h3> <h3><br /></h3><h3>首届高中毕业生合影</h3> <h3><br /></h3><h3>部分师生合影</h3> <h3><br /></h3><h3>根据微信圈提供的部分同学的老照片(男生版)</h3> <h3><br /></h3><h3>部分女生老照片</h3> <h3><br /></h3><h3>(二)聚会篇</h3><h3><br /></h3><h3>2月26日终于到来了,上午同学们陆续来到了会场,相互打量着、相认着、高兴着、快乐着……<br /></h3> <h3><br /></h3><h3>"还有谁没到"</h3> <h3><br /></h3><h3>"真高兴呀"</h3> <h3><br /></h3><h3>"你现在还好吗?"</h3> <h3>"头发都掉光啰"</h3> <h3><br /></h3><h3>"真想你呀"</h3> <h3><br /></h3><h3>"能叫出我的名字吗"</h3> <h3><br /></h3><h3>"我来迟了"</h3> <h3><br /></h3><h3>"我的黑发是染的"</h3> <h3><br /></h3><h3>交谈着</h3> <h3><br /></h3><h3>传说中的五朵金花</h3> <h3><br /></h3><h3>敬老师一杯酒</h3> <h3><br /></h3><h3>&quot;真能喝呀"</h3> <h3><br /></h3><h3>男女搭配喝酒不醉</h3> <h3><br /></h3><h3>老师、师母一桌</h3> <h3><br /></h3><h3>几十年都没有在一起喝酒了</h3> <h3><br /></h3><h3>老师的歌喉学生的舞姿</h3> <h3><br /></h3><h3>(三)尊师篇<br /></h3><h3><br /></h3><h3>老校长致辞<br /></h3> <h3><br /></h3><h3>数学老师与学生交谈</h3> <h3><br /></h3><h3>语文老师与学生握手</h3> <h3><br /></h3><h3>聚会筹备组与到现场的三位老师和师母合影</h3> <h3><br /></h3><h3>校长吩咐"下次同学聚会还让他们搞"</h3> <h3><br /></h3><h3>耄耋之年的语文老师张老先生因年岁已高,不方便到达现场,事后在筹备组的陪同下,部分外地同学上门拜见了张老师。张老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笑声爽朗、双眼炯炯有神!</h3> <h3><br /></h3><h3>张老师告戒我们:"养心要静、养生要动"!</h3> <h3><br /></h3><h3>张老师书写的作品"万花迎春"</h3> <h3><br /></h3><h3>到会师生全家福!首次同学聚会圆满落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