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德国那些小镇里(上)

红尘

<h3>  人生是那密密匝匝的网,我们费着心头血心甘情愿去编织,或许,这便是生命的劫!偶尔,需从网中穿出来透个气,旅行便是最好的方式。</h3><div><br></div><div> 开着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陌生的人,在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景致里,迎风而立,看落叶飘过,看日落星辰,看一张张笑脸如花儿般绽放,就很美好。</div><div><br></div><div> 尔后,让生命在一次次回忆中,变得鲜活而又充盈……</div> <h3>  2014年9月底,6个中国土火决定去德国那些小镇乡村游历一番。 &nbsp; &nbsp;&nbsp;&nbsp;</h3><h3><br></h3><h3> 到了慕尼黑机场后,我们直接去租车公司提车,车是分两个公司租的,原以为会很麻烦,结果严谨细致的德国人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效率:&nbsp;提交手续,给你钥匙,不派人验车,叫自己直接去停车场开。车都是只开了1万公里的新车。</h3><div><br></div><div> 提了车后,直奔86公里外的基姆湖附近的艾格施塔特小镇,入住镇上的乡村酒店。</div> <h3>  这次旅行,仍然是老搭档:团长、琦琦、老大哥、绿袖、江湖和我。策划的是走乡村路,住乡村酒店,吃乡村美食,体验德国乡村文化。</h3><h3><br></h3><h3> &nbsp;清晨,艾格施塔特小镇,空无一人。小镇空气清新,每家屋前都有大草坪。 草坪前后,还有儿童滑梯。 幸福的欧洲儿童! &nbsp;</h3><h3><br></h3><h3> 偶遇一日尔曼老人,非常热情地与我们招呼。 英文棒哒哒的琦琦与之交谈,他说从德国东部来此旅行。 他知道中国的北京、上海和西安。</h3><div><br></div> <h3>  镇中心有个教堂,旁边有个木架,上面有许多生动的图案, 不知是否有日尔曼人的文化故事还是基督教的故事? &nbsp;</h3><h3><br></h3><h3> 日尔曼民族是一个有意思的民族,我喜欢他们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喜欢他们和咱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勤劳而知节制。 &nbsp;</h3><h3><br></h3><div><br></div> <h3>  驱车前往基姆湖畔,看见红红黄黄、形状各异的南瓜摆在路边,很好看。 发现路边并无卖瓜人,但有价签,不知如何收款?&nbsp;</h3><h3><br></h3><h3> 下车研究半天,原来路边有一自动收款箱,买瓜投币,互相信任。 诚信的日尔曼人啊!&nbsp;</h3><h3><br></h3><h3> 看这瓜也放了些时日了,还是一大堆。 如果换在国内,会不会南瓜不知何处去,唯留投币箱恨春风呢? </h3> <h3>  临近基姆湖了,鲜花和人都渐渐多了起来。 不过奇怪的是,四处喝咖啡、发呆的全是老人。</h3><div><br></div><div> 湖边遇见好些穿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老人, 一路向我们问好,脸上满是幸福的微笑。</div> <h3>  基姆湖Chiemsee亦称拜恩湖Bayrisches Meer,是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最大的湖。 阿尔卑斯山脉有无数湖泊,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说,就如同大镜子打破了, 碎片散落于群山之中,晶莹发亮,而其中最大的就是基姆湖。</h3><h3><br></h3><h3> 基姆湖是巴伐利亚州的旅游胜地之一,除湖光山色造就的美丽自然景观外, 还有巴伐利亚的“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建造的“基姆湖新宫”。 基姆湖中有三个岛,分别是男人岛、女人岛和至今无人居住的香草岛。 最大的岛屿就是男人岛,因岛上有座“男人修道院”而得名。 这个岛屿之所以闻名主要是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宫殿,其风格仿效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 &nbsp;</h3><h3><br></h3><h3> 我们到时,风雨欲来,便失去了上岛屿一探究竟的兴趣。</h3><div><br></div> <h3>  下雨了。我们驱车在基姆湖走了一段。 帆船、老人、各式小木屋与深蓝的湖面出奇协调,让人觉得岁月静好。 当时,闪过应当停下来,在此呆上一阵的念头。</h3><h3>&nbsp;</h3><h3> 可我总想着前面有更好的风景,想着规划好的行程中那些更美妙的湖光山色,立即匆匆赶路。 由此,整个旅程都走不出匆匆赶路的怪圈。</h3><div><br></div><div> 必须承认,我是一个俗人,左着握着柴米油盐,右手捧着诗词歌赋, 左脑盘算着存款,右脑还做着如何悬壶济世、兼达天下美梦(深深地BS下自己)!从来就是个伪文青,从不会围着流苏披肩,穿着一双帆布鞋,拐着拐仗就上路, 更不会来一场说走就走旅行,时不时地去古镇喂喂野猫,去海边发个呆什么的。 &nbsp;</div><div><br></div><div> 因此,旅行总是在我意料之中,规划之内。 特别是好不容易出个国,更想着去更多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拍更多的片片, 然后回来晒一晒PP,拉拉仇恨,满足自己虽不断克制仍不时往外冒的虚荣心。 &nbsp;</div><div><br></div><div> 所以这次旅行,总是不停地走,对许多有意思的地方都浮光掠影,闪一下走人。</div> <h3>  我和团长这种喜欢不停往前走的做法 对喜欢慢慢品味,感受小镇生活气息的绿袖来说 是个折磨。&nbsp;</h3><h3><br></h3><h3> 她和老大哥曾提议应看见一个喜欢的小镇 就住下来慢慢玩。 &nbsp;</h3><h3><br></h3><h3> 我偷偷地盘算了一下昂贵的机票、住宿费后,觉得花了这么多银子那多么美景都没看成不划算,坚决地否定了这个想法。&nbsp;</h3><h3><br></h3><h3> 事后我深刻检讨,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庸俗。 </h3> <h3>  在德国与奥地利交界的小镇上,看见一个跳蚤市场。在绿袖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去逛了乡下最原汁原味的跳蚤市场,各自收获了不同的惊喜!</h3><div><br></div><div> 这个市场从旧衣物到旧的金银铜器、瓷器、玻璃水晶、留声机、老唱片、 老相机、旧怀表、旧海报、旧火柴盒、汽车模型、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 对于从未逛这种市场的我来说,突然感受到“这就是生活”。  </div> <h3>  原来,“跳蚤市场”是有魅力的,它带着浓烈的人间烟火气息和毛茸茸的生活质感。 它卖的已不是破破烂烂的废品,更多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理念,和淘宝交换的乐趣。</h3><div><br></div><div> 有句老话说,一个人的废品是另一个人的宝藏。 这个跳蚤市场上光顾的大多是附近乡镇的普通百姓。 人们在扑面而来的浓浓生活气息中,既能淘到年代久远的各种收藏,也能买些物美价廉的实用旧货。 “逛跳市”是一种老少皆宜、充满惊喜的独特休闲活动。 &nbsp;</div><div><br></div><div> 整个市场只有我们几个亚洲面孔,在连比带划中,我们也惊喜连连。 琦琦花1欧买到一个很漂亮的杯子,绿袖更是收获大大,1欧的精美陶瓷罐,8欧一套极美的餐具, 还有各种摆件。江湖花2欧淘到一张蒙拉丽莎的画像,是很好的刺绣的布料做成的哟。淘到宝贝了,真开心!</div> <h3>  我们去的第二个地方是被阿尔卑斯山所环抱贝希特斯加登。 它隶属于上巴伐利亚行政区,东面、南面和西南面被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州包围,西北面和北面与特劳恩施泰因县相邻。 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在二战时期成为了纳粹德国的核心腹地,也因美丽的国家公园举世闻名。&nbsp;</h3><h3><br></h3><h3> 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团长就带领我们去当山上的悬崖咖啡馆 品一杯风景绝佳的咖啡。 </h3> <h3>  下山时,天渐黑。贝希特斯加登小镇,夜色朦胧。 由于事先有意识地取消了一些预订酒店,以便感受随机寻找带来的惊喜,所以当晚的宾馆还没着落,我们在街上游荡,寻找落脚的地方。</h3><div><br></div><div> 后来找到图中的湖畔民居,大床房110欧,含早。 </div> <h3>  晨起,前往国王湖, 它是狭长8公里的山间湖泊。 国王湖三湖(Koenigssee,Obersee,Hintersee)、希特勒的茶室鹰巢、 耶那峰、阿尔卑斯山德国境内第二高峰瓦茨曼峰、 拉姆稍教堂、魔法森林、 盐山等等组成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 &nbsp;</h3><h3><br></h3><h3> 湖,迷蒙一片,雨越下越大,乘船前往传说中的红顶教堂。 </h3> <h3>  红顶教堂由远及近,红顶白墙枕在秋树怀抱之中, 在湖水中映出若隐若现的倒影,薄薄的雾气环绕,似轻轻撩起的面纱,如梦如幻。 都说国王湖是德国最美的湖,行至此处,才算真切领略到它的美。 </h3><div><br></div><div> 据说,20世纪初,巴伐利亚的摄政王路易特波尔德, 提出要保护国王湖的环境,下令所有国王湖的游船都采用电力驱动, 至今,湖区水质依然能够保持饮用水标准。 &nbsp;</div><div><br></div><div> 登上湖心岛,来到红顶教堂旁 雨更大了,心却静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吧,&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落叶吹进深谷,&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声却没有归宿。&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吧,</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上的月光,&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已从河床溢出。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吧,</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吧,&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没有失去记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此情此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这个伪文青</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始冒酸水。</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不少游客会选择这里作为终点,我们继续乘船前行, 约继续前行20分钟,就到达终点站——Salet。&nbsp;</h3><h3><br></h3><h3> 从这里开始,可以沿着湖边徒步,沿途观赏国王湖三湖之一的Obersee风光。 &nbsp;</h3><h3><br></h3><h3> 徒步的人寥寥无几。湖畔的小径树木葱茏,浓荫覆盖, 地上铺了厚厚的落叶,四周安静极了,只听得到脚下踩着落叶发出的“吱吱”的声音。</h3><div><br></div><div> 徒步时间并不长,便见到了养在深闺的Obersee湖。 她很小,婉约静谧,有点象九寨沟的某个海子。</div> <h3>  码头上,几只野鸭闲游,拉出好看的长长的扇尾; 雨点打在碧绿的湖面上,荡起一圈一圈涟漪。</h3><div><br></div> <h3>  回程路上,天渐渐放晴,一丝阳光断断续续照在山腰上。</h3><div><br></div><div> 虽然只有一缕阳光,却让国王湖和圣巴多罗买礼拜堂更出彩。 但见红顶白墙枕在秋树怀抱之中,在清澈的湖水中映出清晰的倒影,如梦如幻。 此情此景,让我开始理解路德维希二世不惜用大量肥沃的国土从奥地利国王手中换取一个湖的疯狂行为——千金买一笑的快意, 这才是真正的文青啊,我等只能忘尘莫及。&nbsp;</div><div><br></div><div> 如果我有这个湖,我可能也会卖给他,然后用所得之钱,去看更多的湖。 当这个念头闪现时,我再一次鄙视了自己的庸俗。 &nbsp;</div><div><br></div><div> 庸俗之人会假扮文青,凶残之人也有温柔时分,纳粹头子希特勒对这儿情有独钟,每逢节假日都会来此度假,不知面对如此湖光山色, 他又是怎样一种心情呢? &nbsp;</div><div><br></div><div> 国王湖,渐行渐远。</div> <h3>  沿黑森林之路去弗莱堡,沿途经过的小镇,都很美!</h3> <h3>  一路行驶,一路到超市采购,晚上自己做饭。因为欧洲餐馆的东西,真心难吃又贵啊!</h3> <h3>  我们将车停在离弗莱堡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然后坐火车前往。恰逢小镇赶集,很是热闹,让我们留连忘返。&nbsp;</h3><h3><br></h3><h3> 在车站买火车票时, 无人售票,只有一售票机摆在那儿, 买不买全凭自觉, 我们折腾半天,不知怎么买票, 在火车站向一工作人员求教, 他很热心地帮我们操作, 但在操作中,发现他作难了: 原来他为了给我们节约,准备买团体票 但售票机上只有5人、9人的团体票。 到弗莱堡单人往返票是11欧,5人团队票是22欧 最后,他只好帮我们买了一个5人的团队票和1个单人票 共花去33欧。 看他时而皱眉时而抓头的认真表情, 我们再一次真心地感受到德国人良好的素质。</h3><div><br></div> <h3>  位于德国西南边陲、靠近法国和瑞士的弗莱堡, 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弗莱堡人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住在弗莱堡的人,另一种是想住在弗莱堡的人。 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弗莱堡人的自豪与自信。 &nbsp;</h3><h3> &nbsp;</h3><h3> 据说它与其他城市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其遍布街巷的水渠, 一年四季流水潺潺。 请注意,它可不是什么废水, 而是从附近黑森林里流出来的泉水! &nbsp;</h3><h3><br></h3><h3> 著名的弗莱堡大学,已经建校550年, 培养了10多位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得主。 &nbsp;</h3><h3><br></h3><h3> 不知是否审美疲劳,弗莱堡这个城市没有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我们到时,正好遇到大教堂旁边在赶集 卖的全是鲜花,倒让我印象深刻。</h3><div><br></div> <h3>  弗莱堡大教堂从1200年开始兴建,1513年正式完工, 尽管工程前后历时三个世纪,但争强好胜的弗莱堡人会告诉你,鼎鼎大名的科隆大教堂因为资金短缺而修建了400多年才基本竣工, 而科隆到现在还在为后续工程募集资金。 与此相比,拥有当地雄厚财力支持的弗莱堡大教堂建造速度已经算是很快的了。&nbsp;</h3><h3><br></h3><h3> 由于地处黑森林门户地带, 因此弗莱堡教堂大量采用了黑森林盛产的红色砂岩作为建筑材料。 由于这些砂岩很容易遭到风化侵蚀,因此经常需要进行替换。 所以,目前弗莱堡大教堂的外部建筑材料已经几乎是全新的了 不过内部装饰还是基本维持了初建时的模样。</h3><div><br></div><div> 弗莱堡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它举世闻名的黑森林。 黑森林,其实是一片南北长160公里, 东西宽20至60公里的山区,因为这里森林密布, 远远望去一片黑压压的,故名。 </div> <h3>  黑森林地区有许多湖泊,蒂蒂湖是其中之一。 从弗莱堡坐火车,只要45分钟就能抵达, 它的“布谷鸟钟”很有名,可惜不好携带。 &nbsp;</h3><h3>&nbsp;</h3><h3> 可能因为天气缘故,蒂蒂湖并没带给我惊喜。</h3> <h3>  在一个叫弗洛伊登斯坦特的地方, 我们决定住下,由于不想住在城里, 团长在网上随便点了一个郊区的乡村酒店, 导航直接把带进一片森林里, 住上此行性价比最高的一个乡村旅馆。</h3><div><br></div><div> 欧洲的宾馆房间都不大, 但这个乡村酒店的房间超大, 而且每间房都配有大大的阳台, 望出去是极目的美景。</div><div><br></div><div> 宾馆坐落在一片森林里 安静得不似在人间。 这样好的环境才60欧一晚 真是让我们欢欣鼓舞呀。 </div> <h3>  如果说德国还有什么地方能让我有童话的感觉, 那就是有着红色城堡之称的罗滕堡。它位于巴伐利亚州西北部弗兰肯地区的高原上, 德国旅游的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穿行而过,交汇于此。 它是德国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纪古城风貌最完整的地区, 被誉为“中古世纪之宝”。</h3><div><br></div><div> 罗滕堡是历史悠久的贸易古城, 十三世纪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自由城邦, 拥有独立的防卫和司法权,各项商贸活动繁荣。 雄伟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是中世纪城市的象征, 现在仍完整保留昔日的城墙, 被城墙包围的街道也保存良好原貌。 &nbsp;</div><div><br></div><div> 罗藤堡有七道城门, 我们穿过其中的不知是哪一道, 在古城的石路上散步,攀登古老的城墙, 一种中世纪的浪漫情怀扑面而来。</div> <h3>  有人形容罗藤堡是一副老而弥坚的懒洋洋的中世纪摸样 我却觉得他更象戴着红帽子的圣诞老人。&nbsp;</h3><h3><br></h3><h3> 年纪越大,越充满着童真、童趣 爬上城楼,从空中看去, 那些红屋顶也都被规划得横平竖直,分外整齐 小镇里,厚重的城墙、各色的城门、塔楼, 让我想起白雪公主和七个矮人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和传说的地方。</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绿蔓之下&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微风吹过眼前&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开爱情的诗行&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吹绿了我们的心房&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一直牵着你的手&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过沧海桑田&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一切的落寞都成过眼云烟&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两手紧牵的温暖&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缓缓流淌在红尘深处&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惊、不扰&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默然相爱,寂静欢喜!</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同样是华丽丽的红屋顶,同样是童话一般的小镇,罗腾堡的童话,怎么看着都是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浪漫风格。&nbsp;</h3><h3><br></h3><h3> 穿行其间,抬头便看到中世纪修建的城墙、城门和塔楼, 撞入眼帘还有那些爬满青藤的小屋、起伏的小巷、 铺着碎石的街道,古城安详、宁静,时光在这个地方仿佛停止……</h3> <h3> 集市广场自古至今都是这座小城的中心, 无论从城里哪个角落行走,只要知道方向, 就肯定能走到集市广场。 不知道方向也不要紧,抬头看一下, 总能看到广场上市政厅高耸的塔楼。&nbsp;</h3><h3><br></h3><h3> 集市广场很热闹,人流如织,也看到了少量的中国旅行团, 与Eguisheim和科尔马相比,商业氛围稍浓,但并不觉得喧嚣 许多人静静地呆在那儿,时而目光向上, 盯住市政塔楼,仿佛在等待什么。&nbsp;</h3><h3><br></h3><h3>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是在等待市府大钟左右两边的小窗户打开。 每天11时至15时之间和晚上20时、22时整点时分, 钟表旁边的两扇小窗户就会自动打开,两个木偶人就会表演相同的动作, 其中右方的人抱着酒杯豪饮,而左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h3><div><br></div> <h3>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老市长营救小镇的惊人举动而建造的: 1631年,一位名叫提利的瑞典皇家步兵统帅(一说是维护天主教的德国公爵), 率领4万大军想要扫平这个当时只有六千居民的小城,却久攻不下。&nbsp;</h3><h3><br></h3><h3> 市民们拼死要守住自己的家园,坚守了两天两夜, 一直到弹尽粮绝,不得不向敌人投降。 盛怒的提利攻占了罗腾堡后立即宣布处死全体市议员,并要把这个城市夷为平地。 全市的百姓都跪在市政府广场上请求提利息怒, 市政府酒窖的管理员提了一桶香醇的葡萄酒献给提利, 足足有三又四分之一公升!这时候提利开玩笑地说: 素闻罗腾堡人善饮,谁要是能一口气喝下这些酒我就手下留情。</h3><h3><br></h3><h3> 罗腾堡市长努西为了救城救人,用十分钟时间一气喝下了这桶酒。 提利只得宽容地宣布退兵,罗腾堡躲过了城毁人亡的悲剧。 老市长努西也昏睡了三天三夜,不过后来他还是健康地又活了37年,直到80岁才去世。&nbsp;</h3><h3><br></h3><h3> 这段故事被久久地传说,据说现在仍记载在小城议员酒店的山墙上。 后来的600多年,这个城市没有再遭受过战争而被保存下来, 至今全城一万居民中,还有八千人住在那些中古时期的建筑中。 这样,我们也才有幸能够欣赏到中世纪欧洲小城的风貌。</h3><div><br></div> <h3>  或许这个故事本身就带有童话色彩, 有着中世纪骑士风度的市长,勇于担当, 说话算话的步兵统帅,愿赌服输,这样的童话,这样的罗藤堡, 才让我们心醉。</h3><h3><br></h3><h3> </h3> <h3>  再见,罗藤堡!</h3><h3><br></h3><h3> 下一站,我们将驶向秀丽的班贝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同行的朋友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一一一一一上篇完一一一一一一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