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舍古村

斜阳

<h3> 鹤舍古村<br /></h3><h3><br /></h3><h3> 鹤舍古村地处鄱湖之滨,都昌县苏山乡境内,袁多公路穿行而过。村外群山环抱,连绵不断。村前小溪绕行,潺潺流水,村内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村中池水清澈,水平如镜。<br /></h3> <h3> 其山清水秀、典雅古朴,构成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201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h3> <h3> 我们自己人被美景所吸引,于2月19日组织110余人欣赏古村风貌。</h3> <h3> 历史悠久,兴盛千年。鹤舍古村均为袁姓村民,聚族而居,是一座聚耕读并重,农商并举于一体的历史古村。始建于东汉末年,雏型源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h3> <h3> 直至乾隆年间,村落形成规模,相当繁华,至今300余年,面积约6000平方米。全村现有208户,800余人。</h3> <h3> 保存完好,独具袁风。鹤舍古村,现存明清建筑有23栋,砖木石结构,整体建筑座东北朝西南,每幢房屋有天井1个,祖厅有天井2个,整个建筑群为一栋曲尺形,由十八间大屋联合组成,环绕池塘而建。</h3> <h3> 祖厅居中,群外观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每栋屋之间屏头叠起,凤尾飞翘,屋屋墙体相连,户户道门相通,麻石铺就通道。池塘四周围栏皆用花岗石铺成,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h3> <h3> 氏族训规,崇尚文化。鹤舍古村,以宗法治族,以德为训,祖厅恢宏,修谱有章,族规严密,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h3> <h3> 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清代举人袁成壁旧居"大夫第"尚保存完好,民国初期学者、诗人袁铁梅,为江西省议员。民国后期,全村有十余名任国民党军官,其中袁治、袁武扬为黄埔军校学生,分任保安团少将参谋和保安团上校大队长。</h3> <h3> 以立校办学,重视教育,成村伊始,就办起了私塾,清初期兴建学堂,取名"浣香斋"。</h3> <h3> 以经商致富,回馈祖堂,清代中期,袁蕃杰赴景德镇做瓷器生意,凭着勤俭起家,成为有名的企业家,村内大多建筑为其所筑。</h3> <h3> 古村新译,尚需挖掘。参观时,我们正好与袁氏子孙聊天,他就讲到了,古村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之处,可以说一家一故事,一户一传说。</h3> <h3> 古村建筑结构,室内装饰,正堂天井周围的门窗、梁坊、柱托都有其独特之处,装饰手法有浅雕、浮雕、透雕,内容除民间吉祥寓意之外,更有历史神话传说。</h3> <h3> 《铁血共和》、《风雨下钟山》、《牡丹亭》和《聊斋》等一些优秀的影片曾在此取景,足可证明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h3> <h3> 鹤舍古村,一座藏于深闺、鲜为人知的村落,有较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挖掘,其袁氏家族文化值得弘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