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源头“六股尖”!红色之旅“石屋坑”!

东方云风

<h1>三江源头六股尖又名擂鼓峰、擂鼓尖、三天子都。位于江西婺源鄣山村北面与安徽交界处,海拔1629.8米。六股尖占地24平方公里,因主峰由六大支脉汇聚而成,故名六股尖。六股尖山高林密,景色奇绝,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883种,动物77种,其中永瓣藤属植物、华东黄杉林对植物区系划分和地史变迁研究有重要意义。六股尖山腰有著名的龙井潭瀑布,瀑布从数十丈高的崖头倾泻而下,颇为壮观,为新安江头第一瀑。</h1> <h1><b><font color="#39b54a">我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六股尖”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安源村(原名冯村)村长谢少明先生的热心向导和盛情款待。谢谢!</font></b></h1> <h1>六股尖无名烈士陵园位于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1000米处。<br>1935年12月,由熊刚、刘毓标率领的皖南红军独立团在江西境内遭国民党“围剿”,被迫转移。在从江西鄣公山经六股尖山脉到安徽鹤城一带活动途中,翻越六股尖时,遭遇暴风雪,饥寒交迫,30多名不知姓名的官兵被活活冻死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上,或站立或躺下,或怒目圆睁、手中紧握钢枪,姿态多样。来年开春后尸骨才被当地百姓悄悄掩埋。<br>2001年5月,为褒扬这批无名无姓的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休宁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鹤城乡六股尖山脚下的冯村(现名新安源村)村头,修建无名烈士纪念碑。</h1> <h1>在古徽州休宁西部与江西交界海拔1630米六股尖大山北边的峡谷处,有个村庄叫“石屋坑”。兵荒马乱年代,山民在一处土名“苦竹坞”地方,开山劈岭建屋基,垒碎石为墙,盖树皮为屋,村名“石屋坑”便由此而来。“石屋坑”村素有“皖南革命摇篮”之称,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机关驻地。在血雨腥风的岁月,石屋坑人民与红军战士们一道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解放立下赫赫功绩。青山依旧妩媚,碧水依旧清透,英魂依旧不朽。</h1><div><br></div> <h1><b><font color="#39b54a">感谢分享,欢迎转发!<br>东方云风,微信13335593718</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