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

一起去看海

<h3>北风呼啸,尘土飞扬。偌大的一个集,把人刮的寥寥无几。今天是正月二十四,天气晴朗,寒风刺骨。我跟同事骑摩托车来到二十里外的前镇盖章,顺便买点东西。一路上,摩托车被风刮的左右晃,风执拗地想把我们拽到路旁沟里,同事牢牢地把住车把,一路晃悠着飘切着还要时不时躲避着呼啸而过的车辆……这也许就是游戏里的飘逸吧!我的手也一路紧紧地握着――捏着一把汗。好容易平安到达。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先各自办自己的事。我漫步长长的大街,与以前的人山人海,叫卖吆喝的集市截然不同,料峭的长街,三三两两的人们,都包裹的严严实实,拥着棉衣低着头匆匆而过。才正当时的九点半,却有收拾摊位的老板。也有迎面刮过的塑料袋迎风飞舞,人们躲闪着,不时擦擦被眯着了的眼睛。真的是太冷了,冻的眼皮疼,因为我只露着眼睛。这位大叔,蹲在地上,蜷缩着身子,卷着老汗烟,面前守着蛇皮袋里的几根青萝卜,无奈的看着冷清的街……</h3> <h3>这大叔的手艺真不赖,篮子编的相当好,美观结实,如果这是在20年前,真是农户每家必备盛东西的家什,可是现在,一切都是机械化,这样的篮子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用处不大了,可惜了大叔一手好功夫!是不是再过20年,会有好多青年不知道此物何用?最可惜的是,这般手艺将失传……</h3> <h3>我走了一个大大的口子路,转了一个大圈,路旁的修鞋匠跟前更是鲜有人在,这一天能不能开张真是很难说。农民,一年到头,纯收寥寥无几,充其量有饭吃,自己种的粮食。有水喝,这也算是解决了温饱。玉米七毛一斤,亩产一千左右,化肥二百多一袋,一亩需要一袋多,每亩的耕,旋,种,每一样都不少于五十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只要是买,没有一样价格是合理的,便宜的,只要是农民卖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有良心的,而且,近几年,连年大旱,不浇几遍水,虽然大多农户自己都备上喷灌机,但是柴油的价格更是随风涨。有可能颗粒无收!有心人仔细算过,长好了一亩地能纯收入三四百元。这一年下来,忙忙碌碌,起早贪黑,泥里来,水里去,收获的,却是无奈。我们只所以老了还不停地忙活,收获甚微也不放弃,因为我们没有退休金。更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可以退,我们老了也不敢连累儿女,因为儿女的生活压力比我们还重,不是他们不孝顺,是他们在为她们的孩子忙碌着一辈子都难以付上的房贷。不知道那一天起,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农村的孩子都到城里买房去了,动及几十万更有甚者上百万,光是首付也让年轻的父母熬白了头!更何况还要买车,装修……农民,永远生活中社会最底层的苦难者,别说我们有合作医疗,那是我们自己帮自己!每年每人175元,有那么多生病报销的人吗?更别说养老保险,我们自己每年每人300块,父母领到的是我们孝敬的!只是国家帮我们分配了一下,当然我们给出的手续费也不菲。虽然我们穷,但是我们一分也不拖欠国家的。我们感恩党给了我们平安祥和的日子,我们更为自己的不容易心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