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平我的家

ldx

<p class="ql-block">  开平,冀东重镇,唐、夏时为冀州地,后相继属于燕、辽、契丹,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得名以来,已600余年,历史早于唐山,自古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唐山大地震之前的开平城,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胡同纵横,人文荟萃,远近闻名。震后的老城,胡同尚存,遗迹依稀,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和鼎盛。做为土生土长的开平六十年代人,一直怀念那个时代的老城风貌,空闲时,常穿梭于街巷、胡同中,陆续拍下部分遗存,多年来,竟达上百幅之多,精选后汇集成册,以示怀念!</p> <h3>目前找到的较早集名人题联、书法为一体的贞节牌楼影像,是1922年乡绅孙墨琴为其母修建。</h3> <h3>1888年开通,现已废弃的火车站,只有站牌依旧挺立,向人们诉说着过去。</h3> <h3>铁路旁偶尔还能看见抗战时期日本人修建的碉堡遗迹。</h3> <h3>那时的火车是这样子的</h3> <h3>老区委大门口,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风云变幻。</h3> <h3>1948年底,开平解放。当时的区委大院叫开平办事处,同样的位置,你看那牌匾,那大门外的坡道,还有那威武的战士,仿佛就在昨天!</h3> <h3>谢家胡同,虽历经地震,但还保留着原有风貌。</h3> <h3>胡同口这个半埋在土里的石碾,不知已有多少年了。</h3> <h3>这根电杆,陪着我度过了童年,伴随着我长大。</h3> <h3>千疮百孔的喇叭,再也不能发声,却仍然倔强的悬在那里,我已看了它五十年了……</h3> <h3>这座房子的房基和墙壁还是震前的模样。</h3> <h3>这条南北向狭窄的胡同,是七十年代我们上小学中学的必经之路,每当中午时分,总能看到成群的孩子奔跑,闻到家家那简陋的饭香!</h3> <h3>往里走,七拐八拐的胡同里安静的很,没有街市上那些嘈杂,还可以回忆起当年的路过情景。</h3> <h3>沿着胡同往南可以直通到二道胡同,同样是原来的模样,独门独院的各家各户,构成了一幅悠然古朴的老市井画面。</h3> <p class="ql-block">二道胡同西头,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个自来水泵,这些年过去了,不知何时废弃了。可我在南侧墙根处却发现了两块硕大的石板。</p> <p class="ql-block">石板顺墙根摆放,估计每块得有数百斤重,显然是后人刻意保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近前观看,惊奇的是每块石板都经过精心凿刻,且各有两个直径约四十厘米的半圆孔洞。</p> <p class="ql-block">在其中一个半圆孔洞壁上,我终于发现有数条凹槽,明显是常年用绳索勒磨而成。再根据石板重量和孔洞推算,这里当年应该有一个双眼水井,不知老人们是否有记忆。</p> <h3>栓马缰绳的石孔,年轻人都不熟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些亲切感。</h3> <h3>四眼井胡同东头这些青条石,想当年有多少少男少女在此嘻笑打闹,渡过懵懂无忧的童年!</h3> <h3>现在仍有的霍家胡同</h3> <p class="ql-block">三街三条胡同里摆放的这个超大抱鼓型石块,据说是2000年老城改造时挖出来的,按型制体积应为牌坊的支柱构件。</p> <h3>那时每年正月,街道胡同里都有各个秧歌队、高跷队闹元宵表演。</h3> <p class="ql-block">开平镇政府就坐落在一处普通的院子,门前牌子众多,过年时总有秧歌队演出。</p> <h3>老城里有南北东西两条大街,成十字形,中间为“阁”,据老人回忆阁的下方南北能通行,是老开平的最高点,可惜我小时候已经看不见了。图中是九十年代末原来的银行和津津香酒店。</h3> <h3>这是清末开平东城门门洞</h3> <h3>这是当时的北大街,现在改为古玩街,可以看得出那时的街道多安静。</h3> <h3>南北大街以“阁”为界,南面为南大街,现已变成服装鞋帽市场。图为九十年代南大街西侧的新华书店,当年我没少泡在里面。</h3> <h3>这张五十年代开平医院的照片,里面有我的长辈,那个时候,可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医院的地点只有更老的长者知晓了。</h3> <h3>这挂大车,在如今只有车水不见马龙的年代,只能这样闲下来,成为了过去的一个符号。</h3> <h3>开平镇政府门前那个钉马掌的桩子可是孩子们小时候经常光顾的地方,现早已不见踪迹。</h3> <h3>马掌,这些纯手工制品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了。</h3> <h3>开平旧时亦称“石头城”、“三门庄”,十八条胡同里、各家大门前至今仍随处可见的磨盘、石墩和不知名的老物件,就像老人在向我们述说着开平的过去从前。</h3> <h3>二道胡同里遗存的雕花石墩,早已不知道是何建筑所留,就这样年复一年安静的躺在那儿。</h3> <h3>标准的震前平房,几乎看不到了。</h3> <p class="ql-block">一街磨坊,过去每街都有的磨粮食小作坊,如今也几乎见不到了。小时候,那里发出的机器的喧嚣,麦子玉米的香味,仍能回忆起。</p> <h3>这是震后的简易房,房顶是砖头压油毡,成为了那段岁月的记忆!</h3> <h3>那时的房屋,大多为石头垒墙,坚固美观,震后建的房子已没有了这种样式。</h3> <h3>这块影壁,明显是文革时代的产物,但精雕细刻的功夫也真了得!</h3> <h3>铁门上焊接的五星、葵花,也是当时流行的政治符号。</h3> <h3>这个建筑,是大地震当月建好的,地震竟完好无损,堪称奇迹。</h3> <h3>木质板柜,那个年代每家必备的家具。</h3> <h3>粗瓷大缸,储备粮食的最佳选择,现在几乎看不见了。</h3> <h3>靠山镜,左右伴有对联,上有横批,更是稀有了。</h3> <h3>梳妆镜,虽然家家都有,但镜框的形式和材质,能反映出主人家境的贫富。</h3> <h3>院子里主人做的煤坯,看着好亲切啊!那时家家户户都烧煤取暖做饭,煤泥和黄土掺和而成的煤坯,就是最普通的燃料。</h3> <h3>这几枚棋子,不知伴随多少人度过多少休闲的时光。</h3> <h3>煤炉,铁皮烟囱,每个家庭,每个教室,每个有人生活、工作、学习的地方都少不了它。</h3> <h3>玉清观,开平城众多庙宇的一座,震前早已毁掉,重建的道观,使人联想起过去的时空岁月!</h3> <h3>在牛头马面的宫殿做道场,连我都觉得很稀奇。</h3> <h3>看着这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平房、小院、压水泵,你是否想起了你的童年时光?</h3> <h3>  在震前二街大队院子里,有一所未被震毁的平房,也是用石块垒山墙,煤焦盖顶。令人称奇的是好多石块竟是用大清时期的石碑砸碎垒上去的,听人说那是当年破四旧时的产物。</h3><h3> 走近看,真的感觉恍若隔世!</h3> <h3>天然居饭店,记得大门两旁有对联曰: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还有多少人能记得!</h3> <h3>九十年代东大街上唯一的国营旅馆,已成为永久的回忆!</h3> <h3>明成化四年(1468年)建成的砖石城墙,在东西南均有城门楼,唯有北面只是一个劵洞,故开平亦称“三门庄”。上世纪九十年代只有普光路北侧一小段残留了,现在已修成一个坡道。</h3> <h3>当年的南护城河,已修成了宽阔的街道。</h3> <h3>  明代曾把开平作为军粮贮备地,明成化三年,开平兴集,为贮粮创造了集散条件,每月逢五排十为集日,至建国前夕,历经五百余年未变。</h3><h3> 我小时候就已知道大集,也是最盼着闲逛的日子,如今的开平大集几经搬迁,仍未离开老城东西主街,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但主要还是人们日常离不开的日用品。</h3> <h3>南关小学,听老人说,原来是文昌阁所在。</h3> <p class="ql-block">1951年由娘娘庙改建的东关小学,如今也是空空荡荡了。</p> <h3>开平小学,我的母校,前身是兴福寺,俗称大寺,记得当年老师办公室就在大殿里,真的是石桌石凳,古树参天,气势宏大,可惜震中毁掉了。</h3> <h3>这块小学校震后的牌匾可谓弥足珍贵。</h3> <p class="ql-block">北大街老朱小铺东边胡同里的开平浴池,门脸改来改去,基本还是老样子,小时候去洗澡的确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摆满了木质小床,还有隔断,休闲小睡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两个池子还是小时候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瓷质的挂钩记忆犹新,已是老物件了。</p> <h3>南北大街的南端,就是南关市场,开平老城的居民都在这里买菜,虽然脏乱差的环境一直没有改观,但这里有人们每天必须的各种蔬菜水果,面食小吃,那份方便,那份温馨,早已植入了当地人的心里。</h3> <h3>市场南口建了一座石质牌坊,为市场增添了古风古韵。</h3> <h3>原来的开平人,要想出行,四个方向都躲不过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铁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以前汽车少,还不咋觉得,现在车流如水,昼夜不息,就显得拥堵异常,近年来当地政府修桥改线,基本消除了拥堵。这是普光路西段马矿运煤的老铁路线,道班也几乎废弃了。</h3> <h3>有一天偶然路过一个胡同,看见几个人在用白灰水和煤焦,准备盖房顶,这种地震前的老方法,已经基本看不见了。</h3> <h3>建在大院里的公厕,多少年来一直这个样子,生活在附近的人们,无冬立夏,都离不开它。渐渐的,也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h3> <h3>马车辕子上的手闸,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认不得。</h3> <h3>屋檐下的鸟笼,是主人悠闲自在的最好证明。</h3> <h3>用砖垛垒成的围墙,是震后最常见的形式,象征着一种简易的生存符号。</h3> <h3>过去的开平老城,没有制高点,不能观其全貌,随着新城的建设,逐渐有所改观,这是当年的汽车九队大院、合成化学厂及部分老城平房区。</h3> <h3>  影像是有限的,回忆是无边的,毕竟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伴我走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经历了太多太多。随着年龄增长,愈加回味过去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份每日里简单的温馨和淡淡的愁烦,但愿这份乡愁伴我时常记起儿时的经历,留住当年的美好!</h3>

开平

胡同

老城

震后

小时候

震前

当年

九十年代

过去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