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之平凡的一天

层冰积雪

<h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始建于1974年,曾在国内率先使用A-超进行妇产科超声检查,多年来相继开展了B-型妇产科超声检查、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特需超声服务门诊,2005年8月成为北京市产前超声诊断会诊中心。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2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7人,研究生9人,目前在读研究生博士11人、硕士6人。主要开展的项目包括: 20-24周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早孕期(孕11-13+6周)胎儿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胎儿心功能测定评估、高危妊娠超声监测、早产的评估、妇科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盆底超声检查、子宫输卵管三维四维超声造影、腹腔镜超声及床旁、术中超声监测等。</h3><div> 超声科主任吴青青教授担任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区教育大使,科研成果丰硕,曾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已经在国内、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及一定的技术水准,但是由于产科超声逐步被重视以及产筛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产科超声工作量逐年增长,技术要求也逐步提升,无形中给超声科增加了超负荷的工作量,吴主任带领大家夜以继日,辛苦劳作,每日都加班加点,不畏辛苦。</div><div> 我是来这里进修学习的医生之一,参与到这样强大科室,融入这样的精英团队,看到诸位老师忘我的工作态度,以及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深深的触动了我,感染了我,也激励着我,下面是我用相机记录到的超声科诸位老师忙碌的工作瞬间、简单午餐、加班、随访、夜班等忙碌的一天。</div><div><br></div> <h3>教授、博士生导师、超声科主任:吴青青老师</h3> <h3>副教授、主任医师:王莉老师</h3> <h3>主任医师:马玉庆老师</h3> <h3>主任医师:姚苓老师</h3> <h3>副主任医师:张铁娟老师</h3> <h3>吴青青主任兼顾繁忙业务还要亲力亲为上机为孕妇做检查</h3> <h3>副主任医师:韩吉晶老师</h3> <h3>吴青青主任带教进修医</h3> <h3>韩吉晶老师带教进修医</h3> <h3>吴青青主任边上机检查边给进修医讲解</h3> <h3>下面是我拍摄的各位老师上机工作中照片</h3> <h3>高小平老师</h3> <h3>王茜老师</h3> <h3>玄英华老师</h3> <h3>李贞老师</h3> <h3>田源老师</h3> <h3>李斯静老师</h3> <h3>杨丽曼老师</h3> <h3>刘爽老师</h3> <h3>孙丽娟老师</h3> <h3>张丽娜老师</h3> <h3>邓笛老师</h3> <h3>李晓菲老师</h3> <h3>安圆圆老师</h3> <h3>马雪松老师</h3> <h3>李斯静老师</h3> <h3>高凤云老师在值夜班</h3> <h3>我们的老师不止是上机辛劳,下机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比如,病例随访,工作汇总,学术课题,大样本统计,翻译教程等等。</h3> <h3>段老师在随访</h3> <h3>李巧老师跟张丽娜老师在做整理</h3> <h3>安圆圆老师下夜班还不能走,在统计数据</h3> <h3>我们的登记窗口最为繁忙</h3> <h3>段老师在一丝不苟的做统计</h3> <h3>我们的录入员小美女</h3> <h3>录入高手王宁</h3> <h3>候诊的长队,每天如此</h3> <h3>李晓菲老师在写论文</h3> <h3>繁忙的工作,周而复始着,中午只有不到一小时休息吃饭时间,来看看我们老师的短暂午餐时光</h3> <h3>同事间会心一笑情浓浓</h3> <h3>午餐时间可以看一下手机喽</h3> <h3>其乐融融</h3> <h3>吴主任终于能坐下来喝口水了</h3> <h3>吴主任在向大家推荐自带的老家年糕</h3> <h3>饭还没有吃完又开始探讨工作</h3> <h3>孙老师在跟吴主任汇报工作</h3> <h3>吴主任与马主任亲密合影</h3> <h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h3> <h3>超声科大家庭合影,(有一部分老师在西院区,有几个老师在国外学习没能参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