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给孩子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他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发芽、开花,然后会住进来一个小精灵;播下的种子越多,住进来的小精灵就越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 "智慧"。<br></h3> <h3>《童年》是伟大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描写了小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苦难的童年生活。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十九世纪俄国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状态,广阔而深刻。同时,作者在其艰难的成长历程中,展现了为寻找新的生活道路、探索新的生活意义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促人奋进。</h3> <h3>通过绘制《童年》人物思维导图,同学们能够对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品质等作深入解读,同时,通过与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对比,学生能够体会到相比之下自己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应该珍惜童年,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h3> <h3>孩子们正在读书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h3> <h3>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h3><h3> --------三毛</h3><h3>愿同学们与书为伴,把生活读成诚实、友善、自尊、正直……</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