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 ——学书法悟人生🍵

白栋 (半知斋)

<p>书法,是以线条来展示汉字,能够表现书写者的精神、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一种造型艺术;学习书法也是修身养性的一条重要途径。</p> <p>书法即修养</p><p>修养即人生</p> <p>只向精神淡处求</p> <p>守墨方知白可贵</p><p>能繁始悟简之真</p><p><br></p> <p>平常心是道</p><p>道是平常心</p> <p>曲则全,枉则直。</p><p>平淡自然,宠辱不惊。</p><p>写自己的字,走自己的路。</p> <p>学习书法的好处有哪些呢?</p> <p>书法养心</p><p>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耐心,细心的素质。耐心恒也,细心微也。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有诗曰:“始知豪放在精微”。</p> <p>书法养神</p><p>《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通过学习书法凝神静虑,少躁动。书法之动是专一不杂、养神之动。</p> <p>书法养目</p><p>书法要心悟手出,耳濡目染,而观察最为重要。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p> <p>书法养气</p><p>孟子说:“吾善养我浩然之气”,此气至大至刚也。通过书法的气息、气韵的培养,慢慢形成一种“浩然之气”。</p> <p>书法养正</p><p>书法培养心正。柳公权说:“心正则字正”,通过写字提升人格。书法是人心灵的心电图,即:“写好字,做好人”。</p> <p>书法养礼</p><p>不知礼无以立,通过一笔一画的学习,注重礼的培养。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p> <p>书法养敬</p><p>《弟子规》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我们做学问,学写字要有虔诚之心,敬重之心,唯敬重之心才能领略其妙。</p> <p class="ql-block">书法养学</p><p class="ql-block">时刻培养大书法观,学习书法不仅仅在学写字,在学写字的同时,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精神内涵。</p> <p>书法养勤</p><p>练习书法需要坚持、勤奋,可以培养人的耐力。唐杜甫《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p> <p>书法养美</p><p>书法是流动的线条,笔尖的舞蹈,书法是中国最为古老的美,也是我们身边最为直观、随处可见的美。好似雾里看花,朦胧柔和;又好似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学习书法是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p> <p>从五种书体可以看出:</p><p>篆书:讲求的是中锋用笔,有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所以篆书如和立之道,己欲立而立人。</p><p><br></p> <p>隶书:讲求“蚕头燕尾”,一阴一阳,外圆内方,这好比做人要外柔内刚,内仁外和。所以隶书如和处之道,和而不同。</p><p>楷书:即真书,真书贵方,兼以圆笔,讲求间架、向背、揖让,追求“和合” 。所以真书如和爱之道,泛爱众。</p><p><br></p> <p class="ql-block">楷书:即真书,真书贵方,兼以圆笔,讲求间架、向背、揖让,追求“和合” 。所以真书如和爱之道,泛爱众。</p><p class="ql-block"><br></p> <p>行书:讲求上下贯通,游丝牵引,这好比“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所以行书如和达之道,己欲达而达人。</p><p><br></p> <p>草书:讲求一气呵成,“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参天地,化万物,这是何等的快意人生。所以草书如和生之道,天地之大德曰生。</p> <p class="ql-block">从五种用笔技法也可看出:</p><p class="ql-block">屋漏痕:不露圭角,有如中庸之道。</p><p class="ql-block"><br></p> <p>壁坼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有如君子之道。</p><p><br></p> <p>印印泥:方圆深厚而不轻浮,有如君子之度。</p><p><br></p> <p>锥画沙:峻拔而不凝滞,有如君子之态。</p><p><br></p> <p>折叉股:深厚而不必蛇引之态,泯规矩与方圆,亦如君子之道。</p><p><br></p> <p>一言以蔽之,书法即修养,修养即人生。</p> <p>且看林散之——</p><p>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p><p>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p><p>这是何等的境界。</p><p><br></p> <p>再看他——</p><p>守墨方知白可贵,宁繁始悟简之真。</p><p>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p><p>这又是何等的修养。</p> <p>感悟书法中的辩证法——</p><p>“无法而法,乃为至法”。</p><p>“我落墨处黑,我着墨处却在白”。</p><p><br></p> <p>而郑板桥“只向精神淡处求”,更是人生最高的境界。</p> <p>古人论书,“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p><p>可见人品在书法中的地位,常言书如其人,字如其人,着实不假。</p><p><br></p> <p>所以,书法中蕴涵着很高的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也蕴涵着很深的人生哲学。</p> <p>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呢?</p> <p>一、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稳健练达。</p> <p>未必玉树临风,可眉宇间的深沉,言谈时的睿智,会给人以塌实硬朗的感觉,会让人莫名的信赖,会让人不自觉的依恋。因为勤于书写,相对来说,他们身上少些世俗,多些沉稳。表面上的正气凛然让人畏惧,可心底的那份儿女情长却在不经意中感染、温暖他人。</p> <p>二、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儒雅温厚。</p> <p>习惯写字的人都明白:书写是一个过程,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需要心情。试想,一个整天疲于奔波,性情暴躁的男人,哪有闲情书写?即便有着创作的欲望,也未必能静心描摹;即使有了时间,也未必能书写出那种感人肺腑的篇章。</p> <p>三、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才思敏捷。</p> <p>未必能成名成家,可长久以来对文字的那份执著,超然出一种独特的魅力。静静地阅读,那深邃凝练的文思里,尽现着豪放的情怀;悠悠地回想,那神韵飞扬的诗行间,流露了浪漫的情思;脉脉地吟咏,那惟美幽婉的旋律中,缱绻出细腻的情致。</p> <p>四、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善于思想。</p> <p>未必学识特别渊博,却习惯在阅读中感悟,在寂静中思想,在回眸中提升。凝望,他从容的神态中显示出丰厚的阅历;聆听,他坚定的步履下沉淀出悠远的底蕴;沉湎,他行云流水的文思中涌动出桀骜不逊的刚强。</p> <p>五、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富有情趣。</p> <p>未必能耐得住寂寞,却会专注地面对瞬间的美丽。因为细致,静止的画面能在他的笔端鲜活起来;因为敏锐,沉寂的心绪能在他的指尖灵动起来;因为诚挚,刹那的芬芳也可挥洒出缤纷的画卷。</p> <p>六、真正学习书法的人,应该懂得珍惜。</p> <p>未必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却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他可能会忽略名利,但绝不会淡漠对文字的情钟。文字与他是亲密的爱人,容不得疏忽;文字与他是灵犀的知己,来不得敷衍;文字与他是至爱的宝贝,舍不得含糊。</p> <p>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p><p>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