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楊陪您“赖在”扬州

三杨书画工作室

<h3>杨广强,又名三楊,字昊凡,号四知堂主人。<br></h3><div>第六届中共山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泰山文艺奖”获得者;</div><div>第四批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化之星"获得者;</div><div>第三届中共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沂蒙文艺奖”获得者;</div><div>首届中共罗庄区委、区人民政府"罗庄文艺奖"获得者;</div><div>先后获得四次“三等功”;</div><div>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div><div>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副秘书长;</div><h3>山东省漫协漫画理论委员会副主任;</h3><h3>临沂画院、临沂美术馆美术创作研究员;</h3><div>临沂市漫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div><div>临沂市水墨漫画院院长;</div><div>临沂市兰山区政协委员;</div><div>临沂市罗庄区美协副主席。</div><div><br></div><div>收藏热线:13954939069</div><h3>关注三楊作品,记得扫码哦…</h3> <h3>扬州是一直很想去的城市,因为总感觉那里似乎是一个很有人生境界、生命享受与世间引力的地方。那里有美色美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二十四桥明月夜”,“绿杨城郭是扬州”;那里有美文美画:“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扬州八怪驰骋清代画坛;那里有美人美花:华馆十里,夜市千灯,风月无边,千家养女先教曲,玉女何处教吹箫,琼花一树世无双,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那里有美食美味:四大名菜维扬菜,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那里有美感美受: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沐浴天下闻名,按摩推拿有口皆碑,噼噼啪啪的敲背声舒舒入骨,在雾气袅袅中是最享受的美声。虽然现在的按摩美誉度都不怎么好,但扬州的师傅那是真的功夫。“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扬州似乎把物质生活的富与精神生活的美,身体的愉悦与心灵的快乐都兼得了,扬州让人满足,也更令人向往。不论是对于富人,还是穷人,不论是商人,还是文人,还是所谓达官贵人,或者平民百姓,都对扬州会有一种莫名的、心痒的感覚。扬州不仅充满了景观与人文的吸引,而且也隐隐的充满了肆意与放纵的诱惑。去扬州,似乎不仅仅成了享受,而且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否则怎么会有“腰缠十万惯”,才能“骑鹤下扬州”的挑逗?怎么会有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感悟呢?“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论是文字,还是时间,还是隐含,扬州都着实让我春心萌动,心弛神荡。</h3> <h3>四望亭是我每次在扬州住的地方。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娟秀古塔,充满文人趣味,穿越千年,现在处于一个商业街的入口处。一大早,各种充斥着廉价商业信息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让人难得安宁。</h3><div><br></div><div>好在它的位置特别方便。从四望亭往西走,沿着扬州大学,不一会就能进入瘦西湖景区,瘦西湖充满着江南文人趣味,但又十分平易近人;往东走,穿过一条名为彩衣巷的小巷子,就能到东关街,这个历史片区保留了古扬州的些许神韵,也能吃到不少道地的淮扬美食。</div> <h3>扬州是一座被诗泡着的城市,更是一座被血泡着的城市,然而它却有着惊人的复原能力。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却迎来了隋唐的鼎盛;跟着又在南宋数度成为战场,但只要局势稍有和缓,扬州就会迅速得到恢复发展。</h3> <h3>也许是景色迷离了我的眼睛,扬州八怪纪念馆我没有去,但我一直思考:八怪—郑板桥、金农,还有曾在我老家临沂出任过知县的李方膺等等,其怪在何处,因何而怪?虽然八怪从正面上讲是创新,是另辟蹊径;但我觉得扬州八怪之所以怪,其实与书生的性格绝对有关系,是对商人的看不贯,是现实对书生气的摧残,是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其实我也有!而这让扬州八怪对于所谓的世俗不得不多少有些冷漠,多少有些清高,有些愤世嫉俗。难得糊涂,是一种豁达,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扬州是商人附庸风雅的天堂,也是很多文人攀权附贵的地方。扬州文人的一次战胜也许就是扬州八怪金农的“柳絮飞来片片红”的机智吧,但是从某种意义上,那也不是什么完胜,还具有讨好为富人解脱尴尬的作用。</h3> <h3>几度繁华,几度衰落,作为一个城市,扬州可谓如红颜薄命,备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屡经磨难。金兵让姜燮在扬州写下了“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让人一读就禁不住的一颤;而清兵则因史可法祠的不屈上演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虽然这多少都有些悲惨,但这也让史可法成为了扬州少有的硬气,拥有了梅花岭的气节!</h3> <h3>都是些包子、烧卖、千层油糕……刚蒸好热腾腾的很是香糯。后来实在吃不下了留了两块糕下来,罪过啊……</h3> <h3>扬州干丝是出了名的,看着油腻腻的汤底,其实鲜美异常。嫩嫩的干丝入口即化,几乎都不用咀嚼。</h3> <h3>饺面就是饺子加面条,不过其中所谓的“饺子”其实是馄饨。馄饨皮薄如纸,肉馅鲜美饱满,面条筋道爽滑。以虾籽熬汤,再撒上蒜茸,香气扑鼻。</h3><div>品尝要诀:不要看一碗酱色的汤毫不起眼,鲜美滋味尽在其中,如果吃完饺面不喝汤,就亏大了。</div> <h3>喜欢扬州这座小城,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先前对她的印象,皆来自诗词典故,呵,对了,还有名扬天下的扬州炒饭。青莲居士的一首诗,引得多少文人骚客怀梦,痴叹着十里春风,烟花扬州。一曲《春江花月夜》,唱得张若虚满眼思乡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扬州的月,该是有多么的柔情入骨,又是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如此温婉的月光之下。</h3> <h3>这个老城,在慢悠悠的步调里,在春天的萌动中,焕发出一年最活力四射的时刻。作为都市人,逃离暂时的喧嚣,到这老城老巷里转悠转悠,到瘦西湖边二十四桥畔聆听古意,到富春茶社街旁小吃品尝“皮包水和水包皮”的生活……扬州就是这样的慢,需要你慢下脚步,才能发现它的精雕细琢。</h3> <h3>扬州柔和秀丽的建筑风格比较统一,古建筑也维护很好,古色古香的胡同全无半点颓废造作之感。店铺前悬挂着各色招揽幌子,酒店茶楼前也挂着酒旗和红灯笼以招徕顾客。每家店铺门前几乎都挂着匾额,也有的门前立着两根柱子,柱子上有雕刻、对联等。招牌和幌子是一种文化,雕刻和对联更透出扬州对诗书的深情。我们一行人穿行在这些胡同小巷中,偶尔还会听到各种乐器声和女声的清唱,那清曲带有浓郁的扬州本地腔调。</h3> <h3>扬州谢馥春旧址。1830年的老字号香粉铺,品种有香粉、藏香、棒香、香袋等产品。谢馥春制作的香粉以形似鸭蛋而闻名于世,采取天然原料,经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轻、红、白、香之特点,为清廷贡粉,百姓冠称“宫粉”。使用后脸上皮肤白里泛红、红白相映、既有美容颜貌、又有去除斑痣,清除皱纹的功效。</h3> <h3>东关街上的裱画店。</h3> <h3>小巷人家门上的对联。</h3> <h3>一条古街,亦或是一个花鸟市场,足以渗透这座城的悠久文化和居民生活了。古街的文化价值隐藏在某院深宅里,也有体现在街面上的,你会经常看到店门前的匾额古香古色,却不一定觉察到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只叹道,年华忘记了更换,故事还发生在昨天。</h3> <h3>雕版印刷为扬州历史文化重要特色之一。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展,刻印之书不可胜计,最值得一提的要数《全唐诗》,世称“中国雕版印刷第一书”。康熙年间皇帝命两淮盐政曹寅于扬州天宁寺内设扬州诗局,召集全国各地雕版印刷的能工巧匠前来效力,集中写刻印制,用将近两年的时间刻印完毕。《全唐诗》分装一百二十册,十二函。版式为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一个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边。全书写、刻、校、印皆精。工楷写刻,字体秀润,墨色均匀,用开花纸印刷,纸张坚韧洁白。康熙皇帝阅览进呈的样书后,大为赞赏,御笔朱批道:“刻的书甚好!”</h3> <h3>很“血性”的扬州商户,赞一个……</h3> <h3>纯手工的灯笼…</h3> <h3>这个被称作广陵的历史名城,不知不觉间挤进了江南的文化范畴,立在长江的另一端,立在李白的诗句中,清晰而又略含惆怅。正如我梦境中的小舟,孤帆,远影,碧空,在苍苍茫茫的长江中定格,一觉醒来,痴痴念着竟难以再次入眠,使我的心时而落寞,时而欢欣。我的神思也由此进入天马行空的境界,遨游在冥想中。对扬州的念想竟然成为不可抗拒的精神领域。</h3> <h3>东关城头鸟瞰。</h3> <h3>冬末,仿若盛夏……</h3> <h3>此谓“高香”?!</h3> <h3>我是扬州的匆匆过客。扬州被我装进心中,扬州的土地上也同样留下我轻轻走过的痕迹。我到扬州看风景,也许,扬州人把我也当作他们的风景。</h3> <h3>临行前蓦一回首,但见夕阳依旧,只是岁月流走,你解开头髻,斜一簪道路,作为送别。扬州呵!我只恋你化身的蝶,在我的梦乡缤纷成五彩油画;只恋你化身的鹏,在我的记忆中浅留一痕,挥之不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