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何谓“感觉统合”</h3><div> 感觉统合理论起源于美国,是指大脑把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行。感觉统合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统合五大方面。</div><div>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司令部,内部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地运作,这种情况称为感觉统合失调。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时,会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这方面加以重视。</div><div> </div><div>“感觉统合”的必要</div><div> 感觉统合并非什么高深的学理,任何幼儿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人的大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分为100多万个感觉区,因此感觉学习的过程相当复杂、细腻。而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大脑神经细胞的接受过程必须是灵敏的、准确的,所有受信息刺激影响的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许多感官信息的协调和整合必须迅速且完整,否则便会影响幼儿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幼儿不仅需要感觉学习,还需要感觉统合的学习。</div><div> </div><div>可见,对感觉的教育与对感觉统合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人有感觉统合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