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中,顺其自然

云中漫步

<h3> 喜欢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孟非的《随遇而安》,并不是因为和许多快乐的年轻人一样是“ 孟爷爷”忠诚的粉丝,而是因为《随遇而安》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生活的启迪:。这本书是孟非对自己四十年的亲身经历感人而生动的回忆。从容讲述他的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的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艰难日子却奠定了他以后不平凡的生活,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不同角色一一走过,四十年的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在不经意间转折,顺应自然,淡定从容坦然面对每一次变革,随遇而安这就是他的心路历程.每每想起总是回味无穷!<br></h3><h3><br></h3> <h3> 这个事情也常常想起我对我们家姑娘的教育。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所以孩子一出生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上幼儿园要上最好的幼儿园;上小学要上最好的小学;上初中要上最好的初中;上高中要上最好的高中;上大学要上最好的大学;找工作也要找体面的工作。这一连串的“最好”,殊不知是我们做家长的自私,我们没有得到的想千方设百计的让孩子得到。所以孩子从小就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千奇百怪的课外辅导班,补习班,纷至沓来,孩子们透支着他们的体力,象只蜗牛拖着沉重的负荷,缓慢地爬行着。</h3><h3><br></h3> <h3> 不可否认,做作为家长我深有体会。女儿五岁学画,六岁学书法,舞蹈,七岁学琴,上初中各种文化补习课充满着她的星期天,不管大考小考我都出奇的紧张,总担心她考不好。可是事与愿违,她学习成绩平平,总不能出人头地,更让人忧心的是女儿的叛逆更让人头疼,我曾极度焦虑不安。后来仔细想想倒是作父母的不是,女孩儿有女孩儿的优点,成绩平平可她在努力,今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年级进步了五十名,语文成绩每每也在前十名,字也写的超好,更引人注意的是女儿的人际关系处理的较好,她的语文老师去年还送给她一条裤子穿,小小年纪却有“经商"头脑,从旧货书摊上淘回来的五元一本旧书,自己看罢后竟以十元一本在网上卖掉,在网上一块多两块儿橡皮,买回来后以三块钱两块橡皮卖给同学,赚到了钱又和同学逛大街看电影。女儿有女儿的思维模式,作为父母的只能呵护和引导! </h3><h3><br></h3> <h3> 这样想来心也就平静了许多,放下了许多。平淡中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古人云:“命中有时总须有,命中没有莫 强求”,也许就是这个意思。</h3> <h3> 无独有偶,前不久读一故事,说很久以前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叫小和尚把一盆花种子拿到后院里去,结果小和尚刚走到院子门口,被门槛绊了一脚,种子酒落在地,老和尚说:“随遇"。小和尚忙找来笤帚,准备把花种子扫起来,结果刮来一阵风,种子飞得满院都是,老和尚说:“随缘"。小和尚心想:“师傅叫我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我怎么面对师傅"?赶快围着院子扫种子,没想到又下了阵飘泼大雨,老和尚微笑地说:“随安"。冬去春来,院子里开了各种各样的花,百花齐放,满院春色,小和尚欢天喜地的告诉师傅,老和尚说:“随喜"。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自然界的一切皆因有果,塞翁失马却也能因祸得福,拔苗助长违背常理,事与愿违。所以孩子的教育倒觉得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应存不同的教育方式,做为家长应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权力,不应该粗暴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也许真的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啦"! </h3><h3><br></h3> <h3> 仅以本人观点,愿以朋友圈的朋友们,分享教育孩子们的教育心得,愿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