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最美教堂(市区部分)

喜欢吃肉的兔

<h3>黄浦区</h3><h3>敬一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位于黄浦区梧桐路137号的敬一堂,建造于1640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教堂。由徐光启孙女资助修建。堂系中国庙宇建筑风格,楠木支柱,雕梁画栋。解放后成为梧桐路第二小学。</font></h3> <h3>黄浦区</h3><h3>圣三一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圣三一堂位于江西路九江路口,始建于1847年。1866年—1869年重建。是上海早期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堂。由英国建筑设计师乔治·吉尔伯特·司各特(George Gilbert Scott 1811-1878)设计,外观是新哥特式,因其是红色,教堂俗称“红礼拜堂”。</font></h3> <h3>黄浦区</h3><h3>沐恩堂</h3> <h3>位于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原名“慕尔堂”,以纪念美国堪萨斯州捐款人慕尔去世的女儿。该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20世纪20年代末,筹款重建新堂,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该建筑外观是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砖木结构。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1958年开始,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改名为 “沐恩堂”, 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h3><h3><br></h3> <h3>黄浦区</h3><h3>清心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位于大昌街30号,原名“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成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不久,美国差会在此开办清心书院,故又称“清心堂”。1923年重建。新堂的礼堂建筑平面呈独特的“人”字形。</font></h3> <h3>黄浦区</h3><h3>董家渡天主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董家渡天主堂是上海目前尚存较老的天主教堂之一,始建于1847年。它的外观造型属西班牙风格,建筑风格则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室内平面呈长十字形,中央主廊较多,两测较低为三廊型巴西利卡式。同时室内装饰也添加了中国文化的风韵。室内浮雕呈现中华民族图案,如莲花、仙鹤、双钱、地坪铺大方砖,体现当时东西文化在建筑上的交融。</font></h3> <h3>黄浦区</h3><h3>洋泾浜圣若瑟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位于黄浦区四川南路36号,教堂始建于1860年,建筑风格为仿哥特式。1920以前是上海法租界内唯一的天主教堂,法国驻上海领事在该教堂内有专用的座位。</font></h3><h3><font style="color:rgb(0,0,0);">1950年,龚品梅出任天主教上海教区首任华籍主教,将主教府设在洋泾浜圣若瑟堂。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圣若瑟堂被红卫兵关闭,改作他用。1986年恢复开放。</font></h3> <h3>徐汇区</h3><h3>徐家汇天主教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清光绪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font></h3> <p class="ql-block">更新:2021年教堂前的广场以改建完成。</p> <h3>徐汇区</h3><h3>上海国际礼拜堂</h3> <h3>位于徐家汇衡山路53号的国际礼拜堂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建成于1925年。是一座近代哥特式砖木结构的建筑,该堂呈英国民间乡村建筑风格,堂体平面呈L型,屋顶呈交叉形木屋架。国际礼拜堂曾以优美的圣乐而斐声沪上。礼拜堂的一大特点是这是不分教派、国家的基督教礼拜堂。</h3><h3><br></h3> <h3>徐汇区</h3><h3>圣母大教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上海圣母大教堂位于新乐路55号,是一座具有古俄罗斯风格的东正教堂。该堂建于1931年,近已修葺一新,堂体造型古朴圆浑,屋顶止五个鼓形穹顶,施以美丽的孔雀蓝色,与奶白色的墙面,在蓝天白云下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壮丽。</font></h3> <h3>老卢湾区</h3><h3>尼古拉斯大教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教堂位于皋兰路16号。这座建筑在空间布局上遵循拜占庭建筑形式,用集中式及相互垂直的两条中轴线来处理建筑形象。在外形上,正中最高以一个圆顶统帅整个形象,然后对称地向前、后、左、右降低下来,形成美丽的图案式的形象。在墙面处理上,多处用圆尖顶式的形象作为墙顶,分不同的大小、高低,装饰其间,很有个性。每个墙面多是中间设垂直形窗,窗顶用半圆拱作为结束,窗框、窗格多用铸铁花、彩色玻璃,很有宗教感。</font></h3> <p class="ql-block">目前教堂内部以改建成书店。</p> <h3>老卢湾区</h3><h3>诸圣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诸圣堂是位于复兴中路425号。始建于1925年。诸圣堂建筑采用圣公会高派教堂格式,红砖,三角形屋顶,门柱为混凝土雕刻艺术,门廊上设有圆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方形塔楼。教堂占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1000人。</font></h3> <h3>老卢湾区</h3><h3>惠中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位于卢湾区徐家汇路38号。惠中堂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光绪六年(1880年)美国基督教安息日浸礼会派来沪上传教的台佛史所建。现为诸圣堂分堂。</font></h3> <h3>静安区</h3><h3>怀恩堂</h3> <h3>位于上海市陕西北路375号,创建于1910年。1942年重建于此。现有一座二层红砖楼房,礼堂有1700个座位,楼东南侧有钟楼。1947年与中华浸会合作创办怀思业余神学院,1955年该院并入中国灵修神学院。</h3><h3><br></h3> <h3>静安区</h3><h3>西摩会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西摩会堂,又名拉希尔会堂, 位于陕西北路500号。1917年开工,落成于1920年,是一幢具有希腊神殿式的呈长方形的砖木结构建筑,呈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教堂内设立着汉白玉祭坛,保存着完好的"约柜"。</font></h3><h3><font style="color:rgb(0,0,0);"> 犹太人到上海后,先后建立过七座犹太教堂,现存三座,即:西摩路教会堂、拉都路(今襄阳南路102号)的新会堂和虹口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font></h3><h3><font style="color:rgb(0,0,0);">以色列两任总统赫尔佐格和魏茨曼、两任总理拉宾和内塔利亚胡。另外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先后到此访过。</font></h3> <h3>静安区</h3><h3>新恩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新恩堂位于乌鲁木齐北路25号,美国学院派哥特式风格,十字形平面,立面与基督教景灵堂相似,层高9.48米,平面布局与屋顶坡度以及正、侧立面的尖券窗表现为美国学院派哥特式风格。</font></h3> <h3>静安区</h3><h3>大田路天主堂</h3> <h3>大田路天主堂位于静安区大田路370号。又名"小德肋撒堂天主堂",为纪念法国里泉尔圣衣院修女小德肋撒而建。该堂为哥特式建筑,原有两个高高耸立的钟塔,内有宽敞的楼宇围廊,祭台上方有圆形穹隆,窗户与斗拱均呈半圆形。堂内装饰精致,石柱、地砖、灯罩等都标有纪念小德肋撒玫瑰图案的特殊标志。</h3> <h3>虹口区</h3><h3>江湾基督堂<br></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位于虹口区丰镇路40号。美国圣公会传入上海后,吴虹玉传道奉主教韦廉士之命前往江湾筹建教堂,1873年圣保罗堂落成,原为景灵堂江湾聚会点,后两次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虹口区教会决定重建江湾基督堂,2008年圣诞节前落成,新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并改名“江湾基督堂”。</font></h3> <h3>虹口区</h3><h3>鸿德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鸿德堂位于虹口区多伦路59号。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为纪念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取名“鸿德堂”。该堂为极少数采用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教堂。现为景灵堂分堂。</font></h3> <h3>虹口区</h3><h3>景林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景林堂(现名景灵堂)位于昆山路135号。景林堂(创堂人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宋庆龄父亲宋耀如曾在此任牧师)为砖木结构。1923年竣工。主楼占地面积1021平方米,建筑面积1646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坐北朝南。北立面及西立面上的尖拱窗为哥特式。</font></h3> <h3>长宁区</h3><h3>息焉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息焉堂,原称圣母升天堂,位于长宁区可乐路1号。始建于1931年,由邬达克设计,是中国大陆少有的拜占庭式教堂。</font></h3> <h3>闸北区</h3><h3>闸北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闸北堂最初由美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创立于1888年,位于宝通路340号。1914年重建,改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1927年,闸北堂加入中华基督教会,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闸北堂'。</font></h3> <h3>杨浦区</h3><h3>沪东堂</h3> <h3>  位于国和路350号。始建于1912年,重建于1996年。沪东新堂是建国以来上海新建的最大教堂。该堂实行联合礼拜。</h3> <h3>杨浦区</h3><h3>圣心堂旧址</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杭州路349号 原圣心教堂(现杨浦区老年医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形庄重朴实,整体属折衷主义风格。外立面为水刷石处理,墙身做仿柱的四槽处理。塔楼天窗为百叶窗样式。玻璃窗为半圆形券窗,上面的彩色图画别具特色。</font></h3> <h3>普陀区</h3><h3>怒江路圣母圣心堂</h3> <h3><font style="color:rgb(0,0,0);">原名“王家厍圣母圣心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后被拆除。1994年重建。</font></h3> <h3>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郊区部分请见另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