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珍惜

于蓓(大连)

<h3>我们姐俩都是六十以上的人了,一同走过许多国家,这次到加拿大赶前赶后正好是加拿大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不在一个城市,所以她说你签证好发给我,她好安排行程。跟我妹我当面叫她的名字,背后戏称她为二小姐,除去排行老二,也因为她骨子里古朴的高傲……多的评价我也不说了,我们到老了比较合得来,也很嘻哈。</h3> <h3>这次近二十天的安排都是二小姐一手操办的,当然每次出去都是她忙前忙后安排一应吃住行。大致订了几个城市,各住几天,在网上订住宿,在网上买机票买各城市间的火车票等等。</h3> <h3>歪打正着第一个在多伦多入住的酒店,竟然也是英国女王下榻过的酒店。酒店二楼的回廊上有酒店的历史居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还有各行各业的名人入住酒店的照片。酒店大堂当然是金碧辉煌。实际是我妹下单时没注意价格,以为是加币,结果是英镑结算有点懊恼,但几天下来的酒店设施和服务也愉快的接受了这次皇家的待遇。</h3> <h3>当晚赶上加拿大过圣诞节(不知为什么这个节日在加拿大是这个时间),外面的饭店都早早关门了,我们只好在酒店的酒吧糊弄了入加拿大之后的第一顿晚餐。</h3> <h3>第二天一早出去找了一家附近比较有名的早餐店,实际没多大意义,那菜单根本看不懂,结果也是看着别人点了什么做比成样的点了几样,口感倒是很好,填饱肚子更没问题。结账的时候才发现加拿大的税费都好厉害,将近30%。</h3> <h3>能源过剩就是任性啊,办公楼的夜晚看不见里面有人但整宿灯火通明。而且在不太冷的深秋有些露天的遮雨棚下已经打开了取暖的暖气。甚至有些公交站台还有不加门的取暖房,角落里有个按钮,随时可以打开,时长二十分钟,真是奢侈的贴心到家了。</h3> <h3>去了多市博物馆,主要看了中国的文物,就是高晓松在晓松说事里提到的多伦多博物馆。惊诧的是里面还有一座古人的坟和墓碑,这本是在郊外才能见到的,居然让加拿大人不知从中国的什么地方搬到了他们(家)里,像回事的占了好大个房间,看着森的慌。</h3> <h3>也去了多市著名的圣劳伦斯市场,连看带吃在里面转转,都是家庭主妇,对食物的新鲜和价格非常感兴趣。东西还真不贵,不过那都是税前价</h3> <h3>在多伦多城市中穿行,看各种博物馆,最有意思的是鞋子博物馆,意想不到人类走过的历史,各国的男女老少穿的鞋子千奇百怪,连三寸金莲也在其中</h3> <h3>多伦多电视塔下一个啤酒博物馆,免费喝了酿造的啤酒🍺,口感确实不错。</h3> <h3>每餐点吃的真是个难题,就像夫妻肺片,谁知道送上来的是个什么鬼。有种战战兢兢的感觉。</h3> <h3>第三天从多伦多乘大巴到尼亚加拉瀑布的瀑布镇,也准备了在那儿住一宿。</h3> <h3>这一张马蹄形瀑布让我P了一下,更喜欢暖色的瀑布。在加拿大的郊外你甭想问路,不管你走多远,绝对不会遇见一个人,经管路两边有民房。这人少的可怜的国度真让人捉急。</h3> <h3>对于幅员辽阔的加拿大,旅游不开车绝对是让人不理解,我们入住的是民宅,辛亏离瀑布也只有不到两公里,所以来来回回走去尼亚加拉大瀑布两趟</h3> <h3>入住的民宅是个老太太开的,有11间房,房费里包含了早餐,不然要去镇上早餐也太辛苦。</h3> <h3>老板娘和她的老父亲。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h3> <h3>没好意思问她这么漂亮的鸡蛋是怎么做的。</h3> <h3>回到多伦多的一个下午去了安大略湖</h3> <h3>多伦多电视塔上的360度旋转餐厅,这是上午预约的。夜景很美,东西没吃多少酒没少喝,情绪有点失控。😂</h3> <h3>下一站渥太华,火车很方便也很舒服,很适合我们两个小老太太出行。</h3> <h3>火车上供应的午餐和飞机差不多。</h3> <h3>渥太华入住的酒店是公寓式的,有厨房和大客厅,虽然外面门脸不大,可到了晚上出去才发现周围许多酒吧和游乐设施的店面都是它的连锁店。</h3> <h3>既然有厨房,柜子里有锅碗瓢盆,那就去超市自己做了吃吧。</h3> <h3>对于每餐都热量很大的饮食,自己做的简单多了,不过没忘了带回一瓶红酒。</h3> <h3>夜晚也去了酒店附近热闹的酒吧。感受一下加拿大夜晚人们放松的状态,里面也是很嘈杂。</h3> <h3>随处可见的红叶。本想去枫叶谷,打听一下季节性班车已经停了,只能自驾,只好作罢。</h3> <h3>实际头天晚上就来过一回国会。大草坪上有摇曳的篝火,雨过之后植物的芳香。一早雨过天晴,天气格外好。</h3> <h3>问了门卫,说在马路对面的接待处取票,过去之后,适合的时间段的英文导游已经没有了,我们只好取了两张免费的法文浏览票。管理非常好,每一个小时可以进一个旅游团,你需要几点的都可以,届时在国会外面的左侧等着,有讲解员来招呼你进去。所以永远不会拥挤。</h3> <h3>想不到在加拿大庆生了一次,二小姐特为找了这家海鲜馆。</h3> <h3>和二小姐出来,她可以带我看各种博物馆外带翻译。这也是我俩的共同爱好。</h3> <h3>《三等车厢》原来在这里。</h3> <h3>在去蒙特利尔的火车上,这节车厢几乎只有我们俩。</h3> <h3>在蒙特利尔又入住了一处民宅,这是一个独住的女人,网上发给我们的图片很诱人,结果到了之后约法三章,图片上的区域是她的私人空间,我们最好不要过来。而我们可以用的地方在二楼一个很小的房间外带一个超大的阳台。心里很撇嘴,好在我们只晚上回来洗漱一下睡一觉,那个阳台本也想了夜晚弄杯红酒喝也不错,结果都是下雨寒冷。</h3> <h3>不过房东的早餐做的真不错,她是个话唠,餐桌上也不会没有话题而尴尬。从她这里也学习了不少未知的东西。知道了貝果面包圈的一个牌子,知道了要和三文鱼抹稀奶酪一同吃。她每早轻手轻脚做好早餐,有自制的果酱和果汁。在这里还是要赞美她。</h3> <h3>蒙特利尔的植物园</h3> <h3>看了琉璃制品的“作坊”,因为空间不是很大,炉火正旺的烧制与精品展示及出售都在一个几十平的房间里,大到各种器皿摆设小到钥匙链与耳钉,见识了工匠的设计和工艺。</h3> <h3>魁北克是我们最后一站,游览魁北克市的芳缇娜城堡酒店和她俯瞰的下城也是到此的重头戏。芳缇娜古堡已有很久的历史。“一定要在芳缇娜酒店用一次餐啊,否则不算到了魁北克”这是离开蒙特利尔那家民宿,房东一再嘱咐的。这样我们又多了一个目标,好奇加正巧饿了,能在此用餐也颇费了一番周折。</h3> <h3>因为英王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女王,摩纳哥Grace王妃,法国总统戴高乐,美国总统里根,著名导演希区柯克,以及蒋介石等都在此下榻过,这也使得芳缇娜赫赫有名。</h3> <h3>吃这样每周只有一次的超豪华的自助餐,从心里说不是我俩的强项,数着邻桌的老外并不很文雅的从座位上起身七八次取餐,惊叹岁数相仿却有这么大的食量。而邻桌食毕结账前像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本法文诗集朗朗有声的读给对面的老伴儿,这使不解风情的我俩憋住差点没笑出声来。</h3> <h3>看来手机控遍布世界各地</h3> <h3>很想在古堡的高处俯瞰一下周围的景色,那一定很美。意外的发现居然可以坐电梯上到最高处,向下看去,童话一般。</h3> <h3>远处的电梯是从古堡下来的,实际也可以走下来,也许是下面,也叫下城,在小街上悠悠逛逛非常惬意。</h3> <h3>很向往下一站依旧与她同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