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的斑斓长卷 -- 解读长篇小说《天高地远》 作者:高培芳

美篇美文

<h1> 教师生活的斑斓长卷</h1><div> ——解读长篇小说《天高地远》</div><div> 高培芳</div><div> 毫无疑问,杨华团是一位在全国读者中有影响的西部作家。论作品数量,他算得上高产作家,却又毫不动摇地走精品路线。继《都市男人》《仕途》《大高考》《重点中学校长》《中国式婚姻》《饭碗》《幸福年代》之后,作家2016年又推出一部新的长篇力作《天高地远》。</div><div> 《天高地远》以饱满的笔墨,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上,描写一群中部某省的民办教师到西部G省应聘,来到河西走廊某国有大企业职工子弟学校当老师的事儿,有显明、浓郁的地域背景。小说生动描写了民办教师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坚韧顽强的生存状态,塑造了赵逸飞、梁霞、程雨涵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教师形象。他们不甘平庸,不甘心当一辈子穷乡僻壤的民办教师,一边教书,一边种地,一边自学,通过函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靠拼搏改变了命运,成功突围,走出了一条农村挺进城市的道路。他们谦虚好学,诲人不倦,在人才济济的城里教师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当一个好教师的人生理想,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敬重。小说塑造了白婷、马红柳等天资聪颖、纯真善良、早慧早熟的学生形象。马红柳在西皋中学读书时,远离父母寄人篱下,她的眼神里总流淌着淡淡的忧郁,文字却优美得如同天籁,她的每篇文章都是学生习作中的绝品。此时的赵逸飞已是本地文坛上小有名气的作家。坐在赵逸飞的课堂里像是走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这个美丽的女孩由崇拜而暗恋上了自己的老师,接下来的故事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白婷是一个异常美丽的女孩,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一个地痞李强,并甘心情愿为李强奉献自己的一切。幸亏遇到一个好班主任赵逸飞,赵逸飞像爹妈一样热爱每个学生。他的信念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他相信只要用功,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他反复做白婷的思想工作,奔走在两个家庭和学校之间,甚至不惜和李强发生正面冲突。大爱无疆,老师的良苦用心终于感动了白婷。原本高考无望的白婷发奋苦读,考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大学。</div><div> 《天高地远》原生态描绘了基层教师的生存状态,客观地说,是这些最普通的民办老师支撑起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大厦。小说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他们的故事熠熠生辉,真实再现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展示了生活的诗意和人性之美,是一部教师生活的斑斓长卷,更是一部基层教师的创业史、奋斗史、心灵史。小说以赵逸飞等人的西行应聘为主线,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描写了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期一种昂扬向上、不甘平庸、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再现了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为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div><div><br /></div> <h3> 作家前面出版的《大高考》、《重点中学校长》都是以教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两部书的出版揭开了高考的神秘面纱和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教育黑幕,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给作家带来了很高的声誉。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教育是一个名利场,全社会都像饥饿的人盯着面包一样关注教育,我以为教育已是透明的,没有秘密可言。作家已出版了两部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这块本来就算不得肥沃的土地上,还有多少矿藏值得作家去挖掘,还要写出既好看又叫座的作品,是叫人担心的事儿。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必须要吸引人,写得好看,这是前提。这就要求作家首先必须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才能不重复自己,不吃老本,其次作家必须是高明的乐队指挥、高超的调酒师,一位挥毫泼墨的神奇的丹青高手。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将小说写得好看、好读又不重复自己。</h3><div>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杨华团先生火眼金睛,不但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更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读完这部小说,我有一种想评论的冲动,更有一种幸福感。我的幸福感来源于终于有一位有良心的作家,把他的视野聚焦在最普通的民办教师身上,呕心沥血,为他们树起一部大传。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担负着为农村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时光远去,大多往事已经忘却,唯有时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不由地会泪流满面。</div><div> 作家杨华团历时数年,苦行僧一样,扎实地,绵密地,酣畅淋漓地书写民办老师的生活。写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困惑、他们的贫困,写他们的爱情,写他们的奋斗,为那些可爱的民办老师、最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写出一部大书,为他们树立起一座高高的丰碑。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些可亲可敬的民办老师,吃着羊的饲料驮着骆驼的垛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长时期以来,他们才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脊梁。</div> <h3> 三年前,我曾仔细阅读过著名作家刘醒龙的《天行者》。《天行者》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天行者》也是写几个民办教师的事儿,民办教师的艰辛、奉献、执着,其情其景,令天地动容,令人垂泪。近些年来,以教师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不少,《天高地远》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第二部写教师的好小说,大气,厚重,落地有声。两部作品在写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都是细密地书写,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生活积累非常厚实,都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感染力。但我同时也认为,《天行者》以取材取胜,占得先机。而《天高地远》写得朴实,却更接地气,更有代表性,更接近几百万民办教师的真实生活。《天行者》的基调是悲伤的,甚至悲怆得令人窒息;《天高地远》则是一部民办教师的奋斗史,她的基调是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学创作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读者需要各种风格的作品来滋养人、陶冶人。两部作品都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天行者》、《天高地远》各有千秋,却都是难得的好作品。</h3><div> 《天高地远》不是以构思巧妙取胜,不靠有轰动效应的素材吸引眼球,而是伏下身子,细密地书写,似宽阔的江水缓缓流淌,不刻意追求咆哮的气势,却掩盖不了她的厚重博大。跟大家闺秀绣花一样,作家追求整体的美观,也不放过一个微小的细节。写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琐碎生活中蕴含的诗意,写时代变迁 ,这样作品就有了宏大的气象和史诗般的认知价值。《天高地远》写活了中国民办教师的生活,其价值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文学,也在于历史。</div><div> 捧着书,小心地翻看前两页就再也放不下手了。小说的隽永、深邃,以及跃动的旋律均来源于作家的生活。这部长篇的创作有两大老虎横亘在作家面前,一是要把单调的生活提炼出诗意,沙里澄金,提炼出生活的本真、人性的本真,又要原汁原味地再现出民办教师的生活,甚至于再现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二是时空的频繁转换。广阔的时空背景加大了作家创作的难度。这就要求作家要特别熟悉那段生活,对广袤的西部都要有深刻的体察、了解,要有切身的体会,还要有驾驭大素材的技巧。闭门造车,绝对不会这么深刻,这么鲜活。缺乏驾驭大素材的技巧,就会把小说写得凌乱而支离破碎,读起来就不会有风行水上、一气呵成的美感。好在作家本人就是民办教师出身,有深刻的体悟在里面,所以成功地为这些让人尊敬的民办教师树了一部大传。</div><div> 作家经历了那段贫困的岁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贫困是压在那一代人头上的一座大山。作家对贫困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改变贫困成了那一代人最大的心痛和动力。以赵逸飞为代表的一批民办教师,背井离乡,来到G省,来到祁北公司这个著名的国有大型企业当老师,是为了比较丰厚的物质待遇,为了让父母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但他们心中更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为自己争气,不能叫人看不起,更不能误了学生。在他们心里,误人弟子犹如杀人父兄。</div> <h3> 好的小说要有灵魂,有思想的作品更能滋养人。好的小说,所描写的某种行业,只是背景与载体,目的是让思想的舟船驶向远方。作家为这部书准备了好多年,沉淀了好多东西,丰富的人生阅历,信手写来,小说中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芒。</h3><div> 但一部小说首先要写得好看。作家好比厨师,好的作家就是那些顶级的厨师。同样的食材,同样的佐料,顶级的厨师便能独步天下,做出的饭菜滋味饱满,层次分明,色香味俱佳,细细品尝,不像是吃饭,倒像是融入了无边的风景之中。</div><div> 生活包罗万象,老师也并非生活在真空里。作家花大量篇幅写老师的备课、上课、班级管理、后进生转化、家访,这是一个老师的主业,理应如此。小说工笔描绘,写得琐碎,写得细致,却也波澜起伏,把平淡的生活写得富有张力,令人不忍释卷。老师的生活同样不单是教学。人都在诱惑中生存,狭小的生存空间,有时更能点燃感情的火花。爱情是人世界最美丽的花朵,所以作家花大量篇幅写老师的情感生活。美女老师梁霞一直暗恋着赵逸飞,赵逸飞也喜欢花朵儿一样开得正艳的梁霞,况且梁霞又离了婚,但他却只能把对梁霞的喜欢搁在心底,假装懵懂不知,因为他是有妻子、有家室的人。见赵逸飞是松木杆子柳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梁霞美女直言告诉他,愿意以身相许,哪怕只有一次,今生足矣。赵逸飞也爱这个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大美女,但他的脑中有根红线不能逾越,他是个老师,他是学生的榜样,他的行为不能失范。他要对得起在家辛苦操劳的妻子,对妻子要忠诚。</div><div> 赵逸飞既是中学教师,又是个是个业余作家,他的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气度,是一般老师无法期及的大境界,自然跟照本宣科的语文老师大不一样。他的妙语连珠,文采飞扬,不知不觉培养起来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热爱。他的每堂课都渗透着写作的指导,有时长篇大章、滔滔不绝;有时三言两语,却针针见血。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个快乐事儿,其实挺简单。惺惺相惜,读了好多书,极有写作天分的马红柳由崇拜而爱上了自己的老师。高考前夕,这个女孩子缱绻在他的办公室不肯离去,而赵逸飞艰难地守住了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最终只是让女孩抱了抱他,而他也摸了摸女孩的头发。</div> <h3> 小说之所以让人不忍释卷,是因为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穿透心灵的力量,让人感觉到美对灵魂的强烈震撼。我以为这是作家创作的高境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是作家让生活在他的笔下自然地流淌,不加粉饰、本色书写所为。</h3><div> 生活是一团麻。梁霞的前夫是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和梁霞同在一个学校。结婚不久就和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搞得如漆似胶。第三者插足最终导致家庭破裂。梁霞离婚后没有再婚,远离是非,一直守身如玉,私生活非常干净。也许是老天有眼,前夫过了几年他所追求的好日子,患上了癌症,那个小女人却撒手不管,去追寻她新的幸福。得到这个消息,梁霞毅然决然调到前夫身边,去照顾他。读到这儿,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尼采说过,爱情是女人的事业,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伟大的作品都是用血泪写就,真正杰出的作品,就要揭出灵魂的洁白与罪恶。《天高地远》无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是艺术的力量。</div><div> 生活不可能总是美好的。教育界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净土。作家对丑恶的鞭挞毫不留情。小说对梁霞所在学校倪副校长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跃然纸上。倪副校长垂涎梁霞的美貌由来已久,并用尽了各种手段,都不能打动这个他眼中的下凡仙女。黔驴技穷时, 有一段话说的也是感人肺腑:“我当然知道这样做很失态、很丢脸,可我管不住自己啊。小梁你别赶我走,今天晚上我下定决心不走了,哪怕只能匍匐在你的脚下,哪怕像一条狗一样卧在你床下甚至墙角,我都愿意。我并不想伤害你,也请你给我一条生路,要不然我真的活不下去了。都说人可以为爱疯狂,以前我不信,可现实让我不得不信。你就把我看成一个疯子,看成一个为爱你犯了神经病的男人,原谅我,包容我,好不好呀,霞霞?”</div><div> 不管人物动机如何,也不管他最终的命运如何,作家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和刻画是极其细致,极其到位的。以管窥豹,也是作家的创作到相当高度的标志,也是本人跻身著名作家行列的原因。</div><div> “你不是一个甘于蛰伏在泥土中的平庸物种,你骨子里有一种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力,你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年轻人”。这段话是赵逸飞在故土的同事洪校长对他说的,也是那个时代所有民办教师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div><div> 愿作家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热爱他的读者。</div> <h3> 高培芳,甘肃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漠殇》,发表散文,中短小说多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