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少时,无知、懵懂、闭塞,特别听话,不敢怀疑。曾听老师讲,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解放。</h3><div>尤其是台湾人民,至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笃信,且很多年都不曾动摇:可怜的台湾人民!尽管当时家家连吃饭都还是问题,但仍然觉得满满的幸福。而与此同时,亚洲‘’四小龙‘’在短时间内,经济迅速起飞,一跃成为亚洲最发达、最富裕的地区。直到睁开眼后,才看明白:原来‘’水深火热‘’的并不是别人。也恰恰因为如此,中国大陆三十多年的发展,才令国人自豪、世界瞩目。</div><div>然而,宝岛台湾的神秘,却始终萦绕,挥之不去。</div> <h3> 不久前,借女儿休假之机,全家来了一趟‘’台湾自由行‘’,畅快淋漓,意犹未尽。途中,随手将所观、所感、所思、所想,拉拉杂杂,林林总总,匆匆记录,<br></h3><div>合并成文,题为‘’台湾寻趣‘’。</div><div> </div><div><br></div> <h3> 食 趣</h3><div> 自打旅游业兴盛起来,这小吃和美食就成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有自己个儿特色的、不可或缺的名片儿。</div><div>先前就听说台中有个逢甲夜市,特别有名儿。所以,飞机在桃园机场刚一着地儿,一刻都没敢停,立马儿就登上了‘’国光客运‘’,往台中紧赶。晚巴晌儿进了酒店,来不及洗涮,换一身儿短打,拦了辆出租就直奔夜市儿。</div><div><br></div> <h3> 按说眼下这当口儿,北京早就进了寒冬腊月,可台湾还是在过夏间天儿,夜市靠近台中逢甲大学,所以,除了观光客外,出来刷夜的多为青年学生。街面儿跟咱北京比起来,真不算宽,却是灯火通明,霓虹眩目,人来人往,好不热闹。</h3><div> </div><div> </div> <h3>那真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乱七八糟,拥挤不堪。站一旮旯儿的箱子上,往里一瞅,好家伙,灯底下全是攒动的脑袋瓜儿,还有一排排长短不齐的、白亮的大胳臂。递钱的递钱,抓货的抓货。嘿,简直就跟不要钱似的。什么懒人虾,猪血糕,甜不辣,烧仙草,花枝羹,贡丸汤,黄金乌贼,月亮虾饼……反正,没把子力气,您就甭想吃着。没辙,就咱这体格儿,肯定跟人家拼不过,唉,---忍了。</h3> <h3>胡同口儿排大队,买了大肠包小肠和炙烤霜降牛肉。一根儿煎好的粗糯米肠儿,中间儿拉开,刷上酱油膏儿、甜辣酱,夹上同样煎好的小红衣香肠儿、菜脯蛋片、黄瓜片、生菜,撒上点儿萝卜干儿、花生碎,用薄膜儿裹得紧紧的。吃上一个就快半饱儿了。<br></h3> <h3>再有那炙烤霜降牛肉,说白了,就是喷枪烤厚牛肉片儿,最紧要的是火候儿,非得恰到好处。用剪子鉸成一条条儿的,竹签子插着,蘸上酱料吃。味道浓郁,入口不柴,鲜嫩多汁儿,香溢满口。美,那叫一个得意。 大老远的来了就吃这点儿,咱心不甘呐。</h3> <h3>二话不说,绷紧了肌肉,铆足了劲儿,一猛子扎进人堆儿,抢出一份儿沁烟液氮饼干。纸杯里装满饼干球儿,叉一个咬下去,随着‘’咔嚓‘’一声,两条儿烟柱瞬间从鼻孔里窜出来,一股清凉立马儿沁满口中。这时要是张开嘴,团团浓烟能把自己个儿的脸包裹起来。</h3> <h3>虽然有点儿舍不得,但还是离开了那条‘’疯狂‘’的胡同儿。慢慢溜达,满大街踅么。胡椒饼,皮儿酥馅儿嫩;卤肉饭,汁儿浓味儿厚;蚵仔煎,鲜香可口;煲鸡汤,清澈鲜醇。没的说,一口一个惊艳,一勺儿一个赞叹。一下子没搂住,就撑得滚瓜儿溜圆,心满意足——绝了。</h3><div> </div> <h3> 告儿你一最奇葩的去处,就是一家儿叫‘’宫原眼科‘’的地儿。乍听这名字,怎么着也是一日本人开的医院。就那建筑,典型的日式怀旧的范儿。可里边的经营,和医院一点都不沾边儿。</h3><div> </div><div><br></div> <h3>一打听才明白,敢情日本统治的时候,就是一家眼科医院,后尾儿改成台中卫生院。再后来就成了一家儿食品店。可这名儿,就一直愣是没改。这儿最有名儿的是冰淇淋。光巧克力就有十多种,再加上各式各样儿的水果、干果儿的交叉组合,冰激淋的品种可就多了去了,估摸着,怎么也得六七十种。要是碰上‘’选择恐惧症‘’的主儿,管保让她为挑来选去、举棋不定而抓狂。</h3><div> </div><div><br></div> <h3> 店内的装饰,有点儿像中世纪的欧洲图书馆,所以一进门儿,脑瓜儿里就怪怪地闪出了哈利.波特。黑漆漆的、又高又大的书柜,塞满了一套套精装、简装的书籍。有新版的,有旧版的,有竖着排的,也有横着码的。还有能扛着走的大铅笔和精巧的音乐CD。</h3> <h3>打开来看,让您一准儿想不到,全是凤梨酥、牛轧糖、巧克力、台湾茶这些伴手礼的包装!能把吃的东西包装得如此的文艺范儿,也是醉了,真有文化。<br></h3> <h3>您还甭说,店里的一些细节,还真有着咱‘’中国元素‘’。比如,只有在中药铺里才能看到的、厚重的木质柜台,竹竿儿制成的展示架,还有服务员身上流畅、合体的旗袍儿。</h3> <h3> </h3><h3> 提着几袋儿伴手礼,到二层‘’醉月楼‘’撮饭。楼梯拐角儿,一位衣着笔挺、笑意盈盈的帅哥儿轻轻提示:二楼消费收百分之十的服务费。</h3> <h3> 宽敞的餐厅,闹中取静。几根儿粗大的乌色棱柱,锁定了装饰风格。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一组一组的蜡烛灯,亮度适中,既能看清又不刺眼。墙壁是红砖本色儿,配以丛丛绿植,格调高雅,品味不俗。处处显得静谧、温馨,柔和、浪漫。</h3> <h3>光是这些,实在和北京上点儿档次的餐厅,也没大区别。要不是街上偶尔看到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我还以为这就是北京呢。餐桌儿大都是空的,一准儿是让菜价儿给吓跑了。</h3> <h3>这要是在北京,大礼拜天儿的,怎么也不会就这点儿人吧。几对男女相向而坐,倾着身子窃窃私语,时不时发出刀叉的摩擦声。不得不承认,在北京,要想找这么安静的地界儿,还真不大容易。服务生条儿顺、盘儿靓,个个轻盈飘逸,迅而不躁,莺声燕语,温和有加。</h3> <h3>当然了,那一嘴的台湾普通话,听起来还是有点儿别扭。菜脯蛋饼,葱烧乌鱼,卤猪脚,三杯豆腐,破布子山蔬,几听台湾啤酒。靠近窗前,细嚼慢饮,让闲适慢慢儿的浸润。马路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正好忙里偷闲儿,一顿饭竟吃了许久——奔突的心绪也该歇歇脚儿了。</h3> <h3>临了儿,服务生恭敬地送到楼下。心里说,歇菜吧你,还不是惦记着我兜儿里的小费!<br></h3><div> 不问价格,钱儿花得痛快;有荤有素,饭吃得舒坦。</div><div><br></div><div> 图/文 木瓜 写于猴儿年三十儿</div><div> </div> <h3>鸡年情人节前夕,建萍老师发来她先生去台湾旅游回来后写的一篇美文,觉得写的非常好,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尤其用词儿京腔京调,读后让人忍俊不禁。</h3><h3>我把文字和他们所拍的照片合二而一制作成美篇,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图文并茂的作品。</h3><h3> 吟秋 2017.2.14</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