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感慨!

编辑部的故事

<h1>今年农历正月初三,有幸参加李思蓉娘家人大聚会。</h1><h1> 如今的乡村不在是记忆中儿时的乡村,大家见面时也没有那种久违的激情,或许是物质生活的改变,都忘记当初为什么要远离家乡去打拼的初衷,或许都在抛下亲情走向不归路……</h1> <h1> 儿时记忆,每天清晨伴随着鸡鸣狗叫的嘈杂声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近几年春节回去,清晨很难听到鸡鸣及狗吠声了。</h1><h1> 机械化的普及淘汰了太多的农村劳动工具。过去老家打糍粑,是人工的用糍粑棍在石槽中把蒸熟的糯米捣成糍粑团,那是汗水和劳动的喜悦。</h1><h1> 不仅仅是家禽和劳作工具的消失,由于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很多村民融进城镇和社区居住。久不居住又失去维修,冬暖夏凉的土胚房早已东倒西歪,再加上杂草丛生,老村子在冬季给人一片萧瑟和悲凉感。</h1> <h1> 在农村,血缘亲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我们父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他们重礼数、讲礼节,见面打招呼。但这次我所见到的来说,亲戚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家族内部暗流涌动、各怀心思、貌合神离。</h1><h1> 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都开车拜年,匆匆一顿饭就离开了,再见时又是另一个新年。所有的工作情况和经历的悲喜,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和寒暄。有时候我就会在想:若干年后如果父辈们都不在世了,我们这代人还会继续来往多少年,下一代人就更不敢奢望有何交集了。</h1> <h1> 小时候,每逢正月拜年,年轻人都集体结伴出动,大大小小几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那时候,每家的家庭状况都差不多,也没有金钱利益的争夺,家族团结互助感情还是很亲密的。</h1><h1> 儿时,在我的印象中每逢婚丧嫁娶,全家族都要参与张罗。这个时候,连续几天,不算亲戚光是本家的族人都热热闹闹、人声鼎沸。大家一起帮忙、一起张罗酒席,迎来送往,聚在一起喝酒交流,像过节一般。如今,坝坝宴的办酒方式难道仅仅是为了礼尚往来而强聚在一起吗!</h1> <h1> </h1><h1> 如今我所看到的是:赌博是目前农村最大的休闲娱乐,我想全国各地的农村都一个样子。</h1><h1>他们荒废了田地和菜园子,荒废了孩子的辅导和最基本的教育。我们经常看新闻报道,大人或者老人们沉溺于打牌而疏忽了孩子的看管出现了意外,让人心痛即恨!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新民工的后备军。无法走出父辈们外出谋生打工的怪圈,不断地在社会最底层循环,可悲可叹!</h1><div> </div><div></div><div> </div> <h1> 过去农村,儿子不孝顺父母,或者儿媳妇打骂公婆是受到家族和整个村子地谴责和看不起的,可是现在似乎见怪不怪了,人伦孝道的严重缺失让人惊讶!据我所知,有些儿女在城里住电梯公寓、而年迈的父母却在村里低矮黑暗的房子蜗居着。</h1> <h1>在外赚钱不易,可回到家乡也不要忘了当年的初衷,不要忘了你的根在农村。现在物质基础越来越好,难道亲情友情随着生活富裕而淡化吗!</h1><h1> 杨长吉/2017.2.14</h1>

农村

糍粑

儿时

父辈

家族

亲戚关系

聚在一起

亲情

荒废

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