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金字塔(下)----掠影埃及

容易(QIAO)

<h3 style="text-align:center;">(九)</h3><h3> 遊船上的时光很悠闲。外国人喜欢躺在甲板的躺椅上晒太阳或者看书,中国人则躲在有遮阳蓬这边聊天或者拿着手机各种自拍。</h3><h3> 或许因为尼罗河没有那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景观变化,所以不需要时刻盯着河岸的风景。你可以悠闲地闭目放松,听着音乐,感觉清风拂过的惬意。当睁眼时,眼前还是湛蓝的天空、黄色的沙丘、蓊蔚的芦苇,画面仿若静止了一般。只有当河岸草甸多了几个向游轮招手的孩童时,才感觉时光像河水一样寸寸流走,画面已经换了。</h3><h3> 在尼罗河的游轮上,对着周围懒洋洋景观发呆也算得上是特有的旅游标配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126,251);">尼罗河风光</span></h3> <h3>  尼罗河水很清,流域环境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沿线不仅没有建设性项目,甚至看不见有养殖业和捕捞业。我都奇怪沿河居民靠什么维持生活?</h3> <h3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126,251);">伊斯纳水坝</span></h3> <h3>  船行进到伊斯纳水坝,通过船闸前航速减慢。游轮两侧突然围上来好多舢舨,舢舨上的埃及人举着围巾、桌布、毛巾、长袍向船上的游客展示。一些友善的游客友好地招手微笑一下,谁知道"微微一笑很麻烦"。舢舨上的小贩马上将商品卷成球状隔着四五层楼的距离像扔手榴弹似的掷上游轮甲板。那意思就是,菜端上来了,吃不吃都得掏钱。我真担心这些像"水上游击队"的小贩会爬上甲板逮谁赖谁,强买强卖。我想好了,万一真要买,就买件阿拉伯长袍,穿成埃及人的样子就不会被当地小贩缠着,上厕所也能省二块钱。<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上商贩</span></h3> <h3>  作为游客,一路过来,接触最多的埃及人是小贩,他们对游客的推销方式简单、直接兼带欺诈。我们习惯从谈价格开始,有了约定才有交易。他们是从意向开始,你看过、碰过、接过、问过的商品都被认为达成了交易,然后才谈论价格的问题,总之,不付钱是很难轻松离开的。</h3><h3> 埃及的纸莎草画很有特色,我也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它几眼,就被小贩往我手里塞进了十几张,当我要把画还给他们时,这东西就成烫手山芋,没人来接了,若扔到地上会显得不礼貌还会被他们起哄嘲笑。没别的办法,掏钱是最现实的选择。讲真,钞票的图案还是比纸莎草画更精致许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纸莎草画</span></h3> <h3>  但有时候掏钱事小,失节事大。我又想起了在埃及上厕所的经历,那次没有零钱,拿着十块钱急匆匆就去了,把门人把钱收了,说出来再找钱,心想急客户所急这服务也还贴心,可出来就懵逼了,收钱的人一副不认识你的样子,那个憋屈让你比上厕所前憋尿还难受。为此,好几个人都在厕所门口与把门人吵起来了。本来2块钱进一次厕所,应该童叟无欺,可他们偏要从中克扣个块儿八毛的,屎堆里就是要吃出颗豆来。</h3><h3> 为了生计埃及人还真是蛮拼的。</h3><h3> 我问导游"老虎",埃及人都这么勤奋拼搏,为什么感觉还是比较贫穷落后呢?导游说是因为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h3><h3> 噢,这些万恶的帝国主义,一定是它们的游客上厕所不给钱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十)</h3><h3> &nbsp;游轮的行程至卢克索就到了终点,在卢克索我们仅参观卡纳克(karnak)神庙。</h3><h3> "贝斯纳:在卡纳克神庙里头,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石头公羊。对了,它们胸前都有一个拉美西斯的神像......</h3><h3> 小说家奥特伯恩(摸着石头公羊):哦,是公羊,淫荡好色,男性生殖器象征的公羊,多么雄伟啊!健壮的肢体,掀起的鼻孔,弯曲自如的犄角。"</h3><h3> 这是《尼罗河上的惨案》里一众人游览卡纳克神庙的一段对白。多少年了,它让我记住了有一堆公羊的神庙。此刻,我正站在卡纳克神庙入口一排健壮的狮身羊面塑像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剪影</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神庙的公羊塑像</span></h3> <h3>  卢克索这座城市曾经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那时它叫"底比斯"城(thebes)。这地方作为都城可能有一、二千年那么长,王朝的更替聚集了众多的地上和地下文物,埃及超过一半以上的文物都在这里发掘,仅一座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出品,就可以撑起埃及国家博物馆的脸面。所以埃及人说,不到卢克索,等于没到过埃及。</h3><h3> 卡纳克神庙又是卢克索最大的神庙,被称为埃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因为,从四千年前开始,每个王朝都在这个神庙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为当朝法老树碑立传,这些面子工程直至古埃及灭亡才告停止。</h3><h3> 神庙现在只剩残损的石头废墟,但巨型的石柱、雕像、石碑、浮雕、象形文字等遗存依然在告诉你它曾经的历史和辉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卡纳克神庙</span></h3> <h3>  有时候我真觉得历史是统治者创造的。因为只有统治者才有能力建造神庙,才有需要让每一块石头,浮雕、塑像、文字凿刻成美化自己权威的丰碑。岁月变迁,这些痕迹就成为仅存的历史见证。所以我们记住了方尖碑的兴建者、导游口中埃及武则天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以及建造了134根巨型石柱组成的石柱大厅的拉美西斯二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石柱大厅</span></h3> <h3>  徜徉于一根根立于天地间的巨大石柱之间,每个人的神情都专注的跟考古学家似的。这里埋藏了多少故事,我无从知晓,我的认知仅停留在《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故事里,我的关注点只有电影里那块坠落的石头该是从哪根石柱上掉下来的。</h3><h3> 导游把大家喊到了一幅浮雕前,这图画在拉美西斯二世时代的各种神庙里反复出现过。赤身裸体的男神图,关键部位也没片叶子遮挡,感觉大家的眼睛都聚焦在那一点的时候,导游讲起了古老的故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浮雕局部</span></h3> <h3>  从前有个村子,因为战争,族长带着全村男人出去打仗,有个年轻人权且叫他"老王"吧,借故逃兵役留在了村里。一年后战争结束,族人回来发现全村的女人都怀孕了,族长勃然大怒,不由分说把唯一留守的老王抓来,砍去一条腿以示惩戒。不久,族长又率所有男丁出征了,老王因断腿再留了下来。冬去春来,族人凯旋而归,发现村里的女人居然又有喜了,族长二话不说,老王的另一条腿又被砍去了。</h3><h3> 疆场征战何时歇?没多久,族长又带领全村男人出征了。失去双腿的老王还是留在村里,迭遭厄运的他已然成长为身残志坚的男人,虽九死其犹不悔。十里桃花今又开,村里的妇女一个都不少又怀孕了。</h3><h3> 族长回来怎么办?有人担忧地问。</h3><h3> 导游略带惋惜地说:这次族长命刽子手把他的作案工具给剁了。</h3><h3> 我问导游,浮雕男子就是老王吗?导游说,这是太阳神,图像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生殖的崇拜,其实老王也是这种精神的代表。我想老王可能已化身为神庙门口一排排的公羊含笑九泉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十一)</b></h3><h3> 苏伊士(Suez)运河的游览是自费项目,因为运河名声很大,不少人都很向往。</h3><h3> 小时候,隔壁邻居有个亲戚去远洋轮上当了船员,第一次出海回来就带回部彩电,羡慕得我们总围着让他讲海外见闻,仅记得他说过,苏伊士运河两岸风光很漂亮,到底怎么漂亮没说。从此我就格外记住这个地方,那时我就揣摩,但凡漂亮的地方总该有鲜花铺地,然后斜阳下的河畔还有些少女们或浣纱或洗浴。</h3><h3> 伊斯梅利亚,名字果然漂亮,让人感觉是某位女神,其实是苏伊士运河边上的一个城市的名字。欧洲风格的建筑令城市很精致舒服。导游说这出产的芒果是埃及最好的,买了几个一试,果然味美多汁肉厚。所以现在再说起"伊斯梅利亚",眼前浮现的是一个捧着甘甜芒果的漂亮姑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苏伊士新运河</span></h3> <h3>  穿过伊斯梅利亚,旅游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渡口,夹杂在各种私家车、货车、拖拉机之间上了渡轮。导游告诉说,这就是苏伊士运河,不过这是旧运河,新的运河还在前方。旧运河不宽,在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眨眼间渡轮就到了对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渡轮</span></h3> <h3>  近年,随着贸易的发展,旧运河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通行需要了。二年前在附近又开挖了条新运河。汽车前行不一会,一条水路在沙漠荒壁中呈现出来,没有鲜花、没看到河畔沐浴的少女,只有万吨货轮一艘跟着一艘鱼贯而过,那场面像蚂蚁搬家一样。这就是传说中的苏伊士运河。</h3><h3> 等渡轮的间隙,护送我们的帅哥警察最受欢迎,大家围着他各种合影,场面暖心。时代变了,审美梦想也该变了,帅哥也是风景,苏伊士运河,此处应有帅哥洗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帅哥旅游警察</span></h3> <h3>  过了苏伊士运河就是西奈半岛,地理上属亚洲。游览运河不是目的,参观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战场才是重点。</h3><h3> 1973年8月埃军成功越过苏伊士运河突破了以军的巴列夫防线,成为历次中东战争最值得埃及人自豪的一次胜利。虽然最后战局被扭转并在联合国调停下停战结束,但这个昔日的战场仍成为埃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进入西奈,明显人烟稀少,周围是戈壁荒漠,果然是打群架的好地方。</h3><h3> &nbsp;在沙漠的某高地,埃及政府将巴列夫防线当时以军的一个地下指挥所及周围战场辟为战争纪念地。</h3><h3> 折戟沉沙铁未销。烈日下,老虎导游带着我们参观以军修筑的掩体、坑道、铁丝网及被击毁的装甲车、坦克等装备,一派丢盔弃甲的场面。一间只有课室大小的演播室,播放那次战争的宣传片。虽然没有了硝烟,但还是能感受到战争迸发的荷尔蒙气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四次中东战争战场旧址</span></h3> <h3>  我对那场战争知之甚少,几乎是谁说什么就是什么,因此老虎导游很愿意为我们做知识扫盲。</h3><h3>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军突破巴列夫防线后,一举夺回了西奈半岛。"老虎导游神采飞扬地说。</h3><h3> 我问:"西奈半岛不是后来靠和平谈判要回来的吗?"</h3><h3> 答:"因为在那场战争中,我们活捉了沙龙,作为答应西奈半岛的交换条件,才悄悄把他放回去了,才有后来的谈判结果。"</h3><h3> 沙龙,当时以军的一个装甲部队的师长,在以军战局最危机的时刻,带领部队冒死穿插强占了苏伊士运河渡口,切断了埃军前线部队的退路,对埃军形成包围,并对开罗形成攻击态势,一举扭转战争局面,是以军的战争英雄。后来成为以色列国防部长和总理。</h3><h3> 我很惊讶:"这个没听说过,不可能。"</h3><h3> 老虎导游一脸严肃:"我们有证据的。"然后四下看了看,倾过身子在我耳边说:"抓到沙龙后,对他做了全面身体检查,发现他只有一颗蛋蛋。"</h3><h3> 这么重要的个人私隐都被掌握,应该不会有假吧?然而我脑子还是毫无缘由地冒出"扯蛋"两字。我想老虎的中文还没到懂得"扯蛋"意思的水平,但也太能扯了。听过别人扯蛋,但还是第一次听到把蛋给扯没了,而且是以军战争英雄沙龙的蛋。</h3><h3> 在刘亚洲将军《恶魔导演的战争》的笔下,沙龙是一个好战、勇猛、果敢、坚毅的、荷尔蒙爆棚的职业军人。这样的人应该有三个蛋而不是一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友善的埃及学生</span></h3> <h3>  其实争论那场战争谁胜谁负已没意义。埃及要的是土地,它得到了;以色列要的是和平,现在也得到了。这就是双赢。</h3><h3> 在演播厅碰到一群女学生,这是在埃及碰到的最友好的当地人。通常是我们找当地人合影,这次是她们主动要求用她们的相机跟我们合影。笑容灿烂的孩子们心灵还是最美善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十二)</h3><h3> 早上先参观埃及博物馆,午饭后才游览吉萨金字塔。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太阳开始西斜,能在西边最好的地点顺着光线将四座金字塔一收镜框。</h3><h3> 可惜我们到达这天天公不作美,雾霾蔽日,天色昏暗,金字塔周遭苍茫一片,难道这就是古人"念天地之悠悠"的意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金字塔</span></h3> <h3>  金字塔并不华丽,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是用230万块巨石用最简单合理的方式堆砌成最坚固的锥体建筑,历经几千年沧桑依然屹立于世。有时候简单即是永恒。</h3><h3> 你能看见金字塔的伟大,却未必知道它的神秘,据说它有许多超自然的奇异现象无法解释。比如导游说,有人做过实验在金字塔里面放块新鲜牛肉,三年不会变质。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弄个大活人进去住个三年五载的?果真如此,多少人翘首以待的生命保鲜"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将不再是广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金字塔</span></h3> <h3>  金字塔从诞生的那天起,就看着每天的太阳升起,看着这世界在面前走过,看着无数个我们来到跟前。</h3><h3> 埃及人说,人类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金字塔就是不老的奇迹。多少人梦寐以求想爬进这金字塔以得永生。</h3><h3> 今天,我也等到了金字塔,站在金字塔旁一起倾听时间飞过的声音,但我知道在时间的洪流里,注定爬不进金字塔,归属早已安排,人生跋涉,终究鬓发沧桑。宇宙时空,刹那光阴,能与金字塔相遇就心满意足了。</h3><h3> 金字塔依然驻守在这苍茫大地之中,我们则哪里来回到哪里去。</h3><h3> 再见,金字塔!</h3><h3>【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