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过西藏,用境头记录下那山那水、那人那事,极地生活无不令人魂牵梦绕……</h3><h3>一、拉萨</h3><h3>拉萨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h3> <h3>大昭寺香火旺盛</h3> <h3>圣洁的纳木错</h3> <h3>湖水碧蓝</h3> <h3>余辉下的合掌石</h3> <h3> 传说纳木措曾是一位仙女,因违天律而下凡和念青唐古拉山结为伉俪相亲相爱,各自化为圣湖和雪山相守相望........。</h3> <h3>念青唐古拉山</h3> <h3>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h3> <h3>虔诚者络绎不绝献给神山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h3> <h3>浩渺的仙湖一角</h3> <h3>这是30年前,用黑白胶卷相机从大昭寺金顶拍的布宫。</h3> <h3>来自牧区的藏族妇女在八廓街购物。</h3> <h3>财神湖一一思金拉措,前山形似金银元宝。去年5月初,湖面还冻结有薄冰,像镜面一样。</h3> <h3>静美思金拉措</h3> <h3>拉萨市区一街景。</h3> <h3>虔诚的老阿妈在叩长头。</h3> <h3>二、山南</h3><h3>山南桑耶寺是西藏佛、法、圣具全最早的一座寺院。</h3> <h3>羊宗雍湖美若天仙</h3> <h3>羊湖在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h3> <h3>雍布拉康是西藏第一座宫殿。</h3> <h3>珍藏在昌珠寺镇寺之宝的西藏珍贵文物《珍珠观音菩萨憩室图》珍珠唐卡,是一件世界罕见的珍宝。这幅用珍珠串起成线条绘出的“观世音菩萨憩息图”(坚期木厄额松像),是元末明初的西藏帕莫竹巴王朝时期,由当时的乃东王的王后出资制成的。</h3> <h3>拉姆拉措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天女之魂湖”,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景。据说可以从湖水的倒影中看到自己的未来。每当寻访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之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而且每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据说朝拜此湖的有缘之人还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圣湖能呈现每一个去朝拜、神湖的人未来的命运,西藏历代达赖喇嘛和班禅的转世灵童,都是通过观圣湖所现的异象确定寻访的方向和原则的,而且该湖也是无数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运的宝镜。</h3> <h3>西藏牧区妇女美发式样</h3> <h3>桑耶寺院墙上的白塔装饰</h3> <h3>路过羊湖,车拍茫然前景。</h3> <h3>三、日喀则</h3><h3>西藏第二大城市,珠峰就屹立于此,摄于1989年。</h3> <h3>日喀则扎西伦布寺每年藏历5月15日连续三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展佛仪式活动,将过去佛(无量光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强巴佛)这三幅刺绣的巨幅佛像展挂在高32米的展佛台上,僧众和信教百姓顶礼膜拜,围着转经,敬献哈达。(摄于1987年)</h3> <h3>路遇牧区美少女</h3> <h3>小喇嘛的过去、现在、未来!摄于1987年</h3> <h3>虔诚膜拜的老阿爸</h3> <h3>纯朴的后藏牧女</h3> <h3>看藏戏的僧人们</h3> <h3>雅鲁藏布江中,三姐坐在牛皮筏上。</h3> <h3>雅鲁藏布江一景</h3> <h3>扎寺内白塔转经百姓。</h3> <h3>去日喀则途中一景</h3> <h3>二牛台杠,数千年的耕地形式,已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活化石。</h3> <h3>上世纪80年代末,西藏遭到了间隔50年一遇的雪灾,广袤的后藏均被无情的大雪覆盖,农牧区生畜无草可寻,牛羊们饥饿得相互啃食对方身上的皮毛。图为抗雪灾去吉隆县途中所拍。</h3> <h3>吉隆县吉隆镇一景,摄于1989年</h3> <h3>萨迦寺,摄于1989年</h3> <h3>江孜白居寺,拍于1999年。</h3> <h3>江孜英雄城的汉子们,摄于1986年6月1日</h3> <h3>定日县晒太阳的老人,摄于1990年。</h3> <h3>夏鲁寺门僧正晒花呢,摄于1986年。</h3> <h3>四、那曲</h3><h3>那曲又叫黑河,海拔4500米。</h3> <h3>唐古拉山口 海拔5231米。</h3> <h3>真正的雪域高原</h3> <h3>途遇骑游者</h3> <h3>青藏线上铁路桥</h3> <h3>这是净化心灵的地方</h3> <h3>天地相连</h3> <h3>车拍</h3> <h3>高原生灵</h3> <h3>青藏铁路线</h3> <h3>藏北无人区</h3> <h3>安多</h3> <h3>五、林芝</h3><h3>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又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世界第三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h3><h3>巴松措,摄于2006年</h3> <h3>海拨7782米的著名雪山一一南迦巴瓦,腑视着林拉高速的兴建、提升。</h3> <h3>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h3> <h3>尼洋河畔清风爽。</h3> <h3>318国道上,曾经的通麦天险,今天已变为坦途。记得70年代初,身边有许多同龄人放弃在校就读的机会,前往通麦、扎木筑路。</h3><h3>此次路过,还正巧碰到一位70年代的同学,他虽已退休,但又反聘,仍在为通麦路段效力。据了解,通麦20余公里、4洞两桥投资5亿多,历时4年,正值2016年5月我路过时竣工交路,好运气哈。</h3> <h3>白云深处有人家,墨脱县民居。</h3> <h3>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此为果果堂雅鲁藏布江大拐弯。</h3> <h3>六、昌都</h3><h3>昌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所辖七个地区(地级市)之一,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又称为藏东明珠。</h3><div><br></div> <h3>洛隆县一村庄</h3> <h3>边巴县三色湖景区是西藏至今为止暂未遭到环境污染破坏的自然景区之一。湖色呈现三种:黄湖、白湖、黑湖,传说为格萨尔王的三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湖水不竭,将军不亡。湖边微波荡漾。三色湖清澈见底,人在湖边走,鱼在水边游,和谐生态,仙境一般。</h3> <h3>生态的洛隆卓玛郎措</h3> <h3>湖水荡漾</h3> <h3>仿佛水波被风儿掀起,推动波浪在草坪上徐徐前移,湖水即将浪到你鞋底。</h3> <h3>湖中有岛</h3> <h3>乖乖女也读高中了 (拍于2012年)</h3> <h3>沿途风景,美不胜收。</h3> <h3>然乌湖初秋如画</h3> <h3>业拉山观景台,2014年9月17日路过山顶时正在修建,2016年5月初再次路过山顶已有游客在上观景了。</h3> <h3>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昌都芒康县盐井)。</h3> <h3>72倒拐,已成为交大教材的精典范本。也是318国道的一道靓丽风景线。</h3> <h3>昌都强巴林寺上早课的"咕勋"。</h3> <h3>远眺朱古寺。1950年10月昌都战役中,昌都总督阿沛·阿旺晋美率部在此归顺起义。</h3> <h3>扎渠、昂渠汇合处,此便是澜沧江的起源。</h3> <h3>云雾中的雪山</h3> <h3>应龙巴冰川,偶遇中国科学院科考人员。茫茫冰川之上,就我俩人上到了这里,雨加雪针尖一样刺着脸颊。</h3> <h3>七、阿里</h3><h3>阿里俗称为高原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h3><h3>古格王朝遗址</h3> <h3>岗仁波齐神山,佛教界排名第一位神山。</h3> <h3>玛旁雍措与岗仁波齐相伴相守</h3> <h3>岗底斯山系风光这边独好!</h3> <h3>极地独特风光,仰望高原神灵。</h3> <h3>土林神奇风貌</h3> <h3> 西藏阿里土林,<<藏地密码>>神秘世界,深临其境,幻象万千,象雄王国的文明、古格王朝的辉煌,仿佛回荡着久远奇妙的故事,皆凝固在山川河流气宇之间……</h3> <h3>哦,这高原风光,天地相连。</h3> <h3>千斤户口上的出生地一一西藏,她为此而自豪。</h3> <h3>多姿的札达象泉河</h3> <h3>余辉应照,经幡飘飘</h3> <h3>上苍眷顾,路遇彩虹。</h3> <h3>车拍一景</h3> <h3>札达县托林寺千年壁画</h3> <h3>托林寺是古格王国兴建的第一座寺庙。</h3> <h3>岗仁波齐神山,佛教界的世界中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