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范谈(四)摄影的真真假假

John Fan 范朝亮

<h3>【摄影范坛】专栏发表以来反映强烈,引发了很多讨论。无论你对其中的观点是同意还是反对,在这里我一并表示感谢。今天我们再探讨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很多摄影论坛之中常常为一张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出言不逊。那么就谈谈一张摄影作品怎样算是真怎样算是假。</h3><h3><br /></h3><h3><b>1. 什么是真实的标准?</b></h3><h3><br /></h3><h3>既谈真实,先要问什么是真实的标准。这好像是个低级的问题。当然是以人眼的视觉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发现答案并非那么简单。</h3><h3><br /></h3><h3>光线经过眼睛,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人所看见的图像。这视网膜却是个神物,是个很了不起的传感器。它的静态宽容度大概只有10档,连今天最低档的数码相机都不如。但是人眼不断在扫描,并在扫描的同时根据外界的明暗调整瞳孔,并且根据物体的远近调整聚焦点。经过动态调整的人眼,视觉宽容度可以高达24档,远远超过任何现代相机的传感器。而且前景直到无穷远完全清晰,没有哪个光学镜头能做到。这还不够,人眼能够分辨一千万种颜色。今天的任何相机和镜头的组合要真正地记录人眼所看见的"真实"画面,必须经过包围曝光,景深合成等后期合成手段。后期合成?那不是作假吗?</h3><h3><br /></h3><h3>人眼所看见的画面就绝对"真实"吗? 人的视网膜只有中间1.5毫米直径的"中央窝"是高像素的传感器,周边部分离中心越远分辨率就越低,而且近乎色盲。最高分辨率的视野只有一度左右。 要看清一个画面,人眼会不自觉地转动,用中央窝来记录一张张小图,再经过大脑的后处理拼成一个大图。 存入脑海的图像,早已不是人眼里的原始状态了。 在我的近著【理性的灵动】中详细介绍了苏联心理学家Alfred Yarbus关于视线轨迹与主观意识的研究。人所看见的图像其实是大脑的产物,而不是光学成像那么简单。</h3><h3><br /></h3> <h3>这是我在非洲拍摄的一个狮群。它们在清晨逆着阳光直接向我们的吉普车走来。如果是单张成像必定是天空过曝或者地面一片漆黑。我采用包围曝光的方法拍摄,后期使用亮度蒙版使得天空不过曝,地面有细节。这样的摄影第一眼印象是超自然,超现实。但我们仔细考究一下:在这样大光比的场景下,我们的视觉里的天空是不是也是没有过曝,地面是不是也是有细节?人眼和大脑在使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一幅图像。这样类似的摄影手段是假还是真?</h3><h3><br /></h3><h3><b></b></h3><h3><b>2. 什么是摄影真实的标准?</b></h3><h3><b><br /></b></h3><h3>既然人眼的视觉不是绝对真实的,为什么现在的摄影作品我觉得假假的?这个问题的潜在假设是以前的摄影作品我觉得真。那么我们再看看一百几十年的银盐成像技术,一张胶片摄影是不是真实的。</h3><h3><br /></h3> <h3>这叫H-D (Hurter–Driffield)曲线,或者叫曝光特性曲线,当年大学初级物理实验课题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胶片明暗度和曝光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胶片的暗部和亮部对光线的敏感度变化会越来越小,呈S-形曲线。而数码传感器对曝光量的反应则是线性的。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曝光特性曲线呢? 是线性还是S形曲线? 用什么做评价真实性的标准呢? 人眼吗?人眼在不断动态调节,什么是它的曝光特性曲线? 数码后期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拉曲线。在Photoshop里将亮度曲线由直线拉成S-形来增加反差。你是说通过后期手段来模拟胶片的亮度曲线?这是做假还是归真?</h3><h3><br /></h3><h3>其实胶片成像是"假",数码成像是"假",人眼成像也是"假",一切的影像都无法脱离主观意识。正确的问题应该是怎样的摄影作品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一百几十年的胶片摄影作品已经家喻户晓,潜意识地成为视觉习惯。但是习惯的并不代表真实的,况且视觉习惯也是与时俱进的。</h3><h3><br /></h3> <h3>我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山区遇见罕见的朝霞,天地间一片通红,令人难以置信。为了让这张作品更接近视觉习惯,免得落下后期饱和度调节过度的嫌疑,我后期反而悄悄地降低了色彩饱和度。这样的处理是更真了还是更假了?</h3><h3><br /></h3><h3><b>3. 零后期?</b></h3><h3><br /></h3><h3>常常听到这种高论:我的摄影用胶片是零后期,用数码也是零后期,绝对真实。我们来谈谈零后期。</h3><h3><br /></h3><h3>数码时代,如果用raw的模式,没有后期根本无法出图。零后期是天方夜谭。那么用jpeg能不能做到零后期?其实相机直接记录的不是jpeg。 它只不过是相机经过内部软件自动进行后期处理而产生了jpeg。 如果用尼康,佳能,索尼的相机同时对同一场景用同样参数拍一张,我们会看到jpeg图像大大地不同。 甚至同一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固件的相机都会显示出不同。</h3><h3><br /></h3><h3>所谓零后期其实只是摄影者把后期的责任转交给了机器。数码时代不少摄影师拍完片子请人做后期,把后期的责任更是转交给了别人。自己不参与后期不等于零后期。</h3><h3><br /></h3><h3>数码时代不可能零后期。胶片时代是不是就零后期?胶片时代的摄影师都有一套自己的暗房技术,从显影液和定影液的选择,到温度和时间的设定,更不用说多重曝光,遮挡减光等局部调节的手段。亚当斯的一套暗房技术直接影响到今天数码后期的发展。对大多数摄影者而言,他们拍完胶片送去店里冲洗,把暗房处理交付给了别人,造成了零后期的假象。</h3><h3><br /></h3><h3>其实胶片摄影对客观场景的改变并不局限于暗房后期,在拍摄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各种型号的胶片所显示的色彩,反差,感光度和颗粒感都不尽相同,甚至胶卷保存的温度和期限都会对图像有很大影响。</h3><h3><br /></h3><h3><b>4. 后期的尺度</b></h3><h3><br /></h3><h3>既然没有零后期,多少后期才算恰当呢? 我这里把后期分为三个程度:</h3><h3><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亮度和锐度的处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移花接木,改变现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超现实的电脑作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h3>对亮度,反差和锐度的调整每个摄影师都应该做,不做的应该去学,零后期不应该成为不学后期的借口。这类后期争议比较小。根据自己的视觉习惯和创作目的调整亮度,改变反差。这些调整今天可以做得非常复杂,它们虽是摄影师的创作手段,更多的却是为了突破传感器宽容度不如人眼的无奈之举。用多张图片进行后期景深合成是为了突破光学镜头景深的限制而追求人眼能达到的超景深。锐度的调整也是为了克服数码传感器对高反差边缘区造成的模糊。任何技术手段的运用都会有过度之处,不能因为手段使用过度而否定手段的本身。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人用画笔去涂鸦而否定画笔的作用一样。</h3><h3><br /></h3><h3>移花接木,改变现实的后期争议最大。从清除一根杂草到翻江倒海都有摄影师在做。什么是尺度?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尺度,但是真正的尺度其实在读者而不在作者。后期的过度与否由读者衡量。只要被接受就是合理,否则就是过度,因为这理本身就是读者定的。 一个人的过度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恰到好处,一个人的恰到好处又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味同嚼蜡。再说读者的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印象派刚刚出现时属于不合理,被大众接受之后便被视为先驱。 </h3><h3><br /></h3><h3>我个人并不赞同后期改变画面主要元素的形状,位置和色彩,摄影毕竟是起源于现实的创作手段。但是我自己认可的为什么要求别人遵循,自己反感的又何必要别人一同厌弃呢?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捍卫你表达自己的权利才是我们对后期应有的态度。</h3><h3><br /></h3><h3>艺术摄影走到极端便是超现实,电脑作画般的后期。后期这时既然等同于画家的画笔,我们有何权利要求一个画家一定要使用什么手法呢?他的最终作品与其他任何作品一样,会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h3><h3><br /></h3><h3><b>5. 摄影是主观的</b></h3><h3><br /></h3><h3>视觉是主观的,摄影也是主观的。我们看见大脑想要我们看见的东西,拍摄大脑想要我们拍摄的景物。最客观的摄影是安全系统的摄像头。尽管如此,摄像头的位置仍然是主观意识的选择。新闻摄影对真实性要求极高,但是新闻摄影师仍然对视角和画面不断地在做主观的选择以达到自己主观的目的。既然如此,要求其他所有摄影都同新闻摄影一样就像要求每个雕塑都像真人一样荒唐。这种把摄影手段和摄影目的混为一谈的说法一如既往地误导着每一个摄影的初学者。一幅风光,自然或人文作品毫无例外地带着摄影者自己的情绪和故事,将它们真实地表现出来,再真实地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这便是我们摄影的真实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摄影形式上的真真假假。</h3><h3><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h3><h3><br /></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dacxj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摄影范谈】专栏目录</a><h3> <h3>范朝亮,英文名John Fan,旅美自然风光摄影师。作品在国际摄影界屡获殊荣, 频繁发表在国内外出版物,在多个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被多家图片社收藏。他同时又是国际顶级在线摄影艺术画廊1x.com的策展人,以及世界顶尖摄影创作团队 - 四光圈成员。他的新著《理性的灵动》于2017年元旦出版,他的全部摄影作品收集在其个人网站:</h3><h3><a href="http://johnfanphotography.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JohnFanPhotography.com</a><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范朝亮著作【摄影范谈集】三周改变你的摄影观。</h3> <h3>范朝亮新著【理性的灵动 - 大自然的摄影语言】叙述作者在摄影作品背后理性的思考和灵性的感知,入选2017年1月百道好书榜。</h3><h3><a href="http://item.m.jd.com/product/12094024.html?sid=9417af35a9ba0992ae710c86b87e1642"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理性的灵动】京东购书链接</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