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豆腐酿制过程

梦蝶

<h3>酿豆腐是客家人逢年过节的主菜之一,豆腐鲜嫩滑润,口味鲜美。</h3> <h3> 客家酿豆腐是一道经典的客家名菜,制作简单,主要由豆腐,猪肉,配合各种食材,调料烹制而成,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客家待客的经典之菜,非常受人欢迎!</h3> <h3>食材普通,做法简单易懂。</h3><div>精选黄豆要先泡、泡好之后用电磨进行研磨。黄豆头一天就开始渗泡,要泡12个小时。</div> <h3>现代磨豆腐的主角是电磨,插上电,很快就磨出豆浆,省时省力。研磨过程中要不断的加水,去稀释豆浆的浓度。一般是要磨两遍。 </h3> <h3>磨好的黄豆白色原浆,都盛好放到桶里,一口大锅里烧好开水,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原浆里面。</h3> <h3>将表面多余的泡汤清理掉</h3> <h3>豆浆全部磨出来,就该晃豆浆了。</h3><h3>自制作的竹器过滤箩筐,盖上纱布, 就是一个环保实用的过滤器了。</h3> <h3>把加了水的原浆舀到白纱布里,滤掉豆渣,使劲挤出里面的豆浆。到了锅里的就是原豆浆,纱布里的豆渣可以用来蒸渣窝窝头吃,看你喜欢。</h3> <h3>滤下去的是纯生豆浆,滤不下去的是豆渣。</h3> <h3>现在生活水平好,豆渣一舨不用来吃,可以喂猪。如把豆渣炒熟,着上盐油葱姜,也是好吃的菜肴。</h3> <h3>接着的工作就是煮豆浆、点石膏、提豆筋、压千斤</h3> <h3>豆浆煮好了,用勺子盛入干净的桶里面。</h3> <h3>等豆浆煮熟后就是最主要的一步了!“点豆腐”现在最常见的就是“石膏点豆腐”但是口感粗糙、味苦!简易还是用最传统的“卤水点豆腐”豆腐细腻、白嫩不宜碎,口感好。</h3> <h3>把“卤水”分批次点进豆浆里,另一只手要不停推动豆浆,形成凝固的豆花。这个卤水的份量也是看师傅手艺的关键,多了豆腐会变老变硬,口感不好,点的嫩了也不好吃,到最后卤水都是一丁点一丁点的加,只要看到豆汤一变清就马上停止加入卤水了,点了卤水的豆花有特别的香气。这就是最经典的“老豆腐”了 </h3> <h3>最后一个是出豆腐。在平整的圆台上架上笼屉,铺上豆包布。</h3> <h3>把桶内的豆花迅速舀到屉布里。</h3> <h3>用勺子整碎平整</h3> <h3>把豆包布四面裹起来,上面放一个重物加压。 40分钟后,打开豆包布,一大块嫩豆腐成功制成。</h3><div><br></div> <h3>打开豆包布,检查豆腐水份,水份太多将木框取走,盖上木盖再压一会。</h3> <h3>制作肉馅,把猪肉冬菇剁成泥状,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鸡精调和成肉馅。</h3> <h3>一大块洁白,鲜嫩,营养丰富的豆腐新鲜出炉。</h3> <h3> 将大豆腐块切成小豆腐块,用刀十字划成6cm正方形块状。</h3> <h3>酿豆腐处理,将正方形豆腐对角切成三角形,在切好的三角形豆腐上面开一个口,方便放馅。</h3> <h3>把制作好肉馅,填入到准备好豆腐中</h3> <h3>把锅预热,加油,把豆腐放入煎,将有肉馅的一面煎至变黄。</h3> <h3>新鲜出炉,原汁原味,美味可好的客家煎酿豆腐</h3> <h3>还可以制作成其他花样。</h3> <h3>再有做豆腐时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要说好听的,哈哈,逢年过节,大吉大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