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就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流的汗水,有我们的热情,有我们的奉献,也有说不出的苦难,更有多少泪水,更有多少顽强,也励炼了我们,也有多少怨和悔。这一切无法忘记,只因那里有我们的知青岁月。现在的七队找不到69年老样子了</h3> <h3>看看这些女孩都能叫出我们的名字吗上排左开始北京知青张姿,董淑琴,于斯琴,马庆凤下排左开始,张雪婷周玉华,刘忠芝,白玉香。我们各自生活在不同地方,但我们的知靑情永远把我们联在一起。</h3> <h3>铁姑娘们在用康拜音打玉米的情景,这情景让我们忆起多少日夜奋战在场院的苦与乐。</h3> <h3>7队共有乌市女知青七名,差马清风,白玉香,当年的我们还够美的,现在看来曾经的姐五个已奔七十了,仍保持着联系,仍然有着深情厚谊多么荣兴啊,。</h3> <h3>这二位小青年是何许人?他们都是蒙古人苏力德,徐静哲也是同学。从他们合影看出,他们的感情多深。</h3> <h3>他是蒙古人苏力德,帅哥一位</h3> <h3>这位也是蒙古人,当年的书生徐静哲,从他目光中看出,只要离开农场就是解放。所以他离开走出最早。</h3> <h3>王双金与杜师傅合影</h3> <h3>青春是多么让人眷恋`。上行。杨双胜,焦德顺,下行是王济国,王双金,当年是多么的靑春。</h3> <h3>09年知青40周年时回格农故地重游,在场部门前留下的合影,很珍贵,很亲切,很怀念,很多回忆。</h3> <h3>在曾经居住的女知青和统计室的房子前合的影,你看那时还真年轻呢,相见时是多么的亲啊。战友看到这张像多么的快乐呀,我从海南飞来就是想见到大家。好亲好亲。</h3> <h3>杨双胜王双金王济国八年前多帅</h3> <h3>在2oo9年下乡4o年回访农场时的相逢。</h3> <h3>韩大哥好年轻,陪春英游北京</h3> <h3>在乌市相会的,各个都很健康</h3> <h3>相聚的时刻就是亲啊</h3> <h3>游达莱湖呢,多么兴悦。</h3> <h3>这张照片是2o11年7月为我女儿婚礼而祝福时留的影。真的十分感谢你们,我记住了你们的真诚。你们的爱。</h3> <h3>小老弟焦德顺到满洲里与格农战友喜相逢</h3> <h3>记住你们的爱,你们的:最真诚的关怀。我爱你们七队的战友</h3> <h3>多么惬意</h3> <h3>就是亲,纯纯的,真真的知青情。巧遇雪婷,陈恒明在满里。</h3> <h3>小孟,中华,雪婷在公园</h3> <h3>小孟培陪雪婷的美好时刻</h3> <h3>你们俩个想什么呢?是想将来能不能回城吗</h3> <h3>孔庆杰不减当年还那么帅</h3> <h3>好休闲,看样想这些战友了,所以找到群了。</h3> <h3>李淑艳我的好姐妹,我好想你,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关爱难以忘怀。</h3> <h3>刘忠芝想起来了没有。我们在齐市留的影,看我们脸像娃娃,当年好“美呀。”那时冬天多冷看那棉裤都能立起来!</h3> <h3>七队又来了一位乌市青年高春华,那时我们先后从农工做教育工作,想起来挺有意思,现学现教,感谢那份工作逼着我们自学提高自身的能力。</h3> <h3>这张与董淑琴的留影是在家乡乌市照的,有点土气中带着洋气。</h3> <h3>春英我们在红城照相馆照的,让我姑在上海冲洗的。俩位村姑进城了。</h3> <h3>芦哥,小孟陪伴雪婷,陈恒明在满洲里的街道上叙\知青岁月。</h3> <h3>这张是一六年八月末到上海小董家留下的照片,凝聚了多年的情谊和牵挂。</h3> <h3>幸福的上诲人</h3> <h3>小董的爱人小吴,真是恩爱的一对。</h3> <h3>这是苏力德北京的一家人,二儿子在夏门。看他的笑容中告诉我们很幸福,很美满。</h3> <h3>美女孟庆荣与她爱人,经营着和美的家园。</h3> <h3>这张很珍贵,我做了孩子王,做梦也没想当孩子王,结果成了一生的职业。</h3> <h3>小董,钟玉香,李淑艳,还有我,个个向往着美好生活呢!</h3> <h3>这几位大家认认说说他们名字吧。刘成宝,孔庆杰,许伟国,韩明武,杜师傅,江开记</h3> <h3>三位好体格,打球不懂规则,但敢抢球。于,张,常虹</h3> <h3>陈恒明和钟华生活得愜意,虽有白发但不减当年的英俊,还那么帅。</h3> <h3>陈恒明的四口之家。</h3> <h3>陈恒明的一家三代人,一看就幸福美满。</h3> <h3>再握手是那样亲切,那么熟悉,那么情深意长!</h3> <h3>去割谷子去,接受再教育。</h3> <h3>风雨同舟的姐妹们。真的好想你们。</h3> <h3>组合照的每位战友你们好,我们的青春就是这样天真无邪。青春无悔吗?无法回答。<br> 今日看组合图中有三位已永远的安息了!活着的且行且珍惜呀!</h3> <h3>春英的爱情是甜蜜的。</h3> <h3>美女嫁帅哥,生活多美,多甜。</h3> <h3>刘忠芝,董明善,女儿女婿在青岛观光旅游,他们生活在包头市,从照片中看到了他们生活的美好。</h3> <h3>看,双金幸福的家庭,祖孙三代,是知识分子长庭,书香门第了呗!</h3> <h3>她叫张玉霞是天津知青到七队的,人很有才,字写得特有笔峰,也是很有情有意的人。</h3> <h3>玉霞好想你,你从天津给我买的包包,五彩线,还有一双鞋~~让我回忆温暖如初。</h3> <h3>夏玉兰也是天津知青,工作队到七队的我们相处的很好。</h3> <h3>这俩位是天津知青,他们成家在七队,我教学从这俩位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真的很感激他们无私的帮助。</h3> <h3>赵志荣,窦志勇,二位天津知青,从七队调入场部作,每次去场部吃住全包,那盛情怎能忘怀?因我们是知青。</h3> <h3>谁都没想到我们能在北京居住,过上都市生活,更没想到我们三个有缘在北京相聚。在韩明武大哥家!</h3> <h3>韩明武那时七队最有文化知识的一位,在职工大会上为大家解读“纲举目张",我们老佩服了,左一美女是嫂夫人,见过一次,善解人意,孝敬老母,好嫂子。</h3> <h3>我和我的老伴</h3> <h3>在青海察卡盐湖,亚洲第一盐湖面留影,神奇的地方!</h3> <h3>在美国自由女神像前自拍的乘船经由!</h3> <h3>雪婷一家人的幸福时刻。看到双胜康复,好高兴,祝福你们安康快乐永恒。</h3> <h3>这是苏力德家,我女儿家离他们家很近,在老苏家吃自制面包,喝茶呢</h3> <h3>七队的美女们在那片杨树林前留的影,让人回忆好多。思念也很多。有当地的,有天津的,有乌市的,有阿里河的。无论是哪的人都很和谐,都很关爱。</h3> <h3>这三位举杯庆相聚。她们是七队的李枫,庞道远,张春英在乌市小菜馆饮酒忆当年知青岁月。</h3> <h3>一七年五月玉香到北京,我给他们一家接风洗:尘的场面</h3> <h3>这张是玉香出院我们去看她时的情景,万没想到2017年5月16日见面。5月19日就永远的走了。</h3> <h3>17号在我家韩哥来看望玉香时的情景</h3> <h3>雪婷来到满里的相逢时刻,正好陈恒明夫妇也去满里了,多么`渴望的场面</h3> <h3>在满洲里国门,雪婷,中华合影留念!</h3> <h3>相逢的日子很甜,满里的战友的真情凡到过满里人是深有体会的</h3> <h3>国门下写着你们四人的故事。爱国之情把你们四人紧相连。</h3> <h3>在阵子学豪宅中与雪婷,钟华,陈恒明芦大哥相会</h3> <h3>孟庆荣百忙中安排七队战友吃火锅,芦哥茅台酒让人回味无穷,逢知已千杯少。火锅祝愿着战友们日子越过越红火。</h3> <h3>俩位仍那么漂亮啊!</h3> <h3>当年的帅哥们已变成白发帅哥了不减当年。</h3> <h3>明战友,雪婷到满里相聚的时刻也是知青48年后的相逢。情深意切 </h3> <h3>老哥三见面已是48年后,</h3> <h3>俩位,庆荣,你和子学嫂好漂漂啊</h3> <h3>许焕琴回故里与庆荣等乡友多年后相会了,此情此景令人回味。</h3> <h3>乡友焕琴,子学举杯庆贺,相会在火锅城。感谢焕琴的盛情。</h3> <h3>下乡35年时回农场省亲返回途中,经齐市时寻觅到战友双金,他热情款待我们并送我们到齐市火车站。那亲切,真挚只有出自荒友情。</h3> <h3>满洲里的人就是热情好客!</h3> <h3>陈子学夫妇二人美呀…美呀</h3> <h3>看到你们真的是风华正茂啊,孙玉学来七队照的吗</h3> <h3>比下乡时美极了,帅呆了,后面是周玉华,男的是谁?庆杰吗</h3> <h3>芦哥就是会关心</h3> <h3>17,18岁时的我们三真的好和善,那时证明我们三的面相就是个善良的女子,现在证实了本性。</h3> <h3>分别太久了敬群,孟庆荣,芦哥,子学,48年后近半个世纪了,分别是青春少华,相见时近70岁的老知青,怎能不兴奋,感谢小孟创设了这相逢的幸福。</h3> <h3>咱七队的兄妹敬群,庆荣</h3> <h3>认真听着</h3> <h3>干杯战友所有情全在酒里。</h3> <h3>在北京天安门前我们来了:马清凤,刘敬群,于斯琴五十年了知青岁月的战友,我们的心中永远都记着那份知青情,脑海中都记着格农七队的日日夜夜…</h3> <h3>吃啊,多吃,高兴得不动快了。</h3> <h3>清凤当年我们好困惑清凤感言:看到战友发来相册,心情一下子回到了五十年前,简单的一个五十年数字,承载了我们知青多少坎坷,多少跛折的生活经历,情不自禁热泪盈框,但是,我们应该庆兴,经历了这场史无前列轰动世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这种经历恰恰历练了我们这一批当代青年的毅志力,适应能力极强! 使我们可以说是百练成钢。 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被称为是"知青"!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 因为我们经历过"知青"岁月,我们才有这千载难逢的"五十年"再聚首! 祝福我们这些健在的“知青"兄弟姐妹们吧!我们都是幸运儿!?是啊,马清凤半个世纪了,不Kan回首有幸我们在天安门前相逢了,拥抱那刹那五味俱全。</h3> <h3>战友们好,我们十分直白的相互聊,相互了解分别多年的故事,我们分别太久了,时代造就了我们无论在哪都能生根发芽,我们抗争命运的不公,打拼创建生活,今日步入老年,我们寻觅着老战友情,畅谈着我们的过去,现在,有时特怀旧,因我们有刻苦铭心的知青岁月,不知不觉地常忆起在七队的各式各样的劳动场景,苦乐年华因而特期待着相逢。[握手][握手][握手][OK][OK]一</h3> <h3>即兴找到一些旧照和新照做了知青岁月的相册,愿我们的友谊永恒,愿我们的真心牵挂永恒!</h3> <h3>在海滨小城龙口我在德顺老弟家,孩子们,弟妹那份盛情如同回到家的感觉,每每想起都特感动。</h3> <h3>德顺老弟见到我,我们在龙口合影,这份知青情是最真挚而纯朴的。</h3> <h3>这相逢场面我特有亲切感,而且感激忆起乌兰浩特的春英,玉华双胜,李枫,雪婷,忠芝,满里:芦哥,子学,庆杰,庆荣,在齐市双金,在长春,海口徐静哲,在海拉尔苏力德,在上海,董淑琴,在龙口,焦德顺,在北京韩明武,老苏,清凤,孔庆杰,静群我们,看看这些地方我都与你们相逢过,那份热情,真诚,真的就是知青间的厚重的友谊,每每想起温馨得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