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美丽的锦江之夜

梵净祥云

<h3> 在贵州的东部,武陵山脉之巅,梵净山下,有座美丽的明珠之城一一铜仁市。在其主城区(碧江区、万山区),有一条美丽的江水穿城而过。这条江就叫锦江。铜仁的风景美丽,就在于有这样一条江绕城而过,它犹如一条绿色彩带缠绕在城市的腰上。两岸风景秀丽,青翠碧绿,江边小公园如翡翠般点缀在两岸,江面上不时有些小渔船在撒网捕鱼,江两边的林荫步道(部分为栈道)倚江而向前延伸,人行其间心旷神贻。美极了!凡外地人初次来铜仁,无不对铜仁的美景啧啧称赞,有人把铜仁锦江称之为小漓江。铜仁锦江真的可与漓江比美!</h3> 锦江的美景,不仅白天美,夜间也很美。我认为锦江夜景之美超过了南京的秦淮河夜景。下面我把平时拍摄的部分锦江夜景之照,添加简要的文字说明,汇集成篇,供大家分享!篇中所有照片均为手机拍摄。<br />    <br /><br />   <br /> <h3> 西门桥头。远处的高楼是蓝波湾商住楼,也就是铜仁人说的北门口位置。这西门桥是铜仁的第二座桥,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早只有两车道,后来进行了翻建。现为双向六车道。这是位于城中心最繁忙的一座桥,无论人、车都是流量最大的。</h3> <h3>在西门桥老码头拍摄的西门桥夜景。</h3> <h3>西门桥夜景,桥头左边就是锦江广场,我家就在照片中的高楼之中。</h3> <h3>远眺西门桥</h3> <h3>西门桥远景。片中高楼为锦江宾馆(原铜仁地委招待所)。</h3> <h3>  兴市桥远景。</h3><h3> 兴市桥。这个地方原来沒有桥,它的东头是原铜仁县(现为碧江区)政府旧址,西边是铜仁老汽车站。如果要过河,必须绕行西门桥才行,要多走两三华里的路。后来为了百姓出行方便,政府便先在这里修了一座人行钢筋混凝土桥。再后来,随着铜仁的经济发展及旅游的兴起,又在人行桥的基础之上,改建成了现在类似风雨桥样的景观桥梁。它现在可是铜仁城内的一大景点,并且是百姓休闲的好地方。</h3> <br /><br /> <h3> 兴市轿侧下方拍摄,对面高楼就是曾经的铜仁第一高楼梵宇大酒店,现改名为温州大酒店。即使在晚上,也能看清碧绿的江水。</h3> <h3> 远眺兴市桥。照片的右边就是人们早晚健身锻炼的河边小公园。</h3> <h3> 兴市桥近景。显得金壁辉煌。</h3> <h3> 水上一座桥,水中一座桥。二桥相会。</h3> <h3> 桥头到影,漂亮极了!</h3> <h3> 兴市桥全景,看上去就是一座金色铸就的桥梁。</h3> <h3> 远观兴市桥。</h3> <h3> 連接桥头的河边长廊。</h3> <h3> 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兴市桥下的长廊。非常漂亮的水中倒影!</h3> <h3> 桥的东头。那隐约可见的楼房的位置,就是原铜仁县委县政府位置。</h3> <h3> 桥上金壁辉煌,水面色彩斑斓,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水面的多彩之色,是一艘游船过后的波浪之所为。</h3> <h3> 乘船夜游锦江。深黑色的江面更衬托出两岸的夜景之美。游船之后的彩色波浪,似一羽五彩的燕尾。</h3><h3><br /></h3><h3><br /></h3><br /> <h3> 夜游锦江,陶醉于夜景之中。在船上观看沿江夜景,有在岸上得不到的收获!</h3> <h3> 江边人行步道。这样的人行步道加栈道連接,总长度有二十多华里。原来这些地方都是烂泥杂草丛生的地方,现经过打造,成了铜仁百姓健身休闲的最佳场所。由于离水面很近,所以当地百姓的健身休闲实际就是一种亲水运动。倍儿爽!</h3><h3> 上面这幅摄于西门桥头靠大十字一侧。 </h3> <h3> 西门桥下的桥洞走廊,两边挂满了铜仁的老照片,很有文化内涵。凡四十岁以上的铜仁人经过此地,都会回忆起铜仁的往事与旧景。外地人看了,也会赞美铜仁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h3> <h3> 原铜仁公安处下面江边步道。图中有一人背影,熟悉我的人,应该也熟悉这个背影吧!</h3> <h3> 兴市桥下的桥洞,显得富丽唐皇,宛如宫殿之门一般。</h3> <h3> 兴市桥下江边长廊内部,显得豪华,古色古香,它的一头就连接上图的桥洞。</h3> <h3> 摄于兴市桥下长廊之头。那亭子就是长廊的入口。</h3> <h3>摄于金滩桥头供电局一侧。</h3> <h3> 半岛豪苑对面。</h3> <h3>原铜仁学附近江边步道。</h3> <h3>在西门桥上拍摄蓝波湾。墨黑的夜空下,衬托出一幅色彩多姿的图画!</h3> <h3>在兴市桥头的观景台向三江公园方向摄景。</h3> <h3>漂亮的水中到影。</h3> <h3> 那高楼为锦江宾馆,图中下方树荫掩映的地方是河滨公园,那里是中老年人舞蹈健身、棋牌娱乐的乐园。</h3> <h3>福霖大厦与蓝波湾。</h3> <h3> 对面是铜仁原柑子园,也就是现在铜汽车总站附近。</h3> <h3> 锦江国际大厦。</h3> <h3> 铜岩,矗立于三江交汇的中心。在这里,又要说一说锦江。锦江在进入铜仁主城区之前,有两条支流,分别发源于江口和松桃,两条支流从不同方向流入铜仁主城,在铜岩处交汇形成一条大锦江,再继续向湖南奔去,并汇入沅江,入洞庭湖,并由洞庭湖入长江,奔向海洋。这样在铜岩处就形成三江交汇的风景。这里是铜仁的水利风景区。旁边的公园因此取名“三江公园”。在公园内有一篇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说铜仁》,说得真好,值得一读。对了解铜仁很有帮助。</h3> 关于铜岩名称的由来,相传很久以前,有渔民打渔,在岩下捞起一尊铜人,因此得此名称。这也许和铜仁名称也有相关吧。我沒考证。 我们小时候,锦江上还有以打渔为生的人。那时还有从事渔业生产的单位呢,叫“渔业社”。我们现在还会忆起锦江上渔舟泛影的景象。现在锦江上仍会有渔舟捕鱼,但那只是捕鱼人的一种爱好和消潜,早没人以捕鱼为生了。 这幅铜岩夜景在三江公园拍摄,远处的桥为铜仁古城到江对岸的锦江大桥。古城的对面为铜仁农业银行大楼。 <h3>三江公园观铜岩。</h3> <h3>三江公园观铜岩。照片中的桥梁为大江坪桥,上游方向即为江口方向的锦江支流,铜仁当地人称之为“大江”。对应的从松桃方向来的锦江支流称之为“小江”。</h3> <h3> 黄昏下的铜岩。在三公园对面拍摄。远处桥梁为大江坪桥,左边高楼为电信大楼,右边为一未完工的高档住宅小区。</h3> <h3>黄昏中的铜岩。</h3> <h3> 这是一座江边较为特殊的建筑一一公厕。现在好听的名字叫洗手间。原来沿江无公厕时,经常有人内急随地方便,搞得很多地方臭哄哄的。现在随着公厕的建成,基本没有了此现象。</h3> 这些公厕的修建基本是按照外形“美观化”,内部“宾馆化”的标准来建的。并且全免费,随时有环卫工打扫。干净,漂亮。到了晚上,灯光亮起,成了沿江一景。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铜仁的沿江公厕是上了星级水平的哟! 这张拍于古城外。 <h3> 原农校江边的公厕。</h3> <h3>后水门江边公厕。</h3> <h3> 古城夜景。铜仁古城近期全部翻建,原破烂不堪的房屋都按明清古建筑式样,重新翻修。变得漂亮多了!</h3> 这张为古城主街道夜景。 <h3> 周逸群烈士纪念馆及附近夜景。周逸群,铜仁人,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曾留学日本,入黄埔二期学习,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与贺龙一起创建湘鄂西根据地。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只可惜一九三一年的时候,在湖北洪湖遇敌袭击,光荣牺牲。如果能够活到建国后,可能也是个元帅级人物。</h3><h3> 文革结束后,我不记得是哪一年了,贺龙元帅的女儿还亲临铜仁,看望周逸群的亲属,凭吊周逸群的英魂。这时贺龙元帅也已含冤离世多年了。</h3><h3> 说到周逸群,铜仁还有一个早期革命人物,旷继勋。铜仁思南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就是红军的军长,一九三三年牺牲。如果活到建国后,起码也是有资格评大将或元帅的人物。</h3><h3> 周、旷二人都被评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突出重要贡献的1OO位重要人物之一。,</h3> <h3> 逸群小学外景。这里是铜仁原第一完小,为了纪念周逸群而改名。所以目前铜仁是没有第一小学校的。</h3> <h3> 金滩大桥全景。这大桥的左边,在沒建这座大桥时,是一个叫浅滩的村寨。随着大桥的建成,那里成了铜仁最大的商业批发城及繁华的商住区。当地的村民都随着商业的开发,家家都建了五六层的楼房,除了自住外,都过起了收租过日子的生活,一步脱贫致富。比很多城市原住民过得还潇洒。</h3> <h3> 远眺金滩大桥。左边大厦是铜仁供电局大楼,远外的大楼是曹家园商住楼小区。</h3> <h3> 金滩大桥远景。</h3> <h3> 福霖大厦。位于西门大桥大十字一侧,在原铜仁新华书店与老百货公司及老电厂等单位的旧址上建成。建成时曾是铜仁最高楼,但现在又落伍了。</h3> <h3> 西门桥上拍摄的蓝波湾。</h3> <h3> 福霖大厦与西门桥。</h3> <h3> 瓦窑河大桥与时代商汇商住区。瓦窑河是锦江中的一小段。水源来自于松桃方向,称之为“小江”。</h3> <h3> 在瓦窑河边楼上拍的锦江夜景。远处的桥梁为西门桥,两栋高楼,左边一栋为福霖大厦,右边一栋为锦江国际。</h3> <h3> 与上图相似的照片,舍不得删掉。右边就是河滨公园。</h3> <h3> 瓦窑河桥上拍的蓝波湾,到映水中真美。</h3> <h3> 高处拍的瓦窑河桥、时代商汇商住区及原市检查院旧址上新建的两栋高层建筑。</h3> <h3>金滩桥头的休闲亭。</h3> <h3> 三桥飞渡。片中除彩虹飞渡外,有三条横杠,第一条彩虹之下的是连接古城和铜江开发区的锦江大桥;第二条是连接原铜仁地区人民医院与桐梓巷的下南门桥。这地方原来沒桥,是一个渡口,靠摆渡过河。我工作单位就在桐梓巷,每天上下班都要乘人力摆渡船过河,极不方便。还经常有人挤船掉进河里。后来建了一座人行铁索吊桥。再后来又拆除吊桥在旁边建起了这座钢筋水泥大桥,车再过河就不用绕很远的路了;最远处的一小截亮光,就是铜仁最早的东门桥了。这东门桥在建国前就有了。最早除桥墩外,桥梁部分为全木质,但也过车。小时侯我们从桥上过时,脚下嗄嗄作响,从桥缝可见下面江水。在西门桥建成前是铜仁出城的唯一一座桥。后来拆除了木质桥梁,在原桥墩上建了水泥桥。但由于过窄,两车交汇都要慢速过,不适应如今交通飞速发展的需要了。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双向六车道的大桥。老桥就直接报废了。也沒拆除,至今还孤零零地卧在新桥边上。</h3> <h3> 红色彩虹。与上图相似,也舍不得刪。</h3> <h3> 瓦窑河大桥全景。这个地方原来无桥,有一座水坝。我们小时过河,在不涨水时经常走坝顶过河。后来为了方便百姓出行,政府在坝顶建了一座窄窄的人行桥。随着经济发展,人行桥满足不了交通发展要求,又拆除了人行桥及水坝,在稍下游不到1OO米的地方建了这座大桥。</h3><h3> 桥的右边,原是连接北门口的一条小街道,叫水巷子。桥的左边,原是一片农田,叫赵家湾,我们儿时抓青蛙,粘青蜓,就是经常在那地方。现在改名“时代商汇”,是一片高层住宅区。紧邻是“锦江宾馆”。</h3> <h3> 在锦江宾馆位置拍瓦窑河大桥。后面是铜仁第三中学。</h3> <h3> 河滨公园拍摄瓦窑河大桥。到影非常漂亮,二桥牵手。</h3> <h3> 洪峰中大桥巍然屹立。依然风彩亮丽。</h3> <h3> 在瓦窑河大桥上拍摄时代商汇。</h3> <h3> 温州大酒店及附近建筑。</h3> <h3> 锦江宾馆,时代商汇及瓦窑河大桥。</h3> <h3> 在瓦窑河大桥拍摄锦江。右边为河滨公园,最高的亮丽的楼顶为福霖大厦。</h3> <h3> 与上图相似。西门桥头的福霖大厦全部到影江中,近处最亮之处,为停在码头的游船。</h3> <h3> 万山创业园区。这高楼处原为铜仁县政府所在地,铜仁撤地建市之后,重新规划了主城区的行政区域。原铜仁县改为碧江区,并且原铜仁县的谢桥、茶店部分划入万山区。因此地属谢桥,所以划为了万山区。因此,原铜仁县政府大楼成了万山创业园区。</h3> 片中之桥是木杉河上的一座小桥。只能行人。它连接木杉河湿地公园。 <br /> <h3> 万山创业园 。</h3> <h3> 以上是我拍摄的部分锦江夜景。锦江夜晚漂亮的地方太多了,拍不完。仅以部分编辑成篇,供大家分享。篇中文字部分仅凭我的记忆和理解予以叙述,不正确之处请大家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