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空镜子

<h3>汉密尔顿是新西兰内陆最大城市。这是有文化艺术博物馆。看博物馆是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一</h3> <h3>这是一九六几至七几年出名的牙买加歌手。朋友做的礼品产品,印上他的头像总是很好卖。比如杯子印上他的头像。朋友是热爱音乐的人,我对他一无所知。</h3> <h3>他的歌声嘶力竭要大力吼叫那种。据说这种发型由他而起。应该是不容易清洗,不卫生。</h3> <h3>毛利人风格的手工编织品展示。</h3> <h3>很有些中国风啊,似乎有台湾高山族味道。毛利人的祖先和台湾土著的祖先是有交集的:</h3> <h3>看起来挺不错呢</h3> <h3>博物馆备有轻便椅</h3> <h3>可以坐着看,想得真周到。</h3> <h3>这是毛利人的战船,是真的,不是复制品。不用时船头拆下拿走,船身沉进水里藏起来。</h3> <h3>好木头</h3> <h3>目光扫描。</h3> <h3>主动走过来一位讲解员热情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从哪来。她说看我们喜欢这些木头,还讨论,摸,就想要过来和我们说话。听说我们是中国人,更加热情。她说她喜欢中国人,中国人真实。她讲解时,喜欢不喜欢,中国人从表惰上可以看出来,但是日本人香港人就看不出来。她说中国人和我们一样,尊重不知道未知的东西,而不是象西方人科学科学的什么都不相信。她举个例子,比如她去哪,奶奶叫她别走哪条道,她即使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就不走。</h3> <h3>她是毛利人,但是有四分之一丹麦人血统,她爷爷是丹麦人。她爷爷爸爸一幅西方人模样,一张口毛利语,特别引人注意。留意观察,她比真正的毛利人白些,好看些。毛利人大鼻子大眼大嘴巴。</h3> <h3>她是大学老师,在博物馆兼职。她说她有一个学生是中国来的,哪个城市的记不起来了,哦,就是那个,学生说,日本人杀了很多中国人人的城市。哦,是南京,朋友和她用英语交谈。她说,学生告诉她日本人至今不道歉。她说我们毛利人历史上也遭到很多……虽然政府道歉赔偿了一点点,但我们毛利人失去了很多。</h3> <h3>她表情丰富,生动,一口一个我们毛利人。热爱本族溢于言表,非常以自己是毛利人自豪。她说她有两种生活,另一种是毛利人的。</h3> <h3>她指的这个是部落首领。每一个形象有不同的职责,都有不同的故事。</h3> <h3>这个看部落首领更清晰</h3> <h3>这个是医生,也可以说是巫师。最初医巫是一回事。巫婆巫婆,文雅说就是医生呢。男的还当不了呢</h3> <h3>这圼原来是垃圾场,后来改造成城市花园。有中国的日本的英国的……有香料花园等,很值得看。</h3> <h3>这是日本花囥</h3> <h3>专门从日本寄来的</h3> <h3>种了许多花</h3> <h3>刚进园猛照花,后来就不了。</h3> <h3>这个鸟不怕人。</h3> <h3>一个小男孩顽皮的把手伸向狮子嘴,我学狮子叫一声,他乐不可支作害怕状,他妈大笑。</h3> <h3>虚心好学,研讨一番。</h3> <h3>中国花园。指示牌说,中国花园不是看花,是要看石头,亭子,水整体。我们看日本花园觉得很象。但是看中国花园,形有了,但还缺少点神,是什么呢?说不清。可能日本人来看日本花园也可能这样吧。</h3> <h3>现代花园</h3> <h3>永远的女神</h3> <h3>就花园来说,英国花园和中国花国相似,崇尚自然。日本花园精致,法国花注重剪裁人工痕迹明显。</h3> <h3>新西兰花园。保持个性,你是你。人家才能认出你。</h3> <h3>这是十八至十九世纪西方人想象崇尚中的中国花园。中国是远方神秘国度。他们知道中国人爱红色配绿色,他们膜拜那看也看不懂的中国文字。</h3> <h3>看:蝉一一知了</h3> <h3>热带雨林花园,走到这果然下起雨。我们来了这么多天,外出首遇下雨天。</h3> <h3>这棵开满花的大树,好漂亮。可惜天气不好。</h3> <h3>这只招人喜爱的猫,特别粘人。我们一回来就奔跑过来。新西兰的人讲话小声温柔,猫都不怎么叫。沉默的猫们。</h3> <h3>讨吃</h3> <h3>这里有名的鸡</h3> <h3>它只有一只脚</h3> <h3>有特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