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17年第九集:祠堂·草堂 别时凄惶 四川之行 始至坝上

逃逃

<h3>今天没有早饭可以晒,一觉醒来就九点多了……饿着肚子直接杀向武候祠。至于吗,这的警卫怎么辣么多?</h3> <h3>你会不会像我一样疑惑,明明是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为何大门上却挂着"汉昭烈庙"的匾额呢?原来,这里最初是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和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又在庙旁修建了武侯祠。武侯祠的香火一直很旺盛,在明朝的时候,蜀王朱椿认为臣子庙的香火盖过了主子,这是不合礼法的。于是下令重修刘备庙,然后在里面增加了一个祭祀诸葛亮的祠堂。并根据刘备死后的谥号"昭烈",定名为"汉昭烈庙"。不过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还是把这里叫做"武侯祠"。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算功高也不可盖主,想必这样的布局也遂了诸先生为人低调内敛的性格吧。<br /></h3> <h3>刘备殿前两侧的文臣武将廊内共陈列着28位蜀汉英豪的塑像。这28位文臣武将,以武赵云文庞统为首每个人的生平典故都是三国历史中精彩的一章。木果同学对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任意一人的家世背景都能娓娓道来,是一个不错的小导游。</h3> <h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在武侯祠二门两侧走廊南壁间所嵌前后《出师表》石刻,相传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书。上学的时候,被老师逼着背它如同嚼蜡,此刻读起当真不禁泪之潸然!</h3> <h3>《甄嬛传》中甄嬛深爱的果亲王允礼是个写👋,在几天前那个乌木馆里也有他的真迹。诸葛亮殿门口的"名垂宇宙"匾额就是他写的,是赞誉诸葛亮名满天下的意思。诸葛亮殿,又叫"静远堂",源自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书信《诫子书》中的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而后人取"静"、"远"这两个字来命名他的殿或者祠庙。<br /></h3> <h3>穿过这条红墙夹道,就来到武侯祠惠陵了。距今1700多年的惠陵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这座高12米,周长180米的陵墓是埋葬刘备和甘、吴二位皇后的三人合葬墓。在这么一个幽静的地方既有两位夫人相伴,还有诸葛丞相常伴左右,戎马一生的刘备一定能够安息了。小木果总是风一样的存在,我说读过三国,这是你和刘备最近距离的接触,他在里边,你在外边。"那又怎样?"他说。</h3> <h3>我知道他饿了,赶紧走到锦里找吃的</h3> <h3>棒棒鸡、龙抄手、攻略上有的这都有。</h3> <h3>吃完又回来转了转,据说来这都要摸摸这块石头。我们便入乡随俗。</h3> <h3>配音的老师傅口音特别逗。</h3> <h3>我曾因在战斗的民族里见妇女带着小小朋友参观航空航天展而感动,今天这样的一幕岂不更威武霸气!</h3> <h3>提醒各位再来一定带孩子体验一下VR模拟游戏,都是三国情节设计,免费定时发卷,特别立体刺激。我体验完腿都软了。</h3> <h3>有人说,成都是个泡在茶水里的城市。在成都,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茶楼比比皆是。&quot;心素如简、人淡如茶&quot;。我想成都的&quot;慢生活&quot;是与茶水的滋养分不开的。</h3> <h3>从一室窥一斑</h3> <h3>休息了近两个小时,我喝茶间或功课,木果冰激淋间或玩变脸木偶,果爹电话会议间或与儿撕打。"无仇不结父子、无怨不成夫妻"我们一直以两种形态存在:相爱和相杀。</h3> <h3>人们提起杜甫可以忽略掉他的生和死,但绝不会忘记他的草堂</h3> <h3>大门前的溪水一直绵延到院里的深处,&quot;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quot;,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h3> <h3>楼不特别,仿建的,特别的是遗址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当真看到了历史!</h3> <h3>看这女子最可人的是那一抹低头的温柔与娇羞。抬头看足足五十开外,媚老娇娘又何妨?尘可满面、鬓可微霜、珍惜当下,便得阳光。</h3> <h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便是这样子</h3> <h3>杜甫的邻居也是他笔下的素材,黄四娘便是他的北邻。校长再也不用担心我讲古诗啦!</h3> <h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h3> <h3>这个大家都熟吧?茅屋高仿。</h3><h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br /></h3><h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h3><h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h3><h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h3><h3>背得不熟了,老师您当年就应该拿戒尺抽我!</h3> <h3>小丫头们在此毕业设计</h3> <h3>为什么纪念杜甫的地方会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为唐代诗坛成就最为突出的大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虽然两人所走的创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现实,李白则极其浪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后来又各自东西,再未见面,但都深深地系挂着对方。李杜交谊,可以说是文坛上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h3> <h3>紧临的一个辞条居然没拍上,上有我至今不能释怀的谜团。写着老子孔子字样再去的一定帮我补拍下呜呜</h3> <h3>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多么痛的领悟!</h3> <h3>诗作千余首,真正高产大家。</h3> <h3>杜甫客居草堂时,曾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当我们今天行走在这里时,依稀能想象到杜诗描写的景色。</h3> <h3>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原叫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是汉许皇后的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quot;杜陵布衣&quot;、&quot;少陵野老&quot;。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quot;杜少陵&quot;,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h3> <h3>因为没有请导游,一路上我就靠着喜玛拉雅、残存的记忆和飞扬的想象给木果作注释,一开始果爸对我滔滔不绝的诗词景仰如滔滔不绝的江水,可突然发现我有明显信口开河巜望岳》说成《春望》便立刻打击,于是我决定花他三十大元买本书回家再补习。</h3> <h3>进南门、出北门。走出门时心情不好,似有若无之感。若生在同一时代,我必是老杜的铁杆粉丝,我愿做他的邻居黄四娘。呜~眼前出现成都大名鼎鼎的火锅川西坝子</h3> <h3>虽然久闻大名,但碰上它我也是意外,那两货已经吃够了火锅执意要继续觅食,我却耿耿于怀想验证它是否浪得虚名</h3> <h3>于是我学着志玲姐的声音:老公,我好想吃哦</h3> <h3>如愿以偿。</h3> <h3>处处充满惊喜:洗手池旁放手霜倒是常见,可放上针线包、吹风机也太贴心啦</h3> <h3>食品收费按盘子的不同颜色,统一刷手环结账并出入。</h3> <h3>从不吃辣的小伙伴渐入佳境。</h3> <h3>随时可以看见自己消费了多少</h3> <h3>就这样,一天在红🔥的火锅中结束,旅行在红🔥的火锅中结束。此时儿子在背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小哥在收拾着行李,我呢,我在埋头写作业~,对我的这个游记他的态度是行动上支持语言上打击:给谁看呢?我带你旅游还是带百十号人旅行呢?放下吧,比上班还累!呵,反正告以段落了⋯总听到谢谢分享,其实我要谢谢你们,与大家分享的快乐,胜过自己独自拥有,好友如同一扇窗,让世界变得更加不同。明天早上起飞,祝姐一路平安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