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教育的原点》1

镜子

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自我扩大活动,它源于幼儿内在的需要。“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他们能动的运用其感觉去感知外部世界,并探索事物,同时他们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自成体系的表达他们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幼儿的游戏中,影射出每一名幼儿积蓄着的经验的系统化与组织化,教师只有仔细观察与认可幼儿的游戏活动,才能够采取适当的援助措施。” 回顾课程改革的过程,我们也走过这样一些弯路,比如觉得老师组织的游戏才是有意义的,让孩子自己玩是虚度时间,是不负责任,做观察者的时候,看到孩子的游戏水平一直简单重复没有发展,也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不敢随意插手;再如把理解孩子误认为是全盘接纳,或者做完分析,没有措施跟进。直到渐渐的,在游戏里,看到孩子的有和缺,运用理论分析和对话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深化,这样漫长的过程持续了好几年,在这几年里,我对孩子的认识、对游戏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在发生着变化,对自己的认识也在变化,以往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曾经被老师安排的我们,如今一不留神就习惯以“我是为你好”而安排了自己的学生。如今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去想,以孩子为中心的保育里,孩子想做什么,他们会怎样去做,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帮助,在每一个细节都这样去想是不容易的,这是一种思维习惯,是一种换位思考的修养。而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什么新问题,都是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 孩子需要心灵丰富的环境和能够舒展自我的生活,我们努力让孩子有这样的生活。比如在游戏里,孩子常会有感动和发现,这种感动和发现他们需要和别人分享,分享本身又让孩子感受被接纳,于是他们不断开展新的游戏,进行新的挑战。这一点也和我们日常的教研很类似,一个阶段我们总会对课改取得成就进行分享,一个人的快乐通过传递给他人,与他人共同分享,可以放大和增值。尤其是独生子女众多父母忙于工作电子产品盛行的当下,孩子有同伴一起游戏,一起分享显得更加重要,这样想,我们对游戏分享交流的一次理念到行为的教研是有价值的。 那么回头再看游戏的精神:自主、自由、愉悦、创造。我们常说:孩子想玩什么、想在哪里玩、想和谁一起玩、想怎么玩、想什么时候玩、想什么时候结束都由孩子做主---这其中如果全让孩子说了算,那也是需要有约束的,所以在自主、自由、愉悦创造四个词前我们又加了一个词,在读这一篇章时,有一些观点给我带来了冲击,比如:玩的主题是孩子在游戏活动过程中逐渐确立起来的,契机是激发幼儿兴趣的环境,也就是说,预设的内容可以是我在环境里投放什么材料,这些有吸引力的东西本身可能与主题有关,但是孩子怎么用不是一开始就固定的,我放的东西孩子有兴趣了,接下来,他们会努力搜集开展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包括材料、方法、创意,然后再一次次的观察、交流中支持。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国外的课程计划,比如秋天的主题,设计者罗列出很多相关的材料,非常丰富的材料,与秋天有关的材料,但是没有写固定玩法,而是罗列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这和我们以往的投放什么引导幼儿怎么玩有很大的区别。还有一个观点,孩子的游戏活动是可以随意加入的,只要不妨碍不破坏游戏活动,游戏中,同伴对游戏内容沟通建构,无论是游戏的构想、游戏的规则、游戏的角色、都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两个观点,让我思考:我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答案是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观察游戏、适当介入、组织交流、持续支持------如此,我才又进一步理解去年提出的:备课备环境、备材料、备孩子-----

游戏

孩子

幼儿

玩想

分享

材料

活动

我们

环境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