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会同村里穿行

心洁

<h3> 2017年2月6日星期一,大年初十。几个姐妹相约出去游玩,随意就定在听说过很多次却没有去过的珠海会同村。印象中那是一个很文艺范的古村落……<br></h3><h3> 姐妹三在公交花园公交站集合,乘坐36路公交在梅溪牌坊站下车,然后转乘70路公交在金鼎市场站下车,再继续转乘67路车到会同站下车,便到达目地的。</h3> <h3> 到会同站一下车,对面就能看见会同驿站,旁边有一座进入会同村的小桥。小桥下有一塘碧绿的春水任微风掀起涟漪,空中蔚蓝的底色下,天朗气清,白云朵朵,阳光灿烂却温柔。我们的心情就像春节的爆竹,一下就欢快的炸开了!</h3> <h3> 好吧,有图为证。心情好的一下就嗨起来了😁。愉悦的心情化作欢快的泪水难以控制,我们乐的要笑岔气。</h3> <h3> 由于是临时定的地点,所以去之前没有做任何攻略。女人们扎堆又多是沉浸在家长里短的交谈不休的乐趣中,故而对建筑风貌以及特色倒是很少细究😜</h3><h3> 下图应该是修缮过的北闸门,村尾还有一处南闸门。它们的作用又是什么呢?</h3> <h3> 村口一棵参天大树。</h3> <h3> 过了北闸门便见到珠海三大画家村之一的会同画家村,里面有画家们的画展。只因不会欣赏,这里就不亵渎了。</h3> <h3> 画家村里左手边的这户人家却羡慕煞我也。平房三间,再往左一大片菜园子。门口一只汪在懒洋洋的晒太阳,后来它还与我亲热的合了影😍。这闲散而生机的模式正是我和娃他爹向往的桃源。羡慕羡慕羡慕,连说三遍你懂的。</h3> <h3> 村里的建筑灰瓦青砖,保留了格局齐整的清代民居风貌,形成了完整的古建筑群。</h3> <h3> 一丛枯萎的茅草,仍然昂立在屋顶。像在诉说湮灭不息的历史。</h3> <h3> 房屋围起是在维护修缮吧?</h3> <h3> 莫氏大宗祠</h3> <h3> 北碉楼。浓郁的岭南特色。</h3> <h3> 随后,我们就转进巷子里了。巷子里的老宅古朴依旧,外檐的画清晰可见,古韵犹存。</h3> <h3> 一大垛柴火。啊!我联想到柴火饭,狠狠的咽下了一大口口水。☺</h3> <h3> 又见几只汪😁</h3> <h3> 一处现代又古典的豪宅。</h3> <h3> 接下来,我们开始大量拍照,转的不知东南西北,只知道进入文艺范的各种巷子了。</h3> <h3> 非节假日才有这难得的清静。</h3> <h3> 青砖石巷,洁净整齐,有木有穿越感?</h3> <h3> 会同十号,应该是最有名气的发呆屋。里面经营西式糕点,咖啡奶茶。我们没有在此消费,很自觉的就不参观逗留了。</h3> <h3> 满园春色关不住,成串香蕉探头来。</h3> <h3> 偶遇一只警惕的喵。</h3> <h3> 莫名而来吃茶果,遇到一家,就这里了。想起以前公司同部门有个当地的小伙,经常带他妈妈做的茶果给我们吃。当时就觉得这是一门好手艺啊!真想拜师……</h3> <h3> 店里的茶果所剩无几,店家说过年人多生意太好,现在半休半做,所以品种不多。</h3> <h3> 刚蒸好的芋头糕。</h3> <h3> 萝卜糕</h3> <h3> 将店里仅有的品种各来一份,每人都吃了这么多。一碟13元。</h3> <h3> 店家的汪。</h3><h3> 我们和店家聊天,问村里的房租如何?店家说租房住贵的很,不划算。至于怎么贵法,却也没再细问。又问茶果,果然,店家说本地人家家都会做。</h3> <h3> 茶果店的左邻右舍。</h3> <h3> 街景。</h3> <h3> 村尾的南碉楼。</h3><h3> 满楼的沧桑蕴含着无数故事等待有兴趣的人自行开启。</h3><h3> 只可惜那些招牌和轿车像一根刺扎在眼里大煞风景。</h3><h3> 村里的商业气息正在腐蚀这座古朴的村落,经济发展是随波逐流的社会风气的一块硬伤,坐在院落里喧哗的啃着泥烩鸡的人群,那嘈杂的吆喝,硌的心里生生的痛。</h3> <h3> 会同村还会古朴多久?</h3> <h3> 走出村落,婆娑的大树郁葱成荫。我有些依依不舍。下次我想带着娃他爹再来。</h3> <h3> 栖霞仙馆竟然错过,也好,留待下次探访。</h3> <h3> 村后的这条街直通北师大珠海校区,我们便从这里穿越出去,横穿北师大直达凤凰山隧道。</h3> <h3> 留下我们臭美的相片。就用一首小诗来结尾吧:</h3><h3> 岁月总在远去</h3><div> 记忆也会模糊</div><div> 我们在一起</div><div> 总有那么多</div><div> 动人的笑容</div><div> 定格在</div><div> 逝去的光阴碎片里</div><div> 有一天,当我们回眸</div><div> 自然而然便泛起</div><div> 温暖的感动</div> <h3> 有你们真好!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