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年初十,年过得差不多了,我的一个表弟找了个九江的女朋友,说选了这个日子去定亲,带上礼金前往九江修水。一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我的母校一九江师专近在咫尺,往事历历在目…</h3> <h3>再忆师专</h3><h3>02年9月,初秋的风有些凉意,父亲带着我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第一次跨进大学门口,看到大门墙壁上赫然写着: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啊,教师,多么美好的职业啊!那一晚,我在师哥师姐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宿舍,还认识了一些本班的同学, 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h3> <h3>大一那年,我住在心理学学姐宿舍,刚进大学时,普通话不标准,f和h傻傻地分不清楚,翘舌音平舍音也说不好,说起话来好不自在,老被她们说笑。还好,我的性格温和,很快和她们打成一片了,宿舍里少不了欢声笑语。但那一年,我和班里同学交集甚少,只有上课在教室才能相遇。幸好,大二时我总算回到了队伍,与415的姐妹们朝夕相处,我像是一个游子找到了母亲,无比激动。</h3> <h3>师专点滴</h3><h3>大学生活的点滴,令人难忘。师专的一草一木都让人触景生情。记得图书馆门前那个喷泉,有一个晚上,我路过这里,久久凝视着喷泉里的水,池中的水有起有落,这不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吗?于是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后来投稿了,大家都说写得不错。</h3><h3> 就在图书馆门前,中文系曾经组织过一次大合唱,具体内容不大清楚,我们班选的歌曲是《让世界充满爱》和《爱的人间》,美丽大方的文艺委员每天带着我们练习唱歌,有时在教室唱,有时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练习,同学们每一次练习都那么认真。比赛前,我们敲定了服装,绿色T桖和黑色裤子,全班同学一个也没有少,我们整齐而又嘹亮地唱完了歌。</h3><h3> 还有浪漫的欧风园,宽阔的操场,宿舍后面的篮球场,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学校后门那条三里街,虽然脏、乱、差,但那仅仅两块钱的炒粉却满满一大碗,味道可口,粉也劲道十足。这里的餐馆实惠份量足,喂饱了当年对食堂挑剔的我们,还有派拉蒙超市,我们是那的常客…</h3> <h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师专是一个充满爱的校园,在一个内心和物质贫瘠的女孩深处,感动却无处不在。我读大学时,上有一个哥哥读大二,下有两个妹妹读高中,本被父母安排外出打工的我,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里。不知道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只记得交学费时老师担心关切的眼神,只记得老师边拍着我的肩膀,边说,好好读书,一切都好说。只记得班里的同学都把奖学金让给我,我一次又一次享受到这种待遇,我想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优秀,而是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爱。只记得,到了吃饭时间,我因为饭卡没钱,室友一次又一次地接济我……因为你们的帮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日子,直到顺利毕业。</h3> <h3>大三那年,我们系组织外出郊游,我们班去了附近的东林寺,大家准备好烧烤原材料,来到目的地,以宿舍为单位开始烧烤,一阵阵香味扑鼻,第一次自己动手,虽然动作不麻利,但自己烤的东西怎么都香。在东林寺门前的那棵大树下,留下了我们青春靓丽的身影,现在的我们还会因为这样的郊游而激动无比吗?</h3> <h3>备战自考</h3><h3>自考本科一直是师专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的我们感谢于老师们辛苦的付出,感动于当年那么拼搏的自己,如今的我们正因为有了这张绿色通行证,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这给时而迷茫而又空虚的大学生活中,注入了新的元素,也成就了自己心里那点滴的成就感。眼前忽然闪现临考前同学们挑灯夜读的画面,真实而存在!我们在教室,图书馆,躲在宿舍的小床上,开着小台灯,我们全力以赴,毕业之后,我们有付出就有收获。</h3> <h3>心系浪井</h3><h3>大学时代,我多愁善感,心思比较细腻,在一次"我爱我家"作文杯比赛中,我的作文荣获三等奖,还被校报印成铅字,好激动!于是一个特殊的机缘,我踏进了浪井文学社这片净土,与文学社友共同进步!还记得我们社团因为资金不足,千里迢迢去市区拉赞助,我们手拉着手克服万般困难,让社团成为师专的骄傲,我们改稿到深夜也不说累,我们的于老师和邓老师亲力亲为为我们开了一次又一次讲座…文学的根扎在了这里,我们的浪井,中文系的骄傲!</h3> <h3>或许只言片语很难描绘出当初的美好时光,只感觉时光从指间滑过,而我们回首遥望的每一个细节,如今都倍感温馨,也显得弥足珍贵。是啊,时光能带走青春的脚步,但带不走青春的回忆,还有那年我们的青春梦想。这回忆里的人,故事,一草一木,都在闪闪发光,即便我一个平凡的女子,也是装着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感动…又怎一个难忘了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