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岁为一世也

菩提荫

<h3>  今年的春晚,书法以文化核心之核心,主角登台,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红红火焰。 </h3><h3> "爸爸、爸爸!快看电视上沈鹏、李铎写的福字"。在儿子的催促下来到沈鹏先生、李铎先生两位大师的书法前,记忆回到二十五年前往事。</h3> <h3>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办公室简而朴实,办公桌堆积如山的书籍手稿,沈鹏先生清瘦身影、穿透镜片的目光炯炯有神。</h3> <h3>  尔发已苍,视亦芒芒。</h3><h3> 留心翰墨,树略无方。</h3><h3> 名曰大鹏,飞过屋梁。</h3><h3> 年届花甲,命中属羊。</h3><h3> 非求开泰,如何吉祥?......... 这是沈鹏先生自画像上的自题诗。见到沈鹏先生时已近中午,墙上自画像,让我非常惊讶,想不到先生也画画?这幅自画像属于"不像"之像。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与眼前的先生的认真表情又那么神似。几年后,山东画报出版社《百美图》出版了这幅自画像。</h3><h3><br /></h3> <h3>  &nbsp; 沈鹏先生的书法艺术,是诗与书法的联璧。书中寓诗采,诗中寓书情,诗文与笔情墨趣洽合无间,使书法极富感染力。 &nbsp;</h3><h3> 我崇拜沈鹏先生的书法艺术,希望见一见与自己同名的这位大师,更想得到他的书法。</h3><h3> 下午,见到了沈鹏先生留给我的书法,庄子鲲鹏之句与书法艺术水乳交融,诗意书魂。后随注释更如同书信即随意又亲切,"笔断意连"留给我"一世"的回忆。 </h3><h3><br /></h3> <h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r /> 沈鹏居士与余同名,而幼于余一世(古人称卅岁为一世也)今书庄子鲲鹏之句 <br /> 壬申(1992年)中秋 沈鹏书</h1><h3><br /></h3> <h3>  宋史·记载了"一世"的有趣故事。张咏和傅霖小时非常好的朋友朋友好友。三十后,张咏做了大官,想请傅霖出山,寻觅了三十年也没有找到。</h3><h3> 之后,傅霖拜访张咏,门房向张咏通报一个叫傅霖的人来拜访。张咏呵斥门房说:"傅先生乃是天下贤士,我尚且得不到他的青睐交朋友,你竟敢直呼其名!"</h3><h3> 傅霖大笑说:"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傅霖乎?"</h3><h3> 我和你分别了"一世"三十年,世间还有知道我傅霖名字的人呢!</h3><h3><br /></h3> <h3>  纵观沈鹏先生一生,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他博大高远的胸怀和纯洁高尚的精神世界,是他勤奋敬业,自甘寂寞,默默无闻,甘为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h3> <h3>  记得沈鹏先生说:我见到全国有三、五个沈鹏,唯你是一个学佛的居士。 沈鹏很多,有沈鹏先生学养和成就的人太少了。</h3><h3> "一世"漫长,且又短暂,如梦、如幻。当年的合影如同昨日,新年的祝"福"又唤醒新的"一世",见字如面,在此之际,借沈鹏先生的吉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h3> <h3>  我在中国军事博物馆见到李铎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文雅随和,具有军人威严严谨的气质,听说我的宗教信仰后,他笑着说:"我信仰读书学习,这与宗教是相通的",当即挥毫写下:</h3> <h3><br /></h3><h1>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h1><h1> 沈鹏先生属题 李铎</h1> <h3>  李铎,中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李铎自幼习书,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于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气度不凡,雅俗共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当代书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