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七)

风中百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祖孙</b></h1> <h1> 爷爷时常阐述他的生活哲理:“过日子就是过人哩!啥都不如人主贵,钱再多家产再厚实势威再大,没有人都是空的,有人才有盼头,有人才热闹!”所以爷爷喜欢小孩子尤其喜欢男孩,他一直希望家里能够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然而造化弄人,我父亲那辈只有父亲一个男丁,到我们这辈更是清一色儿的丫头片子,这未免使爷爷感到遗憾和不甘。既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折损爷爷对我们的疼爱,我们那的人常对母亲说:“别看恁这几个闺女,她爷可亲着哩!”</h1> <h1> 我现在回忆起童年的生活,那大体是和爷爷有关的,那是爷爷收工回来顾不上劳累给我们的温暖怀抱;是爷爷永远乐呵呵的慈祥的面容;是爷爷赶集回来篮子里用荷叶包着的一块卤肉;是爷爷卖了鸡蛋给我们扯的漂亮花布;是爷爷用新小米酿制的又酸又甜的甜酒浮子;是爷爷用麦草烘制的又软又糯的甜柿子;是爷爷用盐水泡制的又脆又甜的揽柿子;是爷爷用高粮秸子做的小猴爬树,羊皮绷的拨浪鼓,鸡蛋壳做的不倒翁;是爷爷正月十五用彩纸糊的走马灯……</h1> <h1> 小的时候,爷爷于我们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惊吓,别的孩子通常会回家找妈妈,而我们都是哭着喊“爷啊!爷啊!”,我们那的婶子大娘们时常拿这件事来调侃母亲,开玩笑的说母亲这个娘当的实在不称职,而母亲听了总是面带微笑,没有一丝“醋意”,母亲认为,以爷爷对我们的疼爱和上心,我们理应如此。</h1> <h1> 我小的时候拿母亲的话来说是个十足的“跟屁虫”,当然是爷爷的跟屁虫,饭盛到锅台沿子上了却不慌端走,看着爷爷拿过来香油瓶子,往我碗里滴过香油,这时候爷爷往往脸一本说“咦——,可毁了!”我紧张地盯着爷爷:“咋了?”爷爷又惋惜地说“放多了!这可咋弄!”我一听,捧着碗就跑,嘴里还说着“不多不多”,爷爷看到我慌不择路的样子便哈哈大笑起来,惹得奶奶,姑姑和母亲也跟着笑个不停,我们爷孙俩的这个趣事,到现在每每回忆起爷爷,姑姑都不忘了要拿来说笑一番。端着放了香油的碗,还得瞅准爷爷端着碗去哪了,然后紧挨着爷爷坐下,与爷爷共同享用一碗菜,这期间爷爷会把碗里的肉块啊油滋儿啊挑到我的碗里,这种日常用餐的温馨画面永久地印在我的脑海里。</h1> <h1> 夏收过后新麦子进了仓,爷爷用新麦子磨了面,用他那两尺长的特制筷子把拉着油锅炸了油果子(油条),先看着我们美美地饱餐一顿,再装了满满一竹蓝子,便催促着我母亲去我姥姥家走亲戚。麦罢走亲戚是我们那儿的习俗,意寓着让亲戚们也尝尝今年的新麦子,共享丰收的快乐!这些礼节爷爷是很讲究的也是从不怠慢的,母亲回娘家自然想带我和姐姐去,姐姐向来很乖,不管心里愿不愿意,反正满口答应了,而我就不那么听话了,死活都不愿意去,因为爷爷不去,我要跟爷爷在家。尽管爷爷和母亲轮番哄劝,最终也没说动我,母亲只好带着姐姐愤愤然而去。母亲走后,爷爷往往会嗔怪我:“你这个妮子!上姥家咋不愿意去哩!” 随母亲去城里探望父亲,对一个乡下孩子来说应该有吸引力了吧,可我一样不为之所动,原因只有一个,爷爷不去,我自然是不去。</h1> <h1> 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喜欢跟爷爷去菜园子里玩。夏秋两季是菜园子生机勃勃的时节,黑色的泥土经过一个长冬的疗治,再经过一个春天的颐养,越发的丰盈肥沃起来,黄瓜、番茄、芫荽、蔤菇菜、荆芥、韭菜、豆角、茄子、白菜、萝卜等时令疏菜陆陆续续地应季而生了。这个可供全生产队老老少少吃菜的园子全由爷爷一人来打理,爷爷戴着个草帽,嘴里哼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在园子里忙乎着,爷爷锄地,我也锄地,可哪里叫锄地,不过是拿个小铲子乱砍一番,常常是把韭菜当作草来铲掉,爷爷也不责怪我,只是笑我。小孩子没长性,没多大会儿便放下铲子去拔狗尾巴草,捉蝴蝶,或者是跑到水车跟前看着清澈的井水随着链轮的转动慢慢的被提上来,然后顺着四通八达的沟渠流向园子的各个角落,这些沟渠好比是园子的毛细血管,而水流就好比是滋养它的血液。半晌午的时候,当爷爷哼完“……是不落的太阳”,就会抹把汗,喊我到树荫底下,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甜瓜或是番茄给我吃,我吃着的时候,爷爷用狗尾巴草在手里缠绕着,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诞生了。菜园子里有吃的有玩的,时常让我流连忘返。</h1> <h1> 到了收工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爷爷分菜。先在地上用镰刀划出一个个圆圈,再把各种菜分成一堆一堆的分别放到圆圈里,这一堆堆分好的菜像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静等着它的主人的到来。爷爷分菜不用秤,爷爷的手掌就是秤,生产队里每家有几口人该分多少菜,爷爷心里自有数。收了工的村民们来领菜,都不需问,就径直地奔向属于自家的那堆,拿起高高兴兴地就走了,并无一人因不公平而起争执。</h1> <h1> 姐姐十五岁那年,离家去镇上念高中。我那时候最盼望着星期天,平时住在学校里的姐姐会回家来,这天家里会改善伙食,爷爷像当年给父亲准备干粮一样又开始给姐姐准备,爷爷说姐姐在外面上学用脑子,要吃的好一点,再者说过集体生活如果吃食不好会让姐姐没面子,爷爷给姐姐准备的是一层白面一层豆面的花卷,不再是我们平时吃的红薯面的窝头,这时候我和妹妹也能跟着沾光,每人会得到一个花卷的奖励。姐姐又像当年父亲一样带走的除了干粮以外还有爷爷腌的芥菜丝韭菜花或者是豆瓣酱。每到吃饭的时候,姐姐的花卷在她同学清一色的红薯面窝头里脱颖而出,那些芥菜丝韭菜花或者是豆瓣酱更是被同学们一抢而空。红薯面的窝头和爷爷的酱菜简直就是一对神仙眷侣,它们的结合令人的味觉很是陶醉,令人回味悠长,以致于多年以后姐姐回老家遇见她的同学,谈笑间还提起当年爷爷的酱菜呢。</h1> <h1> 虽然爷爷没有因为我们是女孩子而嫌弃我们反而视我们如宝贝,但想要孙子的强烈愿望在他内心依然存在着,这也不难理解。于是,我家老四出生了,这次爷爷的希望又落了空,母亲的心情沮丧到极点,就连来看望母亲的婶子大娘们也跟着连声叹息,这个小妮子真是多余要的,但既已生下来了就凑合着养吧!几个女人一合计干脆就叫个“臭”吧,起个贱名好养活。可是爷爷一听不愿意了,俺咋臭了?俺香着哩!于是由爷爷做主,又给小妹取了个“香”名,因为排行老四就叫“四香”吧,这下事情变得有意思了,我们那的人有叫小妹“臭臭”的,有叫小妹“四香”的,原本不起眼的丫头片子因为有了“香”“臭”并存的名字一下子变成逗乐的主角了。虽然爷爷起的这个名字在现在看来没有一点文化内涵甚至有点儿土气,但这直白的名字却包含着朴素的感情,爷爷以此表明凡是他的孙辈无论男女,他都宝贝着哩!出人意料的,小妹的出生非但没有令爷爷的情绪跌入低谷反而因为家里添人进口而热情高涨起来,爷爷杀了家里喂养了三年的老母鸡,从杀猪的人家里买了猪蹄,又从中药铺子里抓了中药一并炖了汤,给母亲补充营养,忙乎的同时也不耽误跟前来探望的人们乐呵呵地聊着天。住在我家对门的叔叔是爷爷的望年交(我们都这么认为),俩人平日甚能聊得来,爷爷按照严格的礼仪认了这家的叔叔婶婶为小妹的干爹干娘,以示他对小妹的重视和疼爱。</h1> <h1> 小妹也真的是“没眼色”,本来不受人待见也就罢了还一点不让人省心,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动不动就鼻子不透气以致于吃不下奶,于是就成夜的哭闹不睡觉,这令爷爷心急如焚!小妹在母亲的房里哭,爷爷在他屋里叹着气,彻夜无眠。有天晚上,小妹又哭闹不止,爷爷实在忍不住了,认为小妹遭了邪气,拿起了鞭子满屋子赶着,任何角落都不放过,嘴里还不停的咒骂着。你还别说,那晚小妹还真的不再哭闹,我们大家因此都睡了个安稳觉。</h1> <h1> 驱逐邪气只是爷爷情急之下才使出的招儿,爷爷迷信但不愚昧。那时正值冬季,小妹隔三差五地就会患感冒,爷爷就用包被裹着小妹抱着她去公社卫生院看病,去的次数多了,卫生院的医生护士就都认识爷爷了。当凛冽的寒风里,爷爷怀抱小妹走进卫生院的大门时,便会有人低声说,这老头又来了,接下来就和爷爷打招呼:“大爷,又来给恁孙女看病了?”爷爷“嗯”地一声,径直地抱着小妹进了医生办公室。</h1> <h1> 记得有一天,我们那里刮起了西北风,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厚,这样的天气人们多半是呆在家里,围着个火炉子或做针线或拉家常。可偏偏这时候小妹又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小脸烧的通红,闭着眼睛昏睡怎么叫都不醒,公社卫生院是没辙了,建议去县医院诊治。母亲急得六神无主,说这妮子怕是养不活了,这么个鬼天气,怎么去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医院啊!要是搁现在一点也不难,可我们那里当时还没有通往县城的汽车,人们很少去县城,偶尔去也是步行前往。爷爷二话没说,套好了马车,这也是当时最先进的通往县城的交通工具了。车厢里铺上厚厚的麦秸又铺了两床被子,母亲搂着小妹躺进车厢里,被两床厚厚的棉被蒙得严严实实的,爷爷坐在车头扬起鞭赶着马车朝城里的方向驶去,狂风夹杂着白毛子雪打在他的脸上生疼生疼的,爷爷顾不得这些,天寒地冻道路很滑,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还要尽可能快的到达县医院。大医院到底是有办法,小妹在那里挂了瓶吊水就退了烧。后来我们常对小妹说,她的命是爷爷给捡回来的。</h1> <h1> 我们姐妹渐渐地长大,似乎不再需要爷爷的呵护了,爷爷也由花甲之年步入了耄耋之年,但他爱孩子的天性永远不会改变。我外甥女和我儿子的出世又给了爷爷释放爱的机会。</h1> <h1> 那年的夏天,爷爷趁着农闲从老家来了,由于我母亲和姐姐都上班而无人看管的小外甥女便由爷爷来带。小姑娘没几天就和太爷爷形影不离了,犹如当年“跟屁虫”的我。到了九月份,爷爷该回老家农忙了,外甥女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小姑娘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哭着嚎着被姐夫强行送进去,一直哭得嗓子嘶哑也不停息,爷爷跟到幼儿园的围墙外面,外甥女在里面哭,爷爷在外面抹眼泪,回到家里一个劲儿地责怪姐夫太狠心。原本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回老家秋收的爷爷毅然放弃了回家的计划,说就是把庄稼ban(扔)了也不能让孩子遭这个罪。他要求姐夫暂且不要送外甥女去幼儿园,可姐夫说小孩子到了年龄就应该去幼儿园,不能惯孩子,为此爷爷还很生姐夫的气,但爷爷生气归生气,他总有他的办法,他干脆天天陪着外甥女去幼儿园,跟孩子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这下可好了,爷爷俨然成了幼儿园的阿姨了,爷爷爱孩子和遭孩子喜欢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孩子们渴了要喝水喊老爷爷,要上厕所了找老爷爷,就连课间的户外游戏也要邀老爷爷参加,这一度成了学院里那个幼儿园的一景了。年近耄耋之年的爷爷就这样天天陪着他的重孙女上学放学,直到外甥女和小朋友熟悉了也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爷爷才重新收拾好行李放心地回了老家。</h1> <h1> 我儿子两岁那年爷爷82岁了,身体依然很硬朗,一个人坐火车从老家来。爷爷喜欢男孩子,周末的时候,我会带儿子回父母家,这也是爷爷企盼一周的日子,早几天前就备好了成板的“娃哈哈“、买了“旺旺雪饼”,怕被小妹吃完了偷偷地藏起来,和我儿子相比,小妹的地位又略逊一筹。我儿子小时候是个西游记迷,成天模仿着孙悟空做猴子状,爷爷发现了问题,小家伙手里少了个东西,于是又开始施展他的手艺,拿来一根两尺多长的木棍,用刀刮的圆圆的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两端涂上黄漆中段涂上红漆,放在阳台上晾着,等我们周末再去的时候,等待儿子的除了各种吃食还多了一个维妙维肖的小型金箍棒,小家伙高兴的爱不释手,就连睡觉都不舍得放下。有了太爷爷做的金箍棒再装扮孙悟空时就越发的逼真了。</h1> <h1> 啰哩啰嗦地又讲了这么多,大家不耐烦了吧?关于我们祖孙之间的故事今天就暂且到此为止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