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北海道的雪地

Charles

<h3>  每年12月至来年3月是北海道的冬季。伴随着春节后第一天上班的人流,我和夫人踏上了2017年的旅程。第一站,日本北海道。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二倍多,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却很低。在日本,北海道是个地广人稀,生活恬静的地方。</h3> <h3>  都说日本人爱干净,可是住客要脱了鞋进酒店还是我第一次碰到。"鹤雅水之歌"就是这么一家驻在北海道支笏湖湖边的温泉度假酒店。</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style="color:rgb(57,181,74);">支 笏 湖</span></b></h1><h3><span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rgb(57,181,74);"> </span>支笏湖看上去很小,但却是北海道第一大湖,由3万年前的火山口积水成湖,周围被群山包围,平均水深265米。支笏湖湖水非常清澈,能见度可达水下18米。泡好温泉出来喝的就是湖水,号称全日本最优质的水。气温虽已降至零下十几度,支笏湖湖面依旧不冻,它是日本最北端的不冻湖。</h3> <h5>美丽的支笏湖晚霞</h5> <h5>湖畔山线铁桥,桥下是湖水唯一流出的起点。</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39b54a"><b>支 笏 湖 冰 涛 节</b></font></h1><h3><b> </b> 北海道人酷爱冰雪。隆冬季节,鹤雅水之歌湖边度假酒店旁办起了冰涛节,活动不但增加了游客的兴致,到了周末,本地和周边的居民也纷纷前来观赏和玩耍,车来人往,不亦乐乎。</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style="color:rgb(57,181,74);">小 樽 运 河</span></b></h1><h3><b> </b> 如果没有小樽运河,可能小樽就不是人们现在心目中的小樽。一条毗邻港口,长不过几百米的运河何以给小樽带来这么大的荣耀?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特地来到小樽拜访。其实小樽运河的声名鹊起并非因为它的历史有多么厚重,而是这一区域在其功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生。原先的红砖仓库群被改造成工艺小商品市场、各式风味餐厅。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沿河边那一盏盏点亮的煤气灯给人以温馨和浪漫的感觉。市场中人头攒动,餐厅里举杯对饮,沿河边一簇簇人来人往的身影,这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么?</h3> <h5>夕阳下的小樽运河</h5> <h5>清晨的小樽运河</h5> <h5>夜幕下的小樽运河</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北 海 道 的 雪</b></h1><p class="ql-block"> 冬天来了,从鄂霍次克海南下的寒流把雪带到了这里。雪,你是那么的洁白无暇,那么的轻盈飘逸,那么的洒洒脱脱。你表面冰冷,内心却非常温暖,隆冬时分用一床厚厚的洁白大被把大地盖得严严实实。一阵旋风吹来,雪花被风卷起飘舞,恰似阿娜多姿的舞者在你铺就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漫步在你的身边,不时看到雪地上那一簇簇、一行行碎步的痕迹,这一定是什么鸟儿或小精灵曾恣意纵情地在你身上跳跃过;我在你铺就的大地上走过,留下的那一串串脚印就是你我亲密相拥的见证。太阳来了,你把自己化作雨水去滋润大地,为下一个春天的万物绽放奉献出自己。</p> <h5>一场大雪以后,由于交通的关系,都市的雪景已经残缺不全。在札幌,我们特地来到野幌森林公园里的北海道开拓村,在这里不但可以看到很多雪后原貌,同时还可看到很多移建于此的日本历史性建筑。</h5> <h5>1897年原建于札幌市,这是经营土地公司的松桥家的住宅,住宅采用了西洋结构和洋式屋顶。</h5> <h5>1919年建于小樽市的经营鲱鱼渔业的大户渔家,该建筑有网仓、米仓、渔夫生活场所等7栋附属设施。</h5> <h5>1893年建于札幌市的旧龙云寺,是开托时期农村的寺院。貧困的移民之所以拿出大笔钱来建造豪华的寺庙,是因为寺庙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h5> <h5>1924年原建岩见泽市并一直营业到1958年的旧广濑照相馆,摄影时为了采用自然光线,二楼摄影室屋顶的一部分改用了玻璃。</h5> <h5>1894年原建于神户浦河町的旧浦河公会堂(基督教堂),它还被用作集会和教育场所。</h5> <h5>1911年原建札幌市的旧札幌警察署南一条巡查派出所,其红砖结构与和式屋顶特别醒目。</h5> <h5>原英国驻日本国函馆领事馆</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世界三大夜景之一</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color:rgb(57,181,74);">函 馆 夜 景</b></h5><h3><b> </b>世界上有三大著名的夜景之地(香港维多利亚港、日本函馆、意大利那不勒斯)。日本函馆的夜景特色是在同一地点,左右两端并存着几近对称的半圆形海湾,这为世界所罕见。登上函馆山,从300多米的高空向下俯瞰,函馆的夜景一览无余,真是美不可言。</h3> <h5>1/30 F4.0 24mm ISO10000 K5600 +2/3</h5> <h5>这酒盅是在名古屋地铁上一位日本老人送我的礼物。在车上,我向坐我边上的这位老人问路。一个说日语,一个讲英语,再加比划,他明白了我要去哪里。我要去的地方在他后面,还得转车。他把乘务长叫来叽里哇啦跟我说了一通,不过我还是不太清楚后面该怎么转。他到站下车了,我也跟着下车,想打道回酒店。他见我也下了车,就把我领到一楼售票处,让售票员写在纸上接下来怎么走怎么转,这时车站进来一群学生,他赶忙问有没有会英语的,学生们摇摇头。他再把我领上二楼的站台,把我送上车,见车开了再挥手跟我告别,真是位可敬的老人。</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 * *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