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夏大学(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由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大夏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马君武、王伯群、欧元怀先后担任大夏大学校长。大夏大学曾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知名校友:郭沫若、田汉、徐志摩。解放以后,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夏大学文、理科相关院系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址上建立华东师范大学。</h3> <h3>大夏大学是国内高校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导师制也成为大夏人才培养的魅力和特色所在。</h3> <h3>大夏校友纪念碑</h3> <h3>大夏亭,孔德成题字。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是孔子的第77代嫡长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是"台湾"唯一的世袭官员,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h3> <h3>红楼,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办公楼建于1952年,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452平方米,建成后连接原大夏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楼用作学校行政办公楼。</h3> <h3>办公楼的西楼,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758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办公楼的西楼是原大夏大学化学实验楼。</h3> <h3>王伯群校长以六万七千余两银子(合当时11万余元)资助建筑教学大楼,并以中山路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贷建筑费32万元。1930年初,中山路校舍开始动工,同年9月一期建筑完工,包括:教学大楼"群贤堂",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群策斋"、"群力斋"两栋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斋",3栋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还有教职员宿舍12幢,以及学生浴室、饭厅等。</h3> <h3>第二任校长王伯群(1885—1944)虽然也曾留学日本并进过研究院,但因长期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所以不以学术见长,但最初作为大夏的董事长,也主张大夏应"本学术研究之自由与独立,涵育革命与民主精神"。1927年继马君武任大夏校长之后,就始终认为校长最主要的责职,就在于为学生选聘优质教师。在他任校长期间,把这些精神贯彻始终,为大夏具有较好的师资条件而不懈努力。</h3> <h3>在上海的愚园路江苏路附近,透过西边镂空的围墙,人们可以看到一座梦幻般的美丽花园别墅,这里也是经典电视剧《围城》的重要拍摄地———苏小姐的府上。王公馆,它是抗战前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上海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的住宅,而王伯群是因为一个女人才建起这座豪宅的,她就是王伯群的妻子:由大夏大学的校花变成王公馆女主人的保志宁。</h3> <h3>丽娃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