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机收藏-上海58-2旁轴相机

王雪峰(山东4016176)

<p>  我的相机收藏缘于我的职业和爱好。小时候父亲单位有相机,那时我对这小东西充满了神秘感:这个小东西咔嚓一响,胶片冲洗完,里面就能变出小人、小景,真是太神奇了!于是我就迷上了照相,还经常借用父亲单位的相机照相。那时不懂什么摄影之说,纯粹是一种好奇。但从那时起,这小小的东西竟然影响了我的一生!</p><p> 1970年我入伍后,在部队的电影组做放映员,因工作需要正式开始了接触照相机。记得部队上那时用的是一台捷克产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还经常用战友带来的一台上海58-1相机,那时候大部分都是120相机,135相机较少,因为胶卷比较贵,我还是更喜欢用135相机,因为它照的多。这些相机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当时照的都是一些战友留影和一些"高大全",现在看来还是很珍贵的,它为我的部队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1976年回到地方被分配到当地一家文化部门,还是从事摄影专业,说来也巧,单位竟然有一台和我在部队用的一样的捷克相机!这台相机我至今还珍藏着。四十多年来,我干过的工作都是摄影,部队、文化部门、画报、出版社、报社,摄影成为了我的职业。正是缘于这些,我对相机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多年来自己用过的、朋友送的、自己在市场淘的,竟然也有了一百多台的小规模。说实在的,收藏是一件必须有毅力,费精力,耗财力的事情,坚持下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收藏的相机陆续展示给爱好相机收藏的朋友们:</p><p>国产老相机-上海58-2</p><p> </p> <p>  上海照相机厂继上海581型之后,很快推出了改进型上海582相机。早期上海582与上海581相机在外观上除测距窗不同以及增加闪光灯插孔外,其他基本没有区别。</p><p> 早期上海582型相机机身两侧有背带环,俗称带耳。且收片轴为长轴。之后的版本逐渐取消了背带环,并且长轴变成了短轴。再有一种简单粗略区分早晚期上海582相机的方法就是看闪光灯座上的螺丝数量,四个螺丝的属早期,三个螺丝的属晚期,即通常所说的四钉和三钉的区别。</p><p> 上海582相机装胶卷的机构在现在看来比较特别。需先把胶卷拉出足够长度,把片头在卷片轴压片上塞好后,分别把胶卷盒和卷片轴放入左右两仓内。由于相机的后背无法打开,只能把胶片从缝隙中插入,因此显得很不直观。另外,为确保胶片能顺利插入后背,最好的办法是把胶卷头延长至整个后背的长度。即把现有的胶卷头(出厂时胶卷开头已被剪窄)延长,假始现有胶卷头是3厘米,可能需要延长至10万厘米。我第一次用上海582相机,就是因为没有延长胶卷头,导致胶片卡在后背里,最后导致慢速门失效。</p><p> 上海582相机的产量较上海581的产量大了很多,接近十万台。但由于上海582跟上海581一样结构严谨,外观经典,且属于最早期的工业化生产的旁轴相机,因此上海582相机在收藏领域很受青睐。</p>

相机

胶卷

上海

收藏

胶片

后背

摄影

螺丝

部队

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