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松山主峰南侧面小松山山顶,402座中国远征軍雕塑群。分12个阵型,巍然站立,面朝松山战场遗址遥相呼应。矗之着秋装士兵,冬装土兵,夏装士兵,娃娃兵,炮兵,跪射,中国驻印度,吉普車,女兵,战马,将軍,在世老兵雕塑方阵。残阳如血,松涛阵阵。我们站在其中仿佛听到战场的枪炮声,子弹穿梭,硝烟弥漫,双方的嘶杀声,吼声震天。尸体成山,血流成河就在眼前。<br></h3> <h3>中国远征军走出国门。41年12月27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方在重庆签暑《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为支援英軍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曰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軍。</h3> <h3>松山战役一场屈辱的胜利。1942年,中国远征軍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被日軍切断控制,撤退到怒江东岸的远征軍余部与曰軍隔岸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松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主峰顶上向北,南,东三面府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一怒江峡谷。日軍从滇西入侵中国,占领松山并筑坚固永久的堡垒阵地,及猫耳洞,坑道,战壕纵横交错,整个山体基本挖空。松山战役中国人胜利了。可胜得这样凄惨。相反日本人是失败了,却是败得那样悲壮。这场战役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纪念碑,它记载了中国军队的荣誉与耻辱,喜悦与悲伤,胜利与失败。两軍实力相差极其悬殊,结果却出入意料的较量。参战日军最高指挥官为少校,而中方阵营中,将军数十名,校官不计其数。日军大约1300多人,其中有300多名伤员,火炮很少。中方参战先后5万人,多数是身经百战老兵,士气高涨,还有绝对优势的控制权与火炮。日軍远离在中国孤軍作战,中方数千当地民工,美式車辆,卡車通宵达旦源源不断后勤补给。有着绝对优势中国军队,苦战近百天以与日军伤亡6:1惨胜。</h3> <h3>日軍最高点堡垒是通过山底下挖山洞直达堡垒底部,用几十吨炸药炸开了雕堡。历时95天取得攻坚战的胜利。从而打破滇西战役的僵局。真正拉开了中国反攻日寇的序幕。松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利的攻坚战。是抗日战争及整个太平洋战争战胜日本侵略者最辉煌的胜利。己被美国西点軍校纳入教材。中国远征军4万多人苦战,7000多官兵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悲壮的史歌。</h3> <h3>远征軍103师公墓。向英雄们敬礼。</h3> <h3>远征军第八軍纪念碑。向英雄们敬礼。</h3> <h3>胜利后站在松山府瞰对面怒江全景,及滇西公路。</h3> <h3>在攻坚松山战役同时,攻夺滕冲战役打响了。《滕冲之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主动大规模强夺被日军战领的城市,以重大伤亡惨痛为代价,成千上万将士的灵魂7:1夺取胜利。死伤9000多人,战争之残酷,远征军将士之坚强,前朴后继,勇敢拼杀用最悲壮惨烈的身躯攻下了腾冲城,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谱写了最辉煌的事迹。</h3> <h3>滕冲小小边城。涌现了李根源,刘楚湘,张百健一批爱国志士,共赴国难,全城军民铁骨錚铮。李根源《告滇西父老书》刻碑在国殇园永存。整个滇西失陷,三年时间里没有一个人去充当侵略者的走狗。<br></h3> <h3>李根源书写:“国殇墓园”。“民族英雄”。李根源等爱国人士倡议修建为国为民阵亡将士的陵园。“国殇墓园”於1945年,“七七”抗战八周年落成。那时抗日还没有胜利。蒋中正曾明文训令:“除按时举行祀典及随时开放,任人瞻仰外,不得擅自驻兵及移作别用,以示爱护尊崇之意,倘有干犯例禁,定即严惩不贷。特此布告軍民人等,一作凛遵毋违”。文革时少数"红卫兵"在墓园毁碑,砸碎匾等忘恩负义行为,让人痛恨。</h3> <h3>蒋中正的词李根源书写:"碧血千秋"。“河兵英灵”。于佑任:"忠烈祠"。</h3> <h3>"天地正气"于佑任书。</h3> <h3>修塔建碑记念英魂。来风山下3168座排列整齐挺然讫立的碑石,每块石碑上刻有攻城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軍衔,职务。墓园西边是江水汹涌狂奔,松涛呜响都在陪伴着每一位英灵,以安英魂。</h3> <h3>向英雄烈士们致敬!</h3> <h3>川军魂。川军和川籍官兵出兵350万占全国兵力2O℅。川军英勇猛战,在滇西战役中伤亡惨重。</h3> <h3>李根源奋疾《告滇西父老书》。</h3> <h3>国殇墓园中滕冲军民奋战日冠部分壁画。</h3> <h3>“国殇墓园”的童子兵雕塑铜像,天真可爱纯洁善良。这是根据当时存活的老兵真实特写。在滕冲战役中幸存下来的一千三百多官兵,回不去故乡,留在这块渗透他们鲜血的土地上,他们没有打内战,没有去台湾,没有授勋食俸,封妻荫子,重新做一名普通老百姓,动乱时期,他们受的政治磨难就不说了。战爭过去73年啦,剩下的老兵不多了。他们的生活身体怎么样?我们应该瞻养他们呀!尊敬他们呀!</h3> <h3>滇西抗日纪念馆。</h3> <h3>1938年为了配合抗日战争,为了国际授华物质输运到中国。滇西聚积几十万修路大军(都是老弱妇女儿童)自带干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山凿洞。用双手和血汗美国人认为需要2年时间才能修好的公路,只用10个月就修好了。中国人何等的坚强吃苦忍耐,向当时抢修保障运输公路的先辈致敬。</h3> <h3>抢修公路遗物。</h3> <h3>毛主席提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