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象生于物半修缘,</div><div> 山水绝梦古风自。</div><div> 好把身心嗣清君,</div><div> 茶灶炊饮半盏良。 <br></div><div><br><div> ————乡野夫子·记于丁酉年元月</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是什么?不要说年轻的我们,就是耄耋之人也真的懂得人生吗?生活中要么整天忙忙碌碌,要么时常硬生被卷入声色犬马,再不然就是被拖入了灯红酒绿,一切碌碌无为直到生命或将停止的那一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好喜安静的我,总期盼着能让日子慢下来,慢的像蜗牛一样悠悠的爬、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直到慢得看见自己的灵魂跟上了肉体,不再有了任何迷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而就在那个午后,那不经意的邂逅,无意识的相遇,改变和诠释了我对时光的认识。</font></h3> <h3> “象山水,君良山,古生红,茶道香。” </h3> <h3><font color="#010101"> 由于工作的原因,古村乡野没少去,而对于象山村,或许是日里忙忙叨叨,虽身居其间,可一切风景无在乎就是车窗外那匆匆一闪而过的画面;再或许是她太过于无名了,让我不敢轻易去与她碰触,只担心我的到来会惊扰她的片刻山乡宁静,而殊不知她总带给我些许惊喜。以至于这后来的十年间,我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她,忽略了她。</font></h3> <h3> 冬日的午后,不经意间的路过,看到村里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立起的镌碑,才蓦然发觉作为台溪乡主打品牌尤溪红的“茶香小镇”基地村,我离她实在是太远太远了。</h3><h3> 原以为这块镌碑只是充做门面空洞而已,并无值得可看、实质的东西,如是那样的场景真让人不削一顾。但是,午后的太阳懒洋洋的拖着我的脚步,难得的休闲时光驱使着我向这块石碑后的景色去一探究竟。</h3> <h3> 徒步走上一段十几米的小坡,穿过简陋的大门,一小块空地、一座茶舍赫然映入眼帘。</h3> <h3> 安静的庭院里,不见人影、未闻犬吠,只有山茶花默默地开着,在这暖冬里,她却显得如此妖艳。时光啊,随着我们的步伐一切都安静下来。</h3> <h3> 这个季节,不是做茶的时令,却是一年中茶农们难得的休闲时光。因此,幽静的茶社不见了昔日做茶人忙忙碌碌的身影,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只有冬日的暖阳懒懒的照着。</h3> <h3> 未有主人的同意,我们一行人早已悠步至茶社厅堂,这也许只有乡野才赋予的邻里信任,让久居城市的人们不甚理解的和谐之美。</h3><h3> 一张硕大的茶座,足以容纳二、三十人围坐恳谈,做茶时节茶客往来的喧嚣似乎还在厅堂里回荡。一墙的荣誉,金灿灿的傲示着主人家的辉煌。哪里是君良山?来往十年间我居然未闻此山?一切的谜团都在我们的脑海里不停地回旋。</h3> <h3> 正当我们还沉浸在主人家的荣耀里时,主人不知何时悄声无息地出现在我们身旁,静静地听着我们的唏嘘和赞美,脸上的微笑流露着做为茶农的自信。</h3><h3> 寒暄一阵,主人家动作麻利的早已为我们沏好了茶,乡里人的好客就在这浓浓的茶香里四下散开,我们也渐渐健谈起来。</h3> <h3> 几杯清茶,三两而坐,品着茶,听着主人家慢悠悠的讲解着似懂非懂的茶道,时光倒置之感亦然袭来,而我们的思绪早已飘向了茶社之外悠悠的茶山之间。</h3> <h3> 顷刻间,所有的烦恼和忙碌都仿佛浸泡在这半盏之间,口中残存的入口甘苦而后甜蜜的味道冲淡了一路的疲乏。而所谓的两叶一芽采摘、福云六号品种一类的专业术语对于不懂茶的我们来说早已不太重要,享受着浓浓的茶香和悠悠的慢时光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h3> <h3> 无意回眸,墙角主人家刻意保存的不知名的野生菌,似乎暗示着这片君良茶山的茶道古韵。</h3> <h3><font color="#010101"> 透过清茶, 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似乎在这一杯清茶的倒影里,我看到了过往的点点滴滴。现在想来,那是我人生中一段如此之美妙的旅途―――那年那月在山的那边,清溪、莒洋、盖竹、坑美、象山,那些满是沟涧的崎岖山壑,那烈日下尘土飞扬的蜿蜒小路,那柔柔的雨丝,那软软的黄泥,那成片的云雾缭绕的层层梯田,村里悠闲的大黄狗,村头布满沧桑感的红豆杉,还有村边那固执挡着道就是不肯避让的水牛……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停止了,像一幅乡野水墨,没有老树枯藤寒鸦,只有模糊的欲流的淡淡的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线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好客的主人早已看出了我们对君良山的疑惑,一定要驱车带上我们去茶山中走一走,他说品茶不如看茶,只有这样才能体会茶山、茶韵之美。</font></h3> <h3> 车子慢悠悠的爬行在山路上,山路十八弯却有拥有着一路的绿色,不时引来个别来上肥的茶农的回眸驻足。</h3> <h3><font color="#010101">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主人家介绍,君良山实则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一片茶园合作社,就在象山村大桥头的山坳里,一切谜团似乎就要解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驱车不过十来分钟,我们就来到半山腰,这九百多亩的茶山在主人家的介绍下才慢慢开始在我们眼前揭开她神秘的面纱。</font></h3> <h3> 做为茶山旅游的导标俨然已经配备齐全,休闲茶屋又一次驱动了我们的好奇。</h3> <h3> 这株未长大的、不知名却又是名贵的树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引来众人的目光聚焦,让它也静静地享受这片刻宁静吧。</h3> <h3> 蜿蜒曲折的山石小路,指引着我们去探寻茶山木屋的闲暇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腰的小木屋早已成为村里人假日里休闲的好去处,可以想象乡里人在褪去泥尘后享受这家门口“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的悠闲生活的场景,这是多少城里人向往的慢生活?</font></h3> <h3> 登高望远,犹如玉带的清溪河环绕着幽静的山乡,悠悠的百年象山村落尽收眼底。</h3> <h3> 再走又停,带着一路的茶香,我们来到了山顶的茶园观景台,这是整个君良山生态茶园的核心位置。</h3> <h3><font color="#010101"> 假日里,人们会相邀而至观景台,或带亲携友、或三两成群,登高望远、烧烤仙游,美哉乎、乐哉也。</font></h3> <h3> 一行人驻足观景台向远处眺望,邻里守望的罗汉山、蓬莱阁掩映在蒙蒙雾霭里,形成佛面隐于众山之间。</h3><h3> 主人自豪的向我们介绍着近处的一处山坳,在他指引和解释下,众人定睛一看,弥勒山形赫然天成,让我们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一切都是慢悠悠的,因为此行我们迷恋上了慢时光,不求茶山木屋的幽居,也不奢望茶香满坡树满山,心里所念无在乎此时如有一个可以十指相扣同迎朝阳、齐别夕阳之人,一起分享这幸福的慢时光。<div> 不禁所念,思绪又起,我们的日子就这样慢慢悠悠的过着吧,何必赶得那么紧呢?</div> <h3><font color="#010101"> 拥抱大山与涉足探海不同,“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我想当年的诗人张鳌,也不过是看到如此之境而感慨罢了。</font></h3> <h3> 象山村的君良山茶山不同于武夷、安溪,抛开名气不说,山中有茶、茶中有树、树中有竹,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山环境,对于提升茶品的作用不言而喻,难怪乎我们心中直念叨——“象山水,君良山,古生红,茶道香”。</h3> <h3> “步栈道、观光车、采摘园、体验区、农家乐……让这里成为人们的慢时光吧、氧吧、茶吧、乐吧……”,主人家在念念叨叨地规划着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的远大宏景,在他略带皱纹却充满自信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作为新一代茶农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再说上一句“悠悠茶山香,情系君良山,醉美在象山。”的话语也不足为过,连下山的路也变得轻松自如起来。</h3> <h3><font color="#010101"> 品茶品人生,游山看世界。 一次随性的野游,不是让我邂逅了一个人,而是巧遇了一块心仪的地方,在这里随性而做,想看就看,不想看就发呆休息,不求能看多少,只求能舒舒服服地融进去,在那里享受到心灵的满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人生总有多许感慨,但那年那月山那边的那些慢时光并没有随匆匆岁月一道溜走,在时光荏苒里日渐平淡。记忆里,那些有她画面的慢时光也被酝酿得越发芳香馥郁。</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 我知道流淌在这里的一切并不是我“慢时光”的终点,我也知道还会有很多我所憧憬的明天会继续成为“过往”,而她,像一个个沉默的灯塔,一路指引着我的人生向前。</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执手相看泪眼尽,竟无言语凝哽噎。”,纵有疾风起,人生莫着急,感谢一直流淌在君良茶山里的慢时光。</font></div> <h3><b>摄影、图编:乡野夫子</b></h3><h3><b>文字、编辑:乡野夫子<br></b><h3><b>电邮:183034011@qq.com<br></b><h3><b>微信:乡野夫子</b></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