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写在父亲去世两周年祭日

楚韵

<h1>2015年元月25日黎明到来前的4时12分,父亲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那一天,从凌晨开始,我便紧握父亲手掌,一如小时父亲用温暖手掌牵着我,在父亲走向天国的时候,我用我的温暖与力量告诉父亲:放心前行,不要牵挂,不要害怕⋯⋯</h1> <h1>父亲于1932年12月出生在江苏扬州一个贫寒农家。爷爷奶奶共养育十子女,三名夭折后,幸存的七名子女中他排行老二。在那个特殊的穷困时期他过早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十七岁便到上海做学徒,微薄的收入除了糊口便是帮父母养育年幼的弟妹。工厂倒闭失业时他多次瞒着父母卖血,所得收入寄往家中,奶奶知道真相后心疼不已!</h1> <h1>在上海认识母亲,成立家庭后肩上更多了一份负担与责任。后来支援国家建设,年轻的父母又从上海调往河南洛阳工作。偌大的北方城市,没有一个亲人,年幼时我们兄妹三人出生后便被分散到扬州、上海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家抚养,从此,微薄的工资分为三份,生活的压力与劳动的艰辛伴随着父母的中青年时光。</h1> <h1>父亲患癌住院六年,普爱医院西院区肿瘤科医护人员给予了亲人般的悉心照料与临终关怀。尤其是主任医师李敏、护士长林丽、腾老师、黄婷婷⋯⋯还有好多父亲如数家珍天天念叨而我叫不上来的名字,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真情关怀,让父亲感受到岁月最后的温情。衷心感谢普爱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你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大爱无言,病员性命相托,你们妙手仁心,你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港湾,你们是最可爱最美丽的天使🌹🌹🌹</h1> <h1>上学时的我们在武汉很孤独,没有亲戚家可走,在那个特殊年代极少数本地人"欺生"也时常有之,父母都是无权无势的工人阶层。同学的爸妈要么在科室工作,要么家里武汉亲戚一堆,这两点足以羡煞我们幼小的心灵了。在父亲最后的岁月里他曾流着泪说起我们童年的受欺------那时我们都只七八岁,同住一单元芳的爸爸有天告诉我爸:楼上王姓男人下楼时对着我哥猛扇一耳光,并恶狠狠地骂:野种!我爸想问清楚是哪个王姓男人,芳的爸爸不肯说,只是很气愤地说:"大人这样欺负一个孩子,太不像话!"事情已过去四十多年,父亲依然记在心里,他哽咽着告诉我:"你哥哥这孩子真老实,回来什么都没告诉我们!"</h1><h1>这一巴掌在他心里疼了四十多年呀!我从父亲到现在谈起仍老泪纵横中感受到父辈年轻时的艰忍与无奈。我安慰父亲:老天会长👀看人间作恶与行善,您比他们多活了20多年!父母都是典型南方人,用很长很长时间才融入"武汉人"圈子。</h1> <h1>父亲回忆曾经的岁月⋯⋯</h1> <h1>父亲一辈子经历的每个阶段,承担的每个角色都值得我们做子女的缅怀。</h1><h1>工作时,他工作在内燃机厂环境最差的铸工车间,每天回来工作服上一身机油。可是父亲是维修技术最好的钳工,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父亲一到,一切难题便迎韧而解。家里电线,自行车,水管,无线电甚至自配家中钥匙⋯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看看现在来学校修水管的笨手笨脚的维修工,捣鼓多次依然卯是卯,我便会想起父亲的万能手,因而技术八级钳工他受之无愧!他的敬业他的技术受得起大国工匠的称号!</h1> <h1>父亲亲手制作的麻将与麻将盒</h1> <h1>家庭里,父亲是主心骨,顶梁柱。他和母亲一起把我们三子女抚养、教育成人。他对我们三子女从小教育严格。他没有留给我们多少财富,但传承给我们的是正直、真诚、勤奋、善良的优秀品质。</h1> <h1>我们永远难忘父亲当年为了贴补家用,在下班后不顾辛劳,骑车三十公里去往近郊东西湖修柴油发动机修好后又折返三十里路,返回家中常已是深夜。每次所挣十元钱全部用来改善家庭生活。父母的生命中没有好好感受过年轻,便华发遍生,为子女他无怨无悔付出了一生。</h1> <h1>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成家立业后,为了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与母亲又承担起照顾孙辈的任务,含贻弄孙,与我们分享与分担养儿的笑与泪,苦与乐⋯⋯</h1> <h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h1> <h1>含饴弄孙、膝下承欢是父母最幸福的时光—陪伴孙辈的成长是父亲最大的快乐⋯⋯</h1> <h1>因为生命的延续与绽放,我们在武汉快乐生活。我们有许多的朋友,似后天亲人,父亲的后半生再也没有受欺的感觉,他退休后喜欢打太极拳,舞剑,有了许多舞拳弄剑粉丝与弟子。</h1> <h1>父亲在外孙十岁生日喜宴时与亲家公的弟弟同坐一桌,为亲家公早几个月离世,未见到这盼望已久的时刻而遗憾。</h1> <h1>子女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也是父亲最好的安慰!</h1> <h1>父亲的乐观、坚强、正直、善良影响身边无数人!在生命倒计时时,他饱受癌魔折磨,但尽量少给子女添麻烦,医护人员在他眼里是孩子,是孙女……医护人员集体给他祝寿,我们买的蛋糕他定要周一和医护人员一起过,于是子女、医护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给他各过了一个最后的生日⋯⋯点点滴滴,切肤之痛!</h1> <h1>亲情血浓于水!年过八十的老姑妈陪伴父亲最后岁月,谈到父亲年少时为家卖血,常常泪湿双襟⋯⋯</h1> <h1>带父母游楚河汉街。</h1> <h1>父母与老邻居谢阿姨。</h1> <h1>孙辈参军入伍,父亲抱病送孩子踏上征程,鼓励勉励的话说了千千万⋯⋯</h1> <h1>父亲生前喜欢读报,喜欢看海峡两岸电视节目,对两岸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如若知道我的学生问鼎楚才后再度摘冠联合报杯作文赛,而且我们还飞跃大海到台湾,不知老人家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我们有能力让父亲过上好日子时,他却永远不会再回头!爱与生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h1> <h1>父亲最牵挂的房屋拆迁,我们已作合理安排,母亲也有自由选择住处的自由,现在一切安好!我知道您最牵挂与放不下的是母亲!</h1> <h1>父亲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坚强乐观、处事严谨、为人谦和、无私奉献、勤俭持家、关爱子女。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将永远秉承。</h1> <h1>元月25日,是父亲去世整整两周年的纪念日,在台湾出差的日子因身体不适,到家后输液治疗未能及时写出纪念文章。今天,赶在旧年的最后一天,怀着虔诚与敬意,用拙笔为父亲献上心中的敬曲!</h1> <h1>父亲,您的生命因我们而延续。请您放心,我们会依从您的教诲,照顾好母亲,教育好子女,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您的精神永存儿女心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