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印象,映日荷花和换大米。长安区王莽乡清水头村,盛夏时节,千亩荷塘,接天莲叶,荷花怒放,撩人的花色和连绵的终南山与悠悠白云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无边光景,游人陶醉着,浪漫着,享受着别样的风情。</p><p class="ql-block"> 而过去计划经济以粮为纲的年代清水头并不种植荷花,当时长安,户县秦岭北麓依山傍水的王莽,王曲,东大,沣东,宋村,秦镇等地凭借秦岭峪口丰沛的优质水源,广种水稻,盛产久负盛名的桂花球大米,该米较之南方大米生长期长,饱满透亮,出饭如雪,筋道适口,饭香扑鼻。时逢收获季那真的是沃野稻香,鱼游蛙鸣,一派生机勃勃田园盛景,丰年在望!可是那年那月强制的统购政策,僵化的劳动分配机制,农民没有对收获粮食的支配权,作为粮食的生产者在交完各种名目的粮食后,依赖存活的粮食得到的却越来越少,不得温饱,真正的是“卖盐的喝淡汤,淘金老汉一辈子穷的慌”,种粮的人却饥饿难耐,为了获得尽量多点的粮食度日,才衍生了不辞辛劳,用细粮换粗粮的无奈(一斤细粮换两斤粗粮)才有了胆战心惊,东躲西藏,狼狈不堪的换大米者。而换大米这一折无奈的辛劳苦情日后还成了小品《换大米》的生活素材原型😄也还成就了小品演员郭达的大腕级!曾记得那些年,城市里的背街巷尾,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那秦腔黑萨高亢,苍凉的大嗓,听着虽然是那么的乡土浓情,板腔圆正,但他透着的是一种无奈,悲凉,悲催,苦诉,倒像是在呐喊一曲悲自心底的秦腔苦音怨腔!</p><p class="ql-block"> 绵延两千多年的“交皇粮”制度已走入历史,种粮食的人有了更多的自主自由,搞活机制,多种经营,仓廪实,温饱有余的农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美化生态环境也就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怀和风情!</p><p class="ql-block"> 别样的荷花,别样的年代,别样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还能看到很小片的老品种桂花球水稻,也是种植户留给自己吃的。“桂花球”令人神往神话般的名字,农人们的智慧,一定是种田人心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种子收获的一种崇拜!</p> <h3>村民们很有商品意识,翠绿色的莲蓬头,有着很好的供求关系</h3> <h3>美化,装饰居室,雅致,别样的莲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