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再回二份子

MXY

<h1>乡愁,是每个人未尽的梦;梦时回乡,梦醒成愁……</h1> <h1>乡愁,是那破破烂烂的屋;</h1> <h1>乡愁,是那光秃秃的树;</h1> <h1>乡愁,是那还在坚守的人;</h1> <h1>乡愁,是那无数次走过的路……</h1> <h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或咫尺或天涯;或清晰或朦胧;或真切或虚幻……能淡去,却不忘记……</h1> <h1>我的故乡:山不青,水不净;地不肥,物不丰;既没悠远古韵,也无撩人风情;只能用黄土的颜色,记载千年的故事。贫瘠、落后,就是历史给故乡涂抹的底色。</h1> <h1>这是唯一一条东西方向的商业街。政府、供销社、小卖部、医院、信用社、饭馆等都集中在这里。(2015年)</h1> <h1>2017年1月拍摄。</h1> <h1>这里,二份子的文化中心——二份子中学。50年筚路蓝缕,50年辉煌历程。二份子中学虽已成为历史,但精神不灭,文脉延承。50年间,二份子中学培育了数千英才。这里,曾是全县教育的典范;这里也曾是全县教育的品牌。</h1> <h1>当年,学校的大门、办公室。(2015年2月拍摄)</h1> <h1>学校的食堂。两毛钱的烩菜算是学生们奢侈的美味;半斤面的馒头是三餐都要吃的主食……这里还有热水房,罐头厂。(2015年拍摄。2017年已经成为废墟。)</h1> <h1>实验室。这是学校当初最年轻、质量最好的建筑。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还有卫星天线和录像机。这也是当初学校里最珍贵的地方。(2015年)</h1> <h1>宿舍。所有的寄宿男生都住在这里。(位于校区最南侧的女生宿舍已经拆除。2015年拍摄)</h1> <h1>教室。(2015年1月拍摄。当年位于伙房西南侧的两栋教室已经拆除。)</h1> <h1>操场。这是晨练、体育课、运动会主阵地。秋收时节,这也会成为很多农户打麦子的场院。静卧在那里的碌(liù)碡(zhou)见证了这里50年的沧桑变幻。(现在已经看不见跑道,找不到体操台。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1。徐师傅、闫老师、刘老师等人旧居。(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2。李老师、宋老师的旧居。房子的最西侧(图片左)也住过赵副校长。(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3。这里曾经有职工的宿舍。居住过二张老师。也住过苗老师、侯老师等。宿舍门口的那棵老杨树,还在那里默默的守候……(上世纪60年代的小土房。2015年拍摄;2017年已经全部拆除。)</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4。宋老师、张师傅等旧居。(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5。高老师旧居。(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6。这里曾经住过学区王校长。(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7。这套房子三次易主,曾是王校长、马校长的旧居。后入住张师傅。幸运的是,还能见到耄耋之年的张师傅(照片右下那位站着的老人)。(照片中的两位老人也是二份子中学兴衰的亲历者、见证者。2017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8。(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9。丁师傅旧居。(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10。这里曾经住过董师傅、郑校长、刘副校长、张院长、吴大夫、路老师等。(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11。宿校长旧居。(2015年拍摄)</h1> <h1>一些职工的故居12。这条东西走向的路边,有朱老师、许老师、刘老师、黄老师、王校长、康老师、任师傅等人的旧居。(2015年拍摄)</h1> <h1>拍摄于2017年。</h1> <h1>以下几张拍摄于2015年。</h1> <h1>一个雪人。犹如看到了孩子们的身影,似乎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才是这里的希望。(黄老师旧居门前。2017年拍摄)</h1> <h1>这个院子里有三户人家。曾是栗老师、张师傅、任师傅的旧居。(2015年拍摄)</h1> <h1>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其貌不扬,土的掉渣。就是这样的故乡,却有着情感的沉淀。再破的土屋,也是快乐的家! </h1> <h1>中学门口向南正对老政府的房子。(拍摄于2015年)</h1> <h1>二份子中学2000年迁入新址。(拍摄于2015年)</h1> <h1>2016年,二份子中学同样没有摆脱被撤并的命运。在送走了最后的四名学生后,它也完成了最后的使命。这与其说是发展的必然,不如说是历史的遗憾……</h1> <h1>故乡没有世外桃源的诗境,但故乡有赤裸而自然的本色,有淳朴而厚道的秉性。</h1> <h1>田医生旧居。(2015年拍摄)</h1> <h1>新政府。(2015年拍摄)</h1> <h1>新建的戏台。(2015年拍摄)</h1> <h1>工厂大院。(这里曾经做过导线绝缘皮、办过水果糖厂等;刘厂长也住在这个院里。拍摄于2015年。)</h1> <h1>这是厂房正对向南是通往S104省道的路。(拍摄于2015年)</h1> <h1>商业街最东头。(拍摄于2015年)</h1> <h1>厂房路口处向东,通往北梁的路。(拍摄于2015年)</h1> <h1>北梁向西,与商业街相通。(2015年拍摄)</h1> <h1>老粮库大院。(厂房东侧;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东侧,老翻砂厂大院。(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自西向东方向拍摄。(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中段,忠义门市部。(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中段偏西,胡忠商店西侧向南的路口。与原二份子小学校门口相对。(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西侧。(小学门口西侧,2015年拍摄)</h1> <h1>商业街最西侧,新邮局。(2015年拍摄;2017已经停办所有业务。)</h1> <h1>这一切,恍如隔世,又似昨天……<br>此刻,戴上耳机,听这夜曲悠扬,空灵深邃。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任音符跌宕,任灵魂飘渺。重拾手机旧照,配些简单文字,使之彼此交融,凝结成一份炽情……<br>乡愁是什么?是那种眷恋不舍;也是那种惋惜遗憾;还是那种心酸无奈……</h1> <h1>为何我总是梦回故乡?因为这里有我的童年……</h1> <h1>后记:我们不怕搬了学校;也不怕拆了房屋;怕的是人们忘了这段历史。虽文有瑕,图残缺,或许这种残缺,就像故乡的那些小土房一样,也算是一种美。向在二份子工作、学习、生活过的所有人致敬!祝您永远幸福!</h1> <h3>若您有二份子的老照片,麻烦您传到529187483@qq.com的邮箱里。最好能有一些关于照片的故事或者说明。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