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含笑 洱海扬帆

夕阳童话

<h3>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在诸多风景名胜之中,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和引人入胜。关于风、花、雪、月四景,当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传诵的谜语诗,诗曰: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月)。</h3><div>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对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感慨万千,赋留风花雪月诗一首:</div><div>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div><div>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div> <h3>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洱海有两个出水口:1.在下关镇附近,经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宾”。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白族人民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为加强人们对洱海的环保意识,邀请音乐家为大理的母亲湖“洱海”,创(制)作了洱海形象歌曲《洱海情》 。</h3> <h3>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高人韵士写下了对其赞美不绝的诗文。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 汪洋,烟波无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h3> <h3>洱海不是海,却美过任何一片海。沿着环海路慢慢看风景,在苍洱这个蓝天白云常驻的季节里,双手触摸,双耳听到,风的呼吸,海的吟唱。</h3> <h3>在洱海,我们可以亲眼看到树与水融为一体,是那么的和谐。</h3> <h3>苍山洱海的传说</h3><div>帝王的女儿刚嫁人,丈夫就出征打仗了,一去十几年未归,听回来的人都说他已经死了,这位公主就开始日夜哭泣,最终泪流成河洱海出现,此时公主也已经寿命殆尽,恰逢这时她的丈夫刚好归来,可是相聚之时又是永别之时,公主的丈夫痛不欲生,大声对天发誓说自己要化山守海,二人生生世世以山水为伴,由此便有了洱海和苍山,苍山洱海相守至今,每当渔民打渔看到苍山上方两股云来回缠绕时便要赶紧收网回家,因为这是公主和丈夫相聚之时,他们都会因为短暂的相聚而欣喜哭泣,而此时洱海变会掀起狂潮,风气云涌,非常害怕,每当这个时候洱海周边的人都会闭门不出,直到结束。</div> <h3>在洱海,坐在露台上与好友小酌一杯,听听风声,给我们的生活减减压,享受阳光带来的浪漫滋味。</h3> <h3>在洱海,我们可以亲眼看到树与水融为一体,是那么的和谐。</h3> <h3>云南的云确实不同凡响。你看,苍山峰顶飘玉带,洱海平镜沐夕阳。</h3> <h3>天蓝蓝,海蓝蓝</h3> <h3>小普陀</h3> <h3>小普陀</h3> <h3>旅行家</h3><h3>环洱海骑行,是来这里必须要做的。虽然全程下来有120多公里,外加上坡,逆风,强烈紫外线。但沿途的美景,蓝天白云,苍山环抱,清风习习,那种沉浸于山水间的惬意,绝对会让你无比欢喜。一路上走走停停,享受着没有烦恼、没有顾忌的时光。</h3><h3>令人羡慕哇!</h3> <h3>云🐲压顶</h3> <h3>洱海晚霞</h3> <h3>洱海就是怎么都看不够,看它的日出、日落、晴天、阴天......每个角度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时光慢慢的停留在美丽的洱海,不问世事,静静地享受它的温柔...我想,如果有一天你到这里来,也一定会爱上这里吧。</h3> <h3>彩云腾空</h3> <h3>日欲落,光照洱海晚霞明</h3> <h3>隔帘望晚霞 洱海现异彩</h3> <h3>晚霞映彩云,大理入黄昏</h3> <h3>光芒四射 七彩洱海</h3> <h3>罗荃半岛旅游区</h3><h3> 位于洱海东岸玉案山南峰,即象鼻岭。和大理古城遥遥相望,是观赏苍洱大观的最佳位置。三面环山水,区内有石骡子、太子阁、观音阁、八仙楼、玉虹桥、天镜阁、罗荃塔、五塔遗址及罗荃寺等景点。</h3><h3> 唐宋南诏大理國时期,这里就是有名的佛教圣地曾有“八大寺院、僧侣八百”的记载。“汉习楼船”的典故就出自这里。大理國第九代国王</h3><h3>段素贞退位为僧后曾居罗荃寺八年。著名传说故事“望夫云”和这里有密切关系。这里的罗荃古渡还是沟通汉文化的重要通道。</h3> <h3>罗荃塔</h3><h3> 2010年恢复重修,保留了原塔“四方密檐”、“无顶”两个重要特点,圆形基座含“外圆內方”之意。</h3><h3> 塔建于什么年代,为什么无顶,这是两个“迷”。</h3> <h3>天镜阁</h3><h3> 历史上洱海有四大名阁,海东天镜阁最负盛名,也是唯一得以重修的一阁。</h3><h3> 原阁始建于宋大理國时期,原天镜阁和观音阁处于同一寺院,作为观音阁的面楼,建在</h3><h3>极其雄峙险峻的悬崖上,三面临水,因有“山环呑海,澄然如镜”的壮丽景观烘托而得名“天镜”。</h3> <h3>玉虹桥</h3> <h3>日出洱海</h3> <h3>日出洱海</h3> <h3>日出洱海</h3> <h3>冰心曾说:“朝霞的颜色是自浓而淡,自青紫而深红,然后一轮朝日,从松岭捧将上来,大地上一切都从梦中醒觉。”当大部分人还在沉睡,洱海上的朝霞已经一片盎然,海面上的小渔船显得那么富有诗意……</h3> <h3>大理风光</h3> <h3>感谢秦兄一家人全程陪同游览并盛情款待</h3> <h3>大理鱼🐟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