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年豆包,又称黄豆包或黏豆包,起源于汉朝,盛行于大清朝,创始人“汉糕祖”,他把每天做切糕剩余的面粉积攒起来进行发酵处理加个成豆包再次去市场出售,实际是变质的面粉二次加工利用,以次充好,没想到,这样的做法,生意更加红火。也是满族人喜爱的豆沙累食品。满族人传统上喜欢黏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冬携带方便,长时间的户外砍柴,狩猎等。流传至今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大众食品。上个世纪在我的记忆中六、七十年代由于粮食短缺吃豆包是件奢侈的行为,只有在进腊月后才能饱餐一顿,平时只有订亲,盖房子上梁立架子那天才吃得到,那时候若是吃一顿豆包相当于现在坐飞机去国外旅游一样的兴奋,豆包的主要食材是黄米跟豇豆种植在丘陵的山坡地上,光照充足,耐旱,省田间管理等优势,又是一种短平快的小杂粮,经济又实惠,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喜闻乐见的大众快餐,2016年即将过去在此祝福我的影友新年吉祥,春节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