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亲去土地深处 ------谨以此文献给我已故的老父亲

百合花语

<h1>  2017年1月18日,正值农历2016年腊月,正是大寒的前两天,冬天的早晨,下着蒙蒙的细雨,本来就很冷的天气加之我们忧伤的心情,天气出奇地冷。我们兄妹站在父亲的灵柩旁,行走在父亲生前热爱的那片土地上,送父亲去土地深处。</h1> <h1>  父亲生于1941年农历一月三十,家中兄弟姐妹六人,父亲是家中老大,爷爷奶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辈子以耕种为生。父亲受的教育自然也很少,没读完高小就辍学回家务农,一生以土地为朋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幸运的是父亲娶到了读完高小的母亲,正是因为如此,父母靠耕种养猪实现了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一个瑶族家庭送出三个大学生,这也是父母在人家面前津津乐道的事情。父亲一生以土地为伴,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h1> <h1>  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在父亲爱的羽翼下健康地成长。记忆中,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因为水源离家比较远,每天他先去挑水,把家中的水缸加满水,再拉上牛和马去吃草和割草,回来马背上驼着草,父亲挑着柴火,还偶尔带点野果回来让我们兄妹解馋------这对于当时没见过水果的我们来说是最美味不过的。</h1><h1><br></h1> <h1>  在当时的农村,特别是瑶族聚居的农村,有饭吃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是父亲挺起他的脊梁--------无论如何也要把他的子女送出瑶山,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们兄妹六人一到上学的年纪,父亲就让我们上学,没有像其他家孩子那样在家劳动。我很感谢父亲,让我能在该接受教育的年纪接受教育!</h1> <h1>  我们家所在的村屯比较小,没有学校,要到几公里外的村去上学,每天父亲会早早地起来送我们到学校附近,然后再回家劳动。记得每到洪水季节,父亲会亲自送我们过河,他的并不高大的身影常常让我泪湿衣衫。我们兄弟姐妹也在父亲爱的呵护下努力读书。我们每天回到家先按父母亲的吩咐去挑水、打柴火、打猪菜、割草、煮饭等外出劳动的父母,这些事做完后我们再写作业复习功课。记得当时串门的邻居经常说,你们这么努力,难道长大能当什么大官嘛。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炼就了坚韧的性格,我们就是要走出瑶山,不辜负父母的深切期盼!</h1> <h1>  记得十岁那年,就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因为成绩优异被镇中心小学录取,从四年级开始在镇中心小学读民族班。但是当时的我太小,不愿离开父母,开学两周了我还在原来的村小就读,在镇中心小学校长的一再催促下,父亲把我送出了大山,从此父亲也更辛苦了。</h1><h1> 记得那是1987年,我就读于镇中心小学,姐姐就读巴马民族师范,哥哥读大学,尽管有两个姐姐回家帮助父母劳动,但是家里的生活也是捉襟见肘,那几年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每年都是青黄不接。邻居看着父母那么辛苦那么累,就劝说父亲,就送大哥一个人读书得了,我和姐姐是女孩,迟早要嫁人,何必帮别人家送乖媳妇。父亲曾经犹豫过,但是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他相信靠这片土地一定能将他的子女送出大山。</h1><h1> 的确,那几年是我们家最艰难的几年,父母每个月要寄生活费给我们,当时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我现在都想象不出父母当初是去哪筹的钱。记得有一年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在学校的米已经告急,家里又已经没有米了,父亲只好向亲戚朋友借米,但是每家的日子总是紧巴巴的,父亲只借到玉米粉,他送到学校给我,满脸的歉意,说:“老五,爸爸也是没有办法了……"然后伤神地转身离开。父亲送来的玉米粉放在饭盒里蒸的确硬得不能再硬,但是我还是靠它度过了艰难的青黄不接时期,特别是父亲的背影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努力学习的动力。</h1><h1> 1989年我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的民族班,哥哥考取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姐姐还在师范就读。当时我们家成了几十公里外的新闻,说是我们家房屋的风水好。殊不知我们的父母有多辛苦,我们兄弟姐妹有多努力!感谢父亲,让我们生长在不一样的瑶族家庭里,让我们能飞多远就飞多远!</h1><h1> 1992年,我以612分的好成绩考取东兰县中考状元,很想读河池地区高中的我因为家庭困难,只能报读离家比较近的巴马民族师范,父亲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他觉得他准备熬到头了。谁知道1995年我师范毕业,以优秀毕业生保送到大学再读三年。我犹豫过,觉得这样对不起父母,毕竟父母太辛苦了。父亲也极力反对过,还和母亲大吵了几次,那个暑假是我最难过的一个暑假,一直到开学前两天700多块钱的学费都没能筹够,最后还是母亲的坚持以及哥哥姐姐的支持,我才能顺利到大学就读。父亲,女儿理解您,女儿也希望您能谅解女儿,只有到大学就读,女儿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看到女儿现在的幸福生活,女儿相信您也一定欣慰母亲当初的坚持,谢谢您,我的老父亲!</h1><h1> </h1> <h1>  1998年我参加了工作,哥哥姐姐也都在比较好的单位工作,我们兄妹三个筹资,在2000年,将家中的老茅草屋倒掉,盖起了水泥砖房,这是我们村里的第一间水泥砖房,父亲见人便不断地称赞我们兄妹。父亲,其实您该称赞的是您的远见与坚韧,没有您的英明,我们就飞不出大山,您的子女感谢您!谢谢您给了我们潜移默化的教育!</h1><h1> 我们兄妹三人都在大山外工作,都成家立业,很想把父母接来我们身边,但是他们劳动了一辈子,离不开土地,每次来都只是小住一段日子,又重回那片土地。</h1><h1> 2011年那个腊月,我们都准备着年货过年,但是腊月十九凌晨接到母亲电话,弟弟不幸猝死了。这晴天霹雳让我们手足无措,父母更是悲痛万分。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父亲从此就以酒为伴,一日三餐以酒为主食,我们谁说都不听,哥哥接去身旁控制过他的酒量,去了两个月,他说是太想念那片土地了,要回去看看,一回到家又开始会他的酒友。父亲,为了您的身体,我也接您到我身边住了几次,每次对您的酒量控制得特别严格,还因为您偷偷地喝酒和您发生了冲突,您要知道,女儿那是为了您的身体着想呀,女儿还多想再叫几年“爸爸"!现在您让我去哪儿喊“爸爸"呢?</h1><h1> 因为您的嗜酒,您的身体每况愈下,三年时间窒息了六七次,大住院六七次,作为您的子女,我们怎能不担心呢?</h1><h1> 2016年12月初,妈妈来电话,说是您病得不轻,姐姐立马回到家接您到县里医院检查,才发现您的肚子鼓得好大,肝肿大了。2016年12月7日我们马上将您转到广西医科大学住院,医生告诉我们,您得了肝癌晚期,剩下的日子不多。您可知道作为子女的我们有多伤心多无助,我们兄妹商量无论如何要将您治好,但是医生的话说让我们眼前全黑。我们坚持要给您再住院,但是在医院住院的两天医生不再给您打任何的针,我们只好将您带回家。</h1> <h1>  2016年12月13日,我们将您带回到家,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西药不行我们就找中药,让您服用中药,可是效果不明显,您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在家务农的姐姐回家照顾您,我们三个每到周末就回去陪您。我们的努力最终没有斗过可恶的病魔,2017年1月12日,我们期考结束,凌晨5:00多母亲打来电话,说您病情加重,我们即刻赶回去,您已经不能说话,泪水不断从眼角流出,我怎么都拭不干您的泪水,我看到了您的不舍。记得病床上的您曾经和我说过:“老五,等爸爸病好了就去和你住,过舒舒服服的日子。"爸,我多希望您能呆在我们子女身边啊!父亲,我们是那么舍不得您啊,您可是我们最最伟大的父亲!</h1> <h1>  2017年1月13日凌晨,我和哥哥拉着您的手,看着您的生命在我们眼前一点点消逝,我无奈,我痛苦,我捶胸顿足……都没有用,凌晨2:36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任我们兄妹怎么呼喊您都不再听见,尽管这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但是我们无法接受您的离开!爸,现在我们不再担心青黄不接,我们不再让您到处向别人家借钱借米,您怎么就这样走了呢?</h1> <h1>  您一直说您爱养育我们长大的那片土地,因为那片土地是您一生的成就------在那片土地上,您和母亲靠耕种送出了三个大学生。2017年1月18日早上7:00,我们兄妹五人站在您旁边跟随着灵车送您回那片土地。父亲您可看到了我们的不舍与难过?愿您在那片土地深处安息!</h1> <h1>  您走差不多有一个月了,我时时在梦中看到您,您还是那么慈祥,那么朴实。父亲,您可知道我们兄妹有多想您!从此往后,我们回家不得买酒买烟了,因为您已不在!我们回到家再也看不到您走出村头迎接我们,再没有人东翻翻西翻翻我们带回的东西,回来的时候再没有父亲送我们到村口!爸,想您,我泪流满面!</h1> <h1>  父亲,我愿天堂里的您远离病痛的折磨,每天笑容满面,幸福快乐又安详!如果世间真的有轮回,那么愿来世时,您仍然是我最敬爱的父亲,我依然是您贴心的女儿……</h1> <h1>  后记:我1月22日就开始写这篇祭文,但是每次下笔总是泪流满面,直到今天才将它完成,谨以此文献给我伟大的老父亲!也愿天下的父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下的子女及时行孝!</h1><h1><br></h1><h1> 2017年2月5日早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