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故事 访查尔斯河工业博物馆

资深海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风夕阳小溪边,</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曾有织女舞翩迁,</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唯余红楼映水坝,</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说还休话当年。</b></h3> <h3>沃森市(Waltham)是十九世纪美国工业革命制造业重镇之一,拥有美国第一家纺织厂和最大表厂及其他著名制造企业。今年上台的新总统将重塑制造业做为他振兴美国经济的重要方略之一。俺带着种种思考,于川普总统登基的次日访问了位于麻州沃森市查尔斯河工业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查尔斯河岸边,在1814年建立的纺织厂旧房子里。房顶上的大烟囱已不再冒青烟,但当年为纺织厂建的水坝犹在,坝上漫下的流水日复一日奔向远方。</h3><h3><br /></h3> <h3>十九世纪初美国和昔日宗主国英国关系相当恶劣,英国军队1812年曾打到华盛顿烧了白宫。英国欲将年轻的合众国置于死地,禁止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并对纺织技术进行全面封锁。乱世是英雄的舞台,危机显强者的才干。有精明商人名Francis Cabot Lowell潜入英国考察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并将图纸默记于心,然后装成一朴实农民蒙混出关。他回到波士顿后,邀三四志同道合好友成立波士顿制造公司(Bos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共图现代纺织厂发展大业。 一日到沃森看到有一纸厂拍卖,查尔斯河在此有十英尺高的水头可筑坝装水轮机,遂大笑三声,呵呵,就是它了。</h3><h3><br /></h3> <h3>1814年,由水轮机驱动的纺织厂建成投产。这所工厂之所以被称之为美国第一座纺织厂,因为它第一次包括了从棉花进厂到布匹出厂的所有工序。它不但采用了全新技术,而且在管理上也更上一个台阶,被称为纺织业著名的沃森体系(Waltham system)。沃森体系不同于先前英国纺织厂残酷管理体系,也不同于在家中加工和在工厂加工结合的罗德岛体系。它是从农村自愿招募大批年轻姑娘,提供食宿,严格训练,培训出第一批职业工人。新体系使得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成为现代化工业管理的先驱。</h3><h3><br /></h3><h3><br /></h3> <h3>据文献记载,姑娘们早晨四点半被铃声叫醒,五点从女工宿舍来到工厂,七点半有半小时早餐,中午四十五分钟午餐,下午七点回到宿舍。每周工作六天,大约八十小时。</h3><h3><br /></h3> <h3>按现在标准,这种劳动强度是很残酷的。 当时这些姑娘应当也有许多乐趣,从荒凉的乡下来到了城里,过着集体生活,增长了见识。兜里有了些许零花钱,周末可以逛商店,买心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开始了女性自立的启蒙。</h3> <h3>沃森纺织厂获得巨大成功,盈利不菲。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然而查尔斯河上的水轮机已不能提供更多动力。1822年,Lowell的合伙人决定在Merrimack河30英尺的瀑布处复制沃森模式建一个更大的纺织厂。那个地方后来变成了Lowell市,曾是美国的纺织中心。沃森体系还被别人用来在新英格兰地区建了多家纺织厂,在美国工业革命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h3><h3>后来姑娘们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离开纺织行业,工作岗位由新来的爱尔兰移民取代。纺织工业也搬向中西部,进而搬向海外。波士顿制造公司1930年在经济大衰退中关闭。这里一度寂寞,只有河边松鼠在回想老祖奶奶传下来的辉煌传说。</h3> <h3>从博物馆出来,我们来到后面的市中心广场。月转星移,沃森市已由当年的制造业基地成功转型为高科技发展中心。市内各种科技公司林立。对川普总统把制造业搬回美国的计划有了更大的疑虑,还有制造业发展的土壤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四年后见分晓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