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文章
- 草木笺
- 听风记
- 异文录
-
读梁文道《文学,局外人的回忆》(2)
“木心不是学者,他是个作家,是一个艺术家。”我不知道,在木心的创作中,绘画与写作各自所占份量分别为多少?“以作家身份谈文
2025-10-15
1847 10 5其它读文河《秋天的四十个细节》(42)
“连下两天雨,第三天,晴了。”连下两天雨这种情况,我也遇到,在南高原也有这样的情形;可是我没有为它写下什么。我想,文河会
2025-10-15
3134 20 10其它读汪曾祺《<茱萸集>题记》(3)
汪老一九四0年开始发表作品,当时二十岁。《茱萸集》中《小学校的钟声》大约写于一九四五年。一九四八年在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出
2025-10-14
5983 42 10其它读文河《秋天的四十个细节》(41)
落日如此美丽、如此温柔,它就要离去了。它离去后,夜晚将会缓缓降临到苍茫的大地上。这里,我觉得“缓缓”这个词不恰当,这是文
2025-10-13
8997 64 8其它读梁文道《文学,局外人的回忆》(1)
这题目好怪,为什么说是“局外人”的回忆呢?不论木心或后来、现在这些追随者或阅读者,都不能算是“局外人”啊。看来,答案得读
2025-10-13
8977 81 10其它读陈元武《湖泊的四季》(3)
下面这个句子,我读了两遍,都没把握住(不知为什么,我告诫自己要心平气和地读元武,可不知为何,这一开始读,一遍不懂,读第二遍
2025-10-13
8968 72 8其它读汪曾祺《<茱萸集>题记》(2)
第三段,是汪老的自我简介。首先明确籍贯,江苏高邮人。第二三句介绍家乡,一是出过一个秦少游,一是出了双黄鸭蛋——这两件事都
2025-10-12
9238 64 10其它读文河《秋天的四十个细节》(40)
“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它的局限。”第二十八节开篇为一句议论。“对于一个湖来说,岸就是它的局限。”紧接第二句就由普泛性的哲学转
2025-10-12
9197 48 10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