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现为:</p><p class="ql-block"> 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p><p class="ql-block"> 青岛书画艺委促进会,钢笔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青岛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怀素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大日本书道院监查员</p> <h3> 说说钢笔画家王振华的彩色钢笔画</h3> 程庆拾 ( 古 生 ) <br><br> 在全国各地我都有一批画钢笔画的新朋老友,有的几度相逢交流,有的仅一面之缘,还有一部分只是神交,吝于一晤。比如青岛的一些画友,其中就有王振华老师。 提及钢笔画家王振华老师,大家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十有八九是他的彩色钢笔画。如果说钢笔画是“稀罕之物”,那么彩色钢笔画更是“稀缺资源”,目前全国研究彩色钢笔画并取得相当成就者,不过陆钧、康睦、老酷、庞恩昌和朱云峰等数位。笔者虽也曾涉猎,但无甚特色,未有建树。这位生于1949年,身材魁伟、脑门倍亮、整整年长我十岁的北方汉子,他非常热爱钢笔画,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div>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开放城市,这里不仅有世界各国风格各异的建筑群,还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海上名山——崂山,每年都引来世界和全国各地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和渡假。”画故乡风物,他有太多的理由,或者说根本不需要理由! 振华老师画钢笔画是个有心人,画青岛,画崂山,画宝岛台湾,画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几年下来,积稿无数。前几天应我之请,他将近期编辑的作品资料一并发来,好家伙,大大小小近百幅,真是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啊!提及涉钢因缘,他说:“退休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许多新钢笔画作品,欣赏到许多大家的写实钢笔画,象李渝基主席、赵军、徐扬、于庆胜、程庆拾、徐英德、王崇实、杨仁敏,陈化智、杜成垠、刘红军等老师,后来还接触到徐亚华、杨雨堂老师的作品,感到非常震撼。钢笔画居然可以这样画,可以画得这么精细,这么写实与大气,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向着写实钢笔画的方向努力,”从此一发不可收。“力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钢笔画”是他多年来的不懈追求。 他的彩色钢笔画基本上都是自然或人文风光。造型精准,构图精美,用笔精致,设色淡雅有韵致,具备属于自己“独一份”的审美艺术特色。 如果说彩色钢笔画有“难为”之处,其他不说,单单这“色”与“形”两大要素的和谐组合,两相兼容而非互为相害,也就是说两者互不掩其美,要做到、做好肯定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也是衡量一个钢笔画人是否成功的基本条件,必须“拿捏”“勾兑”好。这方面,振华老师已经登堂入室是无疑的。 爱美之人眼睛阅美无数,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挑剔,不入法眼者,往往打入另册。对于彩色钢笔画也是一样。有的朋友也爱画彩色钢笔画,但其作品看来看去,不是色压其型,就是形色两分,与所谓“成熟”“到家”存在明显距离。而振华老师的彩色钢笔画早就超越了这样的低浅层次。 如《青岛迎宾馆》、《青岛总督府》、《青岛基督教堂》、《青岛福音教堂》、《青岛古楼》、《中山路一角》,无疑都是振华贡献给自己故乡的钢笔画“饕餮大餐”。而《崂山云烟》、《春到崂山》、《春潮三月浪云开》、《崂山观音瀑》、《云深不知处》、《曲径幽处》、《春到九水》等作品,同样是满怀真情,图式丰富,技法成熟且个人风格格外强烈的好作品。此外台湾系列的《银蛇盘山》、《太鲁阁探幽》、《阿里山》、《国父纪念馆》、《台湾慈湖》、《台湾五彩石》等,也都属于温馨亲切、大气大美之作。 他的钢笔画在技法语言上,与其他彩色钢笔画家的作品明显拉开了距离,一望而知是他的画作。虽然他说自己作画时“感觉效果到了就行,并没有特意追求用笔”,其实非常擅用点子、短线,优雅含蓄,别具风味。他同笔者一样,可能也患有“密集恐怖症”吧,用无数点与短线,密密麻麻、反反复复地构成优美雅致、韵味十足的画面,最终将自己推向不断提升的艺术高峰。 他的钢笔画四开为多,还有部分二开甚至一米二长的,这样的幅面对于钢笔画,尤其是彩色钢笔画而言,已经不小了。可见他付出的心血有多大。他爱用素描纸和白卡纸,因为前者着色比较好,并有自然纹理,但后者不易上色。笔用的是普通钢笔,墨水也是常见的上海“英雄牌”炭素墨水。而彩色钢笔画则习惯用“中华牌”国产彩色铅笔来敷色。 振华兄是个实在人。与其交流,他说,我感觉一幅好的钢笔画作品一是要看它的构图,二要看它的意境,三是要看它的空间感,四看色彩是不是协调统一。这几方面都满足了,便是“好画”。显然,他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探索和创作的。画如其人。他的作品就像他这个人,含蓄,朴实,不事张扬,却精到耐赏。虽尚未谋面,但可以从其画风看出振华兄的性情和为人。如果与他是近邻,哪怕同城,我应该会引为同调,时常亲近交往的吧。 钢笔画作为有着百年发展历程、且艺术特色十分鲜明的老画种,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行其道,彩色钢笔画更是如此。到那时,振华老师这样一批高水平的作品,必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赞赏、追捧,并终将一画难求! </div><div> 2017年1月19日 于天山下三即斋</div><div><br></div><div><br></div><div><br> 作者程庆拾现为:全国美学协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新钢笔画》杂志主编,《中国钢笔画家》杂志编委,《当代钢笔画》主编,新疆作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br> </div> <h3> 多年来,我的钢笔画作品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专业钢笔画刊物上发表百余副作品,中国钢笔画联盟微信平台“点线韵律““当代钢笔画”“钢笔画新舞台作品欣赏““中国新钢笔画艺术家作品选登“和当代钢笔画多次刊发我的钢笔画作品,部分作品被报社。美术团体。个人和海外朋友收藏。</h3> 近年来我的钢笔画作品先后参加了: <div> 2012年钢笔画作品《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参加了湖南辰溪-----中国首届新钢笔画艺术节。并获奖。 <div> 2013年钢笔画作品《清泉石上流》参加了中国天津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大展,并获奖,作品入编《中国天津第六届全国钢笔画大展优秀作品集》 <div> 2014年钢笔画作品《台湾风景》《银蛇盘山》和《崂山秋韵》三副作品入选中国首届钢笔画学术展。作品入编《新荷浴辉------首届新钢笔画学术展》 <div> 2015年在青岛参加了笔尖下的“醉”美青岛,有青岛七支笔钢笔画倶乐部与青岛博物馆和青岛啤酒博物馆主办的七人钢笔画联展。</div></div></div></div><div> 2017年7月1日在青岛圣爱尔美术馆举办钢笔下的韵味《岛城名家三人钢笔画展》。</div><div> 2017年11月18日,钢笔画作品《青岛老建筑》入选辽宁美协主办得"一带一路“中国钢笔画邀请展。作品被载入《一带一路 全国钢笔画邀请展作品集》。</div><div><br></div><div> ( 有意收藏者敬请微信联系。)</div> <h3> 分享是一种美德,你认为作品还不错的话,就动动手指分享出去吧。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