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世外桃源--箔竹古村</h3><h3> </h3><h3> 箔竹村,一座建于深山幽谷、静谧隐逸的小山村。其群山环抱、梯田环绕,修竹作伴、日月相随,石阶作弦、水流为音。聚群山、古树、修竹和梯田为一体,融溪流、小道、村落和人家于一身,构成一幅风景旖旎的山水、田园画卷。</h3> <h3> 深山别墅、精心布局。箔竹村,地处修水县黄沙镇,距县城30多公里,一条蜿蜒盘旋的小道通往村庄 。村落倚山势阶次而筑,依太极八卦而建,黄土砌墙,黛瓦为顶,上下两层,建有木制阳台、雕花木窗、双木大门、麻石门槛。村庄保存完好,现仍有三十余栋传统民居、九井十八巷、东西南北四重门等。虽结构简陋,但错落有致,统一格调、统一背景。村落三面环山、峰峦连绵,翠竹如海、绿树成荫。村前梯田层层、流水潺潺。村内户户相望、曲径通幽。</h3> <h3> 宁守寂寞,悠然自得。箔竹村,全部为郑姓村民,于明代永乐年间,因躲避战乱由河南荥阳迁居至此,鼎盛之时,村民达50余户,逾200人。他们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以种水稻为主,茶叶和竹木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微薄,粮食自给、青菜自足。享受着春采茶、夏种瓜、秋摘果和冬悠闲的简单生活,虽生活清苦,却怡然自得。农忙之时,互相帮助,闲暇之日,拉拉家常,悠闲自乐。他们终日以群山为伍,与寂寞相伴,住田园别墅、吃高山大米、喝深山清泉、吸天然氧吧,用甘泉洗涤全身,以清雅净化心灵。</h3> <h3> 如今年轻人全部搬下了山,只剩一些老人留守,因为故土难离,他们宁愿守着清贫、伴着寂寞,依然生活在群山环抱之中。他们也很知足,依旧干自己的老本行,种水稻、采茶叶、编竹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憩的日子。</h3> <h3> 他们亦很悠然,依旧哼着悠扬的小调,奏着欢快的乐曲,唱着动人的歌儿。还有那溪流依旧流淌,翠竹依旧挺立,青山依然为伴,日月依然轮回。</h3> <h3> 驴友驿站,古酒新装。箔竹村,因村民外迁,昔日繁华不复存在,村庄走向落寞,一切已归于平静。</h3> <h3> 然而,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一群群驴友纷至沓来,即将被遗弃的箔竹村便实现了华丽转身,演绎成旅途驿站,成为旅游热土,智慧的村民把民房改造成客栈,农舍则成为接待中心,供来者吃住。质朴的老人也开始了全新工作,亲自掌厨、柴火炒菜、大锅煮饭,热情好客、接待驴友。</h3> <h3> 通向山下的小道也正在拓宽,从此,落寞而寂静的小山村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展现了新的生机,只可惜客人来了,主人却走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