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经典之作《人民的耀邦》大型油画连环画,周小愚创作,肖中仁编文,32开,湖南省收藏协会编印。

湘音^ω^湘声

<h3>习近平主席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代前言 胡耀邦同志是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卓越贡献,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开创建立了不朽功勋。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他夙夜在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书写了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人生。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理想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敢于当的优秀品质。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br></h3> <h3>两枚藏书票样图</h3> <h3> 内客介绍 <br>胡耀邦是我国现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1915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5岁开始认字读书,1927年在里仁学校第一次聆听毛泽东演讲,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3年在瑞金苏区团中央工作,1934年从井冈山开始长征,到达延安后在抗大学习深造。1941年与李昭组建家庭,有三子一女。 <br> 解放战爭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主任。解放后主持团中央领导工作,62年至64年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 <br> 文革运动中遭遇不公正待遇被批判,后下放河南省潢川县农场。文革运动后,出任中国科学院领导,中组部部长,77年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后任党主席职务。他为文革十年来,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平反昭雪。为人民服务是他一辈子的信仰,在近十年的执政生涯中为民亲民,访贫问苦足迹踏遍全国1600个市县。 <br> 1979年首赴深圳,写下“特区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十六字方针。 <br>  1989年4月8日上午,在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时突发心脏病,于4月15日上午7:53分逝世。1990年迁葬江西共青城,与那块红色土地共枕长眠。<br><br></h3> <h3>周小愚和胡德平(胡耀邦之儿子)合影。</h3> <h3>01: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巷坊村,这里群山环抱、风光秀美。教书的三伯父胡祖仪为他取名“耀邦”,字“国光”,家中排行老九,又叫“九伢子”。</h3> <h3>02:他五岁开始识字读书,九岁就在离家20多里地的文家市上高小,每天早去晚归,回家后还要割草打柴做一些农活,从小缎练了他不怕累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和人生目标。</h3> <h3>3:1927年9月20日清晨,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坪集合,当时胡耀邦在里仁学校读高小,第一次聆听毛泽东激情的演讲。从此他幼小的心灵就对革命理想充满信心。</h3> <h3>04:文家市的里仁学堂里,几百学生都在老师的教导下成立了共产主义少先队,由于耀邦学业优秀,校长陈世乔指名他为队长。1929年冬,耀邦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年龄虽小,却已是一位受人称赞的小革命家了。</h3> <h3>05:1931年,胡耀邦升任省少先队总队长与谭启龙、曾镜冰关系密切,在红军肃反运动中受到牵连,被遣送到瑞金幸被张爰萍保释,结束了AB团问题的处理。1933年任中央苏区青年同盟部长在红军中央团工作。1934年10月开始了红军万里长征,在长征中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困考验。</h3> <h3>06:在长征艰难困苦的跋涉道路上,耀邦因作宣传工作的过度劳累,在进人贵州境地时不幸病倒,在生命攸关之际,正巧遇到后续部队的楊勇团长,楊勇将他扶上马,挽扶着一道同行。<br></h3> <h3>7:1936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延安,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路。由于胡耀邦年龄效小,被安排在延安抗大学习,他手不释卷的如饥似渴的捧着书本学习,从而懂得了许多革命真理。</h3> <h3>08:2年后,在抗大毕业大会上,他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被抗大高研班录取继续深造。毛泽东很赏识他,要求他创办抗大校刋《思想战线》。他并约稿毛泽东,毛泽东写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就是胡耀邦约稿,首次刋发在校刋上的。<br></h3> <h3>09:胡耀邦在抗大工作和学习时,与一位来自安徽的女学生李昭接触密切,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于1941年冬天在宝塔山下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夫妻俩在婚前就约法二章,一首先是同志,二才是夫妻。<br></h3> <h3>10:1947年解放战爭时期,胡耀邦任晋察冀野战军团副指挥员。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他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炮火连天的战场,现场指挥二十团官兵将敌军二梯队几乎全部歼灭。由于战功显赫调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br></h3> <h3>11:胡耀邦一直在部队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新中国刚成立,刘少奇向毛泽东呈交了一份团中央领导三人候选人名单。毛泽东十分看重这位湖南老乡,在胡耀邦名字上划了一个圈,他进入团中央,由于工作出色,毛泽东也多次到团中央视察,听他汇报工作,并要求他在1952年8月创办《中国青年》杂志,明确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h3> <h3>12:1952年夏天,胡耀邦正式进京,担任中共团中央的领导工作,8月25日主持召开中国共青团第二届三中全会。他坚持与青年人交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h3> <h3>13:1953年7月,胡耀邦出席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代表大会上当选副主席。到过中国或见过他的外国官员,都由衷地佩服他对世界青年团组织的才干所表现出的个人魅力。<br></h3> <h3>14:抗美援朝战爭爆发,由于极少数奸商以次充好,全国工商联许多合法个体商户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在全国工商联合会议上明确指出:凡是为国家、为人民辛勤劳动者都是光彩的。鼓励个体私营者做光彩事,做光彩人。全国掀起了一派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br></h3> <h3>15:1957年他再次当选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他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身作侧,汇报工作和交谈时经常约人到家里书房和客厅,家变成了团中央的办公室。</h3> <h3>16:1961年,是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災害最严重的时期。生活经济困难之际,在浏阳的哥哥胡耀福受家乡人民之托,带了很多农副土特产品送给耀邦,耀邦收好物品后,对所收食物一一列好清单,算好每件食物的价格,折合人民币27.9元交给哥哥,并嘱咐耀福回家一定退回给乡亲们及公社。:</h3> <h3>17:1962 年胡耀邦为减轻国家负担,主动申请带职下放到湖南任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在湘的一年多时日,他下基层,三次赴酃县,为促进酃县的农业生产和旅游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炎帝陵的一块碑石就篆刻他当年常说的一句话“为人民多做好事”。</h3> <h3>18:1964年胡耀邦回北京后,又上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为提高全省各个县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及牧民的放牧艰辛生活环璄,他又呕心泣血的东奔西忙、走遍了陕西原野山丘。张爰萍到陝西视察时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陕西肥了,耀邦瘦了。”</h3> <h3>19:1966年5月16日,中央发布文化大革命运动通知。国家各部委及所有的中央领导干部受到冲击,胡耀邦所居住的富强胡同6号,在一天晚上九点,被一群手臂带着红卫兵袖筒的人闯入并抓走,从此他失去了人身自由。</h3> <h3>20:在文革中他被软禁和批斗长达近三年,心身受到严重摧残,几次病危通知书下达到子女手中。1969年5月,发配到中央五七干校河南潢川县黄湖农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读书看报,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br></h3> <h3>21:1969年在下放劳动中,胡耀邦白天参加田间劳动,晚上翻开毛泽东著作学习,他对毛泽东思想的长期坚持无产阶级斗爭学说不太理解,他又反复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认为新中国诞生已经二十年了,革命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要把国家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h3> <h3>22::1975年,华国锋提议启用一批老干部,胡耀邦被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尊重老科学和教援们为中国科学界作出的重大科研成果,解放他们的思想,勇敢地出来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化作贡献。</h3> <h3>23:胡耀邦主动找教授们谈心,一杯清茶,一句暖心话,鼓励他们坚持科研。当时社会上流行什么“用耳朵听字、隔墙击物”等唯心的事情,他应用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对此进行批判,教肓群众不做封建迷信的代言人,要做宣传科学知识的带头人。</h3> <h3>24:1976 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人民处于极度悲痛之中,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10月6曰,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从此十年文革运动宣告结束,全国各族人民杨眉吐气,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大时代。</h3> <h3>25:1976年10月8日,叶选平陪父亲叶剑英去胡耀邦家,希望他马上出来接任国家重要职务,为治国安邦出谋划策。他写了三条建议,一停止批邓,二加紧冤獄处理,三狠抓生产。这三条被叶剑英称为治国救民的“隆中三策”。</h3> <h3>26: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会之前,邓小平相约他单独相见,并推心置腹交换各自的意见,双方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决策,首先由胡耀邦出任党的总书记,后任党主席,确立党和国家在特殊时期为集体领导的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h3> <h3>27: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组部部长,全面管理党的高层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分配,他以一贯砥砺坚强的品德,以“我不见油锅,谁下油锅”的无畏精神,组织专门的部门设立专案组,加快处理各种冤假错案的步伐。<br></h3> <h3>28: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身为组织郎长,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从实践出发到亲自撰文,带头对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的论证作出分析得出结论。</h3> <h3>29:党十一大后,胡耀邦以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依据,及时提出“两个凡是的论理”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二个话题的研讨活动,首先在中央高级干部会上讨论,然而推广到党校及中央各部委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h3> <h3>30: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终于排除多方干扰,在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七家大报头版头条发表。将毛泽东继续革命思想理论得到了延续和发展。</h3> <h3>31:巩固党和国家的执政权力,坚定贯彻拔乱反正的战略决策,启动的第一件错案就是为习仲勋平反,他和习仲勋同时下放在潢川农场,在他面临生命危险时刻习仲勋挺身而出保护了他的人身安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一直牢记心间。</h3> <h3>32:如何对冤獄大案和要案的复查和审理,对历史遗留的“六十一人叛徒案”平反昭雪,再到“刘少奇是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平反决议,都是他殚精竭虑的付出,以亊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所取得的成功。</h3> <h3>33: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其中反右运动涉及人员多,影响大。无数右派分子家属来京上访,胡耀邦叮嘱警卫人员一定要热情接待,不要让群众受二次伤害。他以革命家的胆略,冒着巨大政治压为将早己定性的“政治雷区”触摸,最终,联合中央五部委发文为全国55万右派分子摘下压在头上的“右派”帽子。</h3> <h3>34: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文革运动十年荒废了年轻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胡耀邦提出全国全面恢复高考制度,选拔一部分有才智的青年重新获取学习知识的机会,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br></h3> <h3>35: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是文革运动的一项决策。1979年是全国知青返城高峰期,各地政府都面临返城就业压力,胡耀邦高瞻远嘱地指出:全社会有能力安排全体知青返城就业,並宣布所有下乡的知青到农村落户的时间都算作工龄。全国知青如迷途的羔羊,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美好前途的渴望和追求。</h3> <h3>36:胡德平是胡耀邦和李昭在延安时出生的大儿子,经过党多年的培养,如今也是一位学有有所成的栋樑之材。父子俩常在一块促膝谈心,有时为一件国内大事讨论彻夜长谈,就像两位学友、同事。他从来不摆父辈威严,他対子女的要求既是一位严父,也是一位朋友。</h3> <h3>37:1979年1月,胡耀邦首次来到深圳的一座小漁村视察工作,他望着山水相连的香港,面对着香港的高楼大厦,他感慨万千,同样的山水相连,两地生活的人民物质水平却相差如此悬殊,他佇立在海边陷人了一片沉思,心想,一定要让两岸的人民同饮一江水,同享一样生活。</h3> <h3>38:1980年2月,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他多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并首次指示要开发大西部的构想,指明了方向。</h3> <h3>39:我国大西北地城广阔,人口稀少,自然地理条件不太好,为了保障生活物资能自给,党中央决定对西北地区进行优抚政策。胡耀邦深入基层和当地农民群众一起,动员老百姓多开垦荒地,多打粮食,开展多种农牧副产品提高生活水平。</h3> <h3>40:我国西部内蒙、陕西之外还有贵州、云南地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同样也处在生活贫困线下,他深入到这些地区与当地政府官员一道制定一些行之有较的脱贫措施及符合当地农村特点的经济产品。提出防止“反弹琵琶”不符合当地一些看似有较实际不可行的模式。</h3> <h3>41: 胡耀邦曾六次到广西作社会调查,1983年他率王兆国等中央领导赴广西邕宁县玉洞村玉正萱农家访问,除夕夜在他家吃粽子。84年去广西又邀玉正萱相聚并询问家里生活、生产条件的变化。体现了一个为民执政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h3> <h3>42:身为党的总书记,虽说官大了,身上的责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要牢记心头。他出访的第一站便是边远的新疆少数民族较落后的地区,以庫尔班大叔为代表的新疆人民闻讯后,在大街翩翩起舞跳起民族舞蹈欢迎胡耀邦总书记到新疆访问!:</h3> <h3>43:执政为民是胡耀邦的座右铭,他在走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把党对少数民族的优待政策送到牧民中心,他平易近人穿上牧民的衣裳和大娘们围坐在灶台边无拘无束地拉家常。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人心灵中。<br></h3> <h3>44:胡耀邦特别关心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曾多次指示要各级政府办好幼儿园,尤其是对残疾智障儿童要给予更大的关爱,对边远山区牧民的儿童更是关爱倍至。每到一地都要和小朋友们交流,小孩子都称他为胡爷爷。</h3> <h3>45:党和群众如同鱼与水的关系,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旧习俗是败坏党风,破坏党的民主作风的大事,必须摆在中央议事日程上来抓。一旦有群众对政府或某些部门有意见反映上来,耀邦便会采取“徽服私访”的方式,不通知,不打招呼直接找基层的群众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避勉了官僚主义思想的漫延。</h3> <h3>46:为了防止中央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的腐败风气,呕心呖血保护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风传统,每逢春节,他都要求中央各部委领导干部,省领导干部都要按时、按点下基层给群众拜年,慰问,长此以往即形成一种长效制度。</h3> <h3>47:1982年4月,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国青年联合会议,胡耀邦求贤若渴为培养秀优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任职,主动下基层一线去发现人才。他爱才重贤把有能为的青年干部大胆提拔到中央级团组织。<br></h3> <h3>48:1983年2月7日,胡耀邦第二次离开北京,率一行七人的经济考察团从温州调研后直接来到深圳。晚上,他站在宾馆顶楼眺望香港的不夜城,回想起79年来深圳时的感触,心想,一定要实现利用深圳口岸的作用,用香港的经济金融资源把深圳建设成为全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和搒样。</h3> <h3>49:胡耀邦从顶搂回到宾馆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他喝了口清水,吩咐秘书将一张深圳大地图铺在房间地上,又雷励风行召集七人会议,他指着地图上黄色地段说:要在这块地方建设一座和香港一样的新深圳。并写下了“特区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十六个字,为邓小平一年后视察深圳打下了基础。</h3> <h3>50:正月里正是西藏寒冷期,突发的自然災害就发生在这里。此时正是胡耀邦在党内最后执政的一年,这天晚上刚回到家中正准备用歺时,突然接到秘书处电话告知,西藏某地发生泥石流村庄被毁,他立即放下饭碗,从地图上查找这个边远小村庄的位置,随后迫不急待地连夜启程赶赴西藏。<br></h3> <h3>51:胡耀邦任中组部长及总书记近六年,先后走访了全国1600多个县市农村和城镇。7300公里中苏边界,2000公里中缅边界。四年的春节都是在外地农村与农民和居民一起渡过,“人民公仆”印在他的脑海里,流在他的血液里,藏在他的骨子里,他不愧为是一位名副其实、亲民爱民的总书记。</h3> <h3>52:1983 年,67岁的胡耀邦主动辞呈党的总书记职务,提出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并限定70岁以后要退下,不再担任党内外高级领导职位的党规国法。在党的会议上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报告,十年内争取达到小康水平,不搞政治运动,经济治国才是出路。</h3> <h3>53:中国的崛起必须建立在经济建设大飞跃基礎上。胡耀邦经济治国的理论,在1988年开始受到某些人的不理解和不满意。他仍然坚守自已是一个共产党员,对自已人生目标的改观,需要勇敢地面对,他回想起在红军长征,频临死亡时是杨勇救了他,他决心要用长征面对死亡威胁都不怕的精神面对今天忧慮与疑惑。</h3> <h3>54:1988年11月20日这一天是他73岁生日,他独自一人一碗辣椒面就是他庆祝生日的礼物。不久,一位好友来看望他,他对好友说:“我可以不做事,但我还是要做人”这样一句话,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面对心中的迷惑无法释怀时,仍然坚守自已的信仰。<br></h3> <h3>55:1989年年初,胡耀邦卸下心间的重负,怀着一颗轻松的游子之情前往久别的湖南,回到省委机关九所,相约浏阳的父老乡亲团聚话别二十多年前早己无法兑现的承诺,心情依然开朗和乡亲们拉家常,谈家事国事,未来事。</h3> <h3>56:1989年4月8日上午,中央在中南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天胡耀邦提早5分钟进入会议室,会议刚开不到20分钟,坐在会议室的胡耀邦突发心脏病,经医生抢救于下午3点迸人北京医院。七天后4月15日早上7:53分,这颗一心为人民的总书记胡耀邦的心脏停止了跳动。</h3> <h3>58:1955年5月,胡耀邦被上海98名热血青年赴江西省德安县开荒垦地的新闻感动,去看望青年们,并题名“共青社”。1978年第二次题款“共青垦殖场〞。1984年第三次亲赴,题款“共青城”。与共青城有着深厚的渊缘。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的骨灰重新安葬在共青城。登上73级台阶是胡耀邦大理石雕像安放地,它像征着胡耀邦73年的人生岁月。</h3> <h3>59::廉洁公正,两袖清风,坚持真理,光明磊落,以民为天是胡耀邦一生的作风和品格,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理论领域的一面旗帜,是中华人民共国经济建设生产阵线的开拓者。勤政治国的品德与品行贯穿他整个政治生命始终,他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h3> <h3>60:每当清明节到来,从全国和世界各地都会有无数的人们和国际友人,登上73个石阶来到胡耀邦大理石像旁,在周围摆放着一簇簇鲜花,一排排花蓝前来凭吊、怀念这位人民的公仆!共青城的山山水水将与他永存,日月同辉!</h3> <h3> 《人民的耀邦》出版后记 文·周小愚 <br> 我于1964年,从湖南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毕业分配到浏阳,从事美术工作四十余年,浏阳成为我第二故乡。胡耀邦是浏阳人,他的事迹我耳熟能祥,自然对胡耀邦同志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br> 胡耀邦逝世后,我便产生了用油画艺术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的冲动。2007年受约创作了一幅《人民的耀邦》油画,但总觉得有种意犹未尽之感,随后,无时不刻在向着这一创作主题做了一些工作。2011年4月,又萌生了对耀邦同志的人格魅力,领袖风范和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那颗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完美而高尚情操再次触动了我的心灵深处。冲动的力量使我勇敢向前,无论是从自已思想境界,艺术功力,还是从身体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加之众所周知的特种原因的困扰及举步为艰有很多困难,但我作为胡耀邦家乡的老油画艺术家,为表达对前哲,实现萦绕于心的创作夙愿,用了近七年的时日《人民的耀邦》系列油画,终于在耀邦诞辰100周年之际才得以完成。 在此,我要感谢胡耀邦夫人李昭女史和长子胡德平先生及其亲属的信任、鼓励、指导与支持!感谢胡耀邦故居管理处、湘潭大学党委,还要感谢亲朋好友和同仁们的帮助与勉励,没有大家关怀和支持,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工程的。 <br>  如果说:《人民的耀邦》系列油画作品对社会能产生正能量的话,也算是我的一份奉献吧! 为宣传胡耀邦的革命人生,产生更持久、更广泛的影响力,今天又诚蒙湖南省收藏协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潇湘连坛报》主编肖中仁老师,将此油画编文、策划、编辑成连环画,并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希望全国热爱连环画的朋友们喜欢这部作品。谢谢大家!</h3> <h3> 周小愚老师创作的《人民的耀邦》五十一幅油画,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完成,最近周小愚院长又在加紧创作胡耀邦的另外九幅油画作品,昨天晚上到他家,又见一幅草稿摆在他的画厅,我一问,才知道他仍在继续画胡耀邦,我问他年纪大了,身体吃得消吗?他回答说:我今年准备少带几位研究生,用多余时间再来画几幅耀邦同志的油画作品,留在人间。今天这增画的九件油画作品续过一年多的创作,终于能和连友们见面了,我们重新整理画面与文字的组合,奉献在大家的眼前。这是多么崇高的人品多么伟大的人格啊!为艺术他可以牺牲一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