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老北京味道,自己动手制作蒜肠。

于yw

<h1><b>  前几天在家做广式香肠,剩下一段肠衣。想起了好久以来就想吃的老北京蒜肠,就试着做了一点,非常成功。味道比一些“老字号”强多了,拿到群里展示一番,引起部分观众的兴趣。当向我咨询各种材料的具体比例,我就说不清了,因为是一时兴起试做的。在一旁的儿子说,做这些时要注意“计量单位”。当时我说:又不是德国人没有“标准”无法下手。<br></b><h1><b> 说是说,但儿子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有了基础计量单位,配方是否合适就好调整了。我工作时常有机会去德国,退休后也两次到访德国。对德国人的办事认真是有感触的,就是去超市在卖厨房用品的地方,你都会以为走错了,到了卖实验用品店了。<br></b><h1><b> </b></h1></h1></h1> <h1><b>这两天根据朋友们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后续的问题解决了,所以今天又做了一段蒜肠。总结下来配方和注意事项。<br></b><h1><b>配方:<br></b><h1><b>肉馅:250克<br>玉米淀粉:70克<br>水:250克<br>蒜汁:30ml---40ml(用鲜蒜捣碎也可)<br>盐:8克----10克<br>肉桂粉:2克----4克(一定要用,不然味道不对,也可加一点生抽,一汤勺即可)<br>肠衣:100公分(没有泡之前,还要考虑肠衣的粗细,我用的肠衣比较粗)把肠衣用温水泡半小时,再用清水把肠衣反复灌洗几次,然后把水挤干净。<br> 把肠衣分成四段来灌(就是灌成四个)<br> 灌好后放在案板上,把灌好的肠整理一下。<br> 放入锅中,加入冷水,水量没住肠。(在水里加点酒和花椒,去肠衣的腥味。这是我后来总结出的)<br> 开小火(最小的火),不停的翻动肠,待肠慢慢变硬时(大概15分钟时)用针或牙签一边翻动一边扎洞。25分钟左右时肠就浮起来了。<br> 小火煮40---60分钟。(注意:时间短了就会有一些干粉味道)<br> 注意事项:<br> 1:千万不可多装,会炸开的。宁可少不可多。<br> 2:煮时水不可见开(翻水花),如果看水有些开,可点些凉水。<br> 3:翻动时要慢要轻,别戳破了。<br> 4:刚开始不好扎时可用针,后面硬了可用牙签。<br> 5:加点生抽也可以,味道更香。注:我家口味偏淡,我放了8克盐,对我家正合适。</b></h1></h1></h1><h1></h1><h1><b> 把上述材料充分搅拌。</b></h1><h1></h1><h1><b> 如果家里没有漏斗,可以用矿泉水瓶剪掉中底部来代替。</b></h1> <h1><b>这是125克肉,按上面的比率配方完成后的蒜肠。</b></h1> <h1><b>吃药后的小计量杯,留下使用很方便。</b></h1> <h1><b>家里有这个方便很多。</b></h1> <h1><b>  政府做的实事中、老百姓天天能感受到的,就是这个“控盐”小勺了。</b></h1> <h1><b>这是煮过蒜肠后的水,有点沉淀。</b></h1> <h1><b>  灌肠做好了,要放凉了再切。我个人觉得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有几点好:<br></b><h1><b> 1、干净、卫生,味道确实比买的好吃。<br></b><b> 2、食材放心,没有添加剂、防腐剂(这点很重要哟)。<br></b><b> 3、不论是做给家人吃、还是招待亲朋好友,很有爱心、很有诚意。</b></h1></h1> <h1><b>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候,大鱼、大肉已提不起兴趣,每天不知吃什么好?那么你可以试试做点蒜肠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