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路旧称小沙渡路。小沙渡位于今普陀区的东南部,泛指长寿路东段两侧到苏州河一带地区。十九世纪中叶,小沙渡地区还是“地甚荒僻,绝少行人”,交通更是不便。十九世纪后期,小沙渡7个农民合伙购置1艘小舢舨摇渡载客。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逐渐形成了居民点,就称作小沙渡。2O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已成为沪西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人聚居的地区之一。1943年小沙渡路更名为西康路,渡口亦改名为西康渡,直至1981年撤渡兴建了西康路人行桥,小沙渡地名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div>近期查阅资料,关于孩提时候大人们经常谈起的“小沙渡 ”、“药水弄”等处地名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闲来无事,决意择日去寻访昔日的小沙渡一一现今的西康路,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探究西康路的变迁。</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资料中的小沙渡路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小沙渡街景照。有点像现在的城乡结合部,尽管名气不大,但已非常繁荣,很多商号的工厂扎堆在这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如今改称为西康路,它的取名来自当年的西康省。西康路全长2811米,宽11.5一17米,是跨静安区和普陀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包括南京西路、北京西路、新闸路、武定路、康定路、昌平路、余姚路、海防路、安远路、新会路、长寿路、普陀路、澳门路、宜昌路等。</font></h3> 西康路1371弄曾经叫药水弄,西康路1501弄以前又是石灰窑,这里过去工厂林立,周边棚户简屋密集,整天冒着呛人的黄烟,上海人称这里为药水弄。记忆中的64路公交车曾经从这里开出,直至南码头。<div>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市政府决定改造药水弄贫民区,现在这里变成了漂亮的长寿新村。</div> <h3><font color="#010101">長寿新村的雕塑,命名为“翔”,意味腾飞,翱翔,蒸蒸日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位于長寿新村中的清真寺。原名药水弄回教堂,又叫小沙渡回教堂,后改名为上海沪西清真寺。原址在西康路1501弄(药水弄)80支弄,1992年4月迁至常德路1328弄3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照片图为原沪西清真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刚刚修葺一新的现清真寺。由双心拱门扇形的穹窿园顶组成,二层礼拜殿的主体建筑与回廊辅助建筑相御接。其宣礼塔高25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近距离接触清真寺外景。感觉这里的阿拉伯风情十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邻近的常德路也全线暢通了。新建的镇坪路桥让常德路横垮苏州河,变成了南北交通的主干道。现在从家门口出发,往北驱车较以前方便多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小小苏州河,一桥变通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小沙渡区域之一,今宜昌路上的二工大分校和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址。二家校牌,一幢大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退休前,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宜昌路菜場,現经改造,变成了“长寿邻里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心内各项功能齐全,真是当地居民的福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底层的宜昌标准化菜場,货架上货源充足,各类商品琳瑯滿目,实行全天候供应。为附近居民的饮食起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下楼层之间,还配有自动扶梯,既便捷又舒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买卖公平,监督管理,杜绝了短斤缺两,让消费者放心称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西康路桥的桥堍,原先是木质结构,现经改造成鋼筋混凝土结构。左右两边均可以推着自行車上、下桥。从1998年至2005年的七年间,我天天路过西康路桥上、下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侧面看西康路桥的雄姿,当年的小沙渡口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桥上,向东远眺,只见造型各异的幢幢高楼耸立在苏州河弯弯绕绕的两岸,一派欣欣向荣的河岸景色。苏州河经过多年治理,河水也逐渐变清,困挠多年的黑臭現象消失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河对岸的桥堍,东西两边分道,向西步行可以直达镇坪路桥,向东步行就是呈S形弯曲的江宁路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苏州河的对岸,由东向西观望西康路桥,又是一番情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小沙渡渡口对面的面粉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沙渡对岸的旧时福新第三面粉厂现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整修后的福新第三面粉厂,穿上新外套,现成了不可移动文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桥堍旁的绿地,已见红梅含苞吐艳。冬天降临,春天也将不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桥堍另一边新建的住宅小区一一半岛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顺着西康路由北向南,原小沙渡区域之一,今澳门路东段起点。这一排老式建筑至今还保留着。</font></h3> 跨过澳门路向南,来到熟悉的大自鸣钟地块。这是资料照片中的大自鸣钟。<div>在老上海的记忆中,沪西大自鸣钟远近闻名,当年,就连到附近去购物,都叫成去大自鸣钟。1958年耸立在西康路長寿路中央的大自鸣钟始被拆除,这里的交通得以彻底改善。</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位于原大自鸣钟西南角的工商银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位于原大自鸣钟西北角新建的源达大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位于原大自鸣钟东南角的造型别致的商城外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位于原大自鸣钟东北角新辟的長寿绿地,现为長寿健康主题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公园东南角的音乐喷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公园一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公园里的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过了大自鸣钟继续向南,这里便是西康路上远近闻名的顺风大酒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门口招揽食客的喷泉引人注目。品尝过顺风大酒店的菜肴,烹饪原汁原味,菜系流派纷呈,很讨食客喜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位于西康路海防路、余姚路口重新打造的同乐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0多年前,这里曾经聚集了十几家有上海特色的里弄工厂建筑,甚至还有电影院。然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功能作了定位调整,2005年4月起,静安区政府在这里打造成集娱乐、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新同乐坊,占地面积约有2万平方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位于西康路海防路口的同乐坊招牌画,周边还辟出了小型绿地,吸引八方来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与同乐坊一路之隔的上海市第一中学亦新建了文化墙。墙上雕塑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头像和名言,更彰显了同乐坊“整旧如旧”,“制造快乐”的宗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位于西康路海防路东侧的老字号王家沙点心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踏着步履继续往南,一眼望去是西康路昌平路的东海园住宅区外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同乐坊周边区域的街心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康路昌平路口树立的同乐坊太湖石雕塑。既作为分流車道,又美化了环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康路538号整修一新的老建筑。不知是哪位名人故居,还有待诸位考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康路武定路口的又一旧区改造点。用不了多久,这里又将高楼林立,旧貌换新颜。静安区的宏伟口号一一“国际静安”,屡出新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位于西康路新闸路口的益民食品四厂,其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美商沙利文糖果饼干股份有限公司。几经变迁,现在沙利文輝煌不再,仅剩一家供应另星糕点食品的冠生园门市部。“老字号”相继退出市民的视野,缺席当下甜与蜜的生活,让人扼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闸路口的本本大厦,这里曾是五四中学的游泳池旧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过了新闸路,位于静安区中心医院旁边的西康公园。公园大门内有条30多米长的绿廊。西康公园建于1951年,曾是我輩青少年时的游玩場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园内乔木与灌木交相輝映,常年郁郁葱葱,也是附近老人小孩休闲活动的好场所。</font></h3> <h3>树丛中溜鸟人的鸟笼錯落有致,莺啼燕语,赏心悦耳。</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康公园对面的国宾医疗中心,气势恢宏,一看就知走的是高端途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女兒求学的西康路第三小学,邻近五四中学。班主任陈老师认真负责,在她循循善诱、悉心教诲下,女兒考入了市重点学校上师大附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康路北京西路口的高层建筑,玻璃墙面,巍然讫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过了北京西路,又见一座在高楼大厦庇护下的红墙老房子建筑,一看就知又是哪位名人的故居了。</font></h3> <h3>据我所知,这里曾是北京西路第五小学校址。</h3> <h3>现在挂上了南阳实验幼儿园分部的园牌。</h3> <h3>曾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著名的蓝棠皮鞋店,搬迁到了西康路上。狭小的店面,只能告诫人们,昔日的蓝棠已是暗然失色了。</h3> <h3>这是位于南京西路、西康路口的静安区体育馆,背后高大的建筑物就是上海波特曼商城。该馆建于1976年10月,曾在这里举办过第五届全运会篮、排球比赛。</h3> <h3>体育馆有近3000座位,占地面积,2840平方米。造了体育馆,挤掉了原五四中学的校外操埸,看,现在的五四中学操場小得可怜。</h3> <h3>现在的体育馆外墙全部破墙开店,如果没有这块招牌,还以为是商埸呢。</h3> <h3>这是西康路南端尽头的恒隆广場,建于2001年7月,周边原有较好的石库门建筑已消失无踪了。恒隆广場建筑概念前卫,揉合现代与艺术的特色,楼高288米,共66层,它的落成使得静安区变得更繁盛了。</h3> <h3>广場周边环境精致奢华。</h3> <h3>橱窗摆设和巨幅广告无一不让人屏息凝视,驻足观尝。</h3> <h3>恒隆广場对面的滄州饭店在重新装修,不知将以怎样面目展露世人面前。</h3> <h3>这是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口的原平安电影院旧址,现在被人抹去,妙无音讯了。</h3> <h3>南京西路上从陕西北路到西康路一段隔离栏,摆滿了株形美观、清新悦目的红叶朱蕉。其色泽华丽高雅,为繁华的南京路增光添彩。</h3> 上海开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百年沧桑话上海,不能不由人心潮起落感慨万千。<div>西康路的前世今生,不过是上海变迁中的沧海一粟。在上海,只要留心观察,发生翻天复地变化的地方数不胜数。然变化之中更需要做好保留历史痕迹的工作,特别是重视一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成为教育后人的好教材。</div><div>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做一个城市变迁中的历史守护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