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畔冬韵——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掠影 】

衔尾龙月

<h3>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晋宁县,滇池南岸,是一处风光优美的水边公园,这里可以欣赏浩瀚水景、悠悠绿植,体验特色&quot;鸟笼村&quot;民俗,还可以游玩沙滩,非常有趣。</h3> <h3>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南岸的晋宁县,总面积1220公顷。</h3><h3>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是滇池保护生物多样性、维系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规划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6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亚)型,51个群系,记录植物223种。</h3> <h3>走进这个湿地公园,就像走进一幅山水画。头顶是蓝天,环城皆碧水,尤其在初春时节,湖面上飞舞着白鹭、海鸥,运气好的话,还能见到野天鹅。湿地公园地处滇池南岸,晋宁县环湖公路以北,是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准进行湿地恢复和建设,前身为原滇池南岸东大河生态湿地。东大河生态湿地是根据晋宁实施&quot;四退三还&quot;滇池治理后建成的25块湖滨湿地之一。2014年9月更名为&quot;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quot;。</h3> <h3>云南晋宁南滇池湿地公园处在中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改善和净化滇池入湖水质、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滇池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滇池水生态安全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h3> <h3>建设目标是保护和恢复南滇池湿地资源,发挥滇池南岸湿地对入湖水质净化和改善、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科普宣教等生态屏障作用和生态服务功能,遏制东大河进入滇池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促进滇池水质改善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滇池南岸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和水生态安全,将南滇池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集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监测、湿地宣教、湿地利用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示范国家湿地公园。</h3> <h3>公园的建设对于维护滇池生态完整性、遏制入湖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河口湿地水环境,发挥湿地生态效益、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h3> <h3>昆明晋宁不仅有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的美称,现在还多了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这张生态名片。在湿地公园,沿着木栈道漫步、倚在杨柳下远望滇池,头顶不时飞过白鹭,给人一种宁静清爽的感觉。自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试开放以来,昆明市民游玩休闲又多了一处新的亲水空间。</h3> <h3>该公园地处云南省滇池西南角,位于晋宁县昆阳街道办事处,紧邻县城,北距昆明主城区54公里,包含了滇池入湖河流流域面积最大的东大河口,范围东至昆阳磷矿取水处附近,南至滇池环湖南路,西至太史湾滇池水域界,北至虎山抽水站附近,由滇池南岸湖泊、湖滨沼泽、入湖河流,以及周边库塘等湿地类型组成,规划总面积1220公顷,湿地率达91.43%。</h3> <h3>东大河生态湿地公园与滇池融为一体,原生态风光美丽而朴素,宛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观光。近几年来,凭借东大河天然的生态条件,有关部门对东大河湿地进行了综合整治,实施生态建设1709.43亩,种植乔木21种5万多株,灌木14种1.6万多株,水生植物19种52万多丛。</h3> <h3>现在的东大河,引进种植的湿地植物与原有植物共同构成了河口生态群落,形成了自然的&quot;河、沟、塘、湖&quot;湿地生态系统,能滞留和净化微污染水体,湖滨生态区影、声、色、光相互交融,园内空气自然、清新,逐渐恢复了滇池从前的自然景观,已经成为环滇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区,园内有遍布湿地的人工栈桥,方便游客漫步、浏览湿地风光。</h3> <h3>交通线路</h3><h3>自驾车:</h3><h3>昆明市区——二环快速A线——杭瑞高速———高海高速———绕城高速——昆孟线——环湖南路行驶3.8公里左转行驶1.7公里到达目的地。环湖南路上有路牌提示</h3><h3>搭公车:</h3><h3>在市区搭随意车,只要有到达&quot;小西门元郊车场&quot;站即可,然后转乘14路公交到达&quot;昆阳客运站&quot;,再步行4公里(或搭当地人顺风车)即到达目的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