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福州——厦门骑行(三、湄洲岛)

百态人生

<h3>2017年元月2日,从平潭岛出发直奔湄洲岛,全程150公里,晚8.15坐快艇渡岛,夜宿妈祖文化园。</h3><h3>湄洲岛(莆仙语:Bí-ciu-dô̤)是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诞生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年均气温21℃,海岸线长30.4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h3><div>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div><div>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2012年被列入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div> <h3>全体骑友合影</h3> <h3>渡轮进岛</h3> <h3>湄洲岛夜景</h3> <h3>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作为汉族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近千年来一直与我国诸多和平外交活动、海上交通贸易,都有着密切关联。随着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更是成为了全人类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属的精神财富。</h3><div>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汉族民间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div> <h3>妈祖雕像</h3> <h3>骑友合影</h3> <h3>妈祖文化园(Macau Culture Park)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岛内,园区占地数百亩,大海环抱,怪石嶙峋,满目青山,胜景叠出。游人徜徉其中,似是漫步于一座艺术迷宫,在游兴正酣时,也感受到浓重的妈祖文化的熏陶,其主要景点有妈祖石雕像,妈祖故事群雕、妈祖碑林等,石雕巨像是为纪念妈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的,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奠基。一九九一年九月初九竣工剪彩。当时另建一尊模样完全相同的石雕石像屹立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两岸妈祖石雕像头顶冕旒,身披霞帔,端庄慈祥,遥遥相望,共同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安宁。</h3> <h3>湄洲岛远景</h3> <h3>湄洲岛黄金海岸</h3> <h3>湄洲岛来了一群清风弄潮儿</h3> <h3>海边日出</h3>